首页  >  凯风专区  >  专题
“救度众生”,洗脑的美丽招牌

2013-06-24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之初,性本善”,人有善心、善根,本是件好事。然而,伊索寓言《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善意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善良之辈会被一些打着美丽招牌的人引入邪恶的沼泽而不自觉,李洪志的“救度众生”就是这样一个被他高举着的“美丽招牌”,通过给弟子们洗脑,让弟子们在“救度众生”的幌子下达到他教主不可告人之目的。

  ——“救度众生”,给弟子们一种“成就感”

  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都渴望自己“不白活一回”,能在这世上做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对芸芸众生的弟子们来说,能够“救度众生”,实在是积德行善千秋万代的大好事,不仅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做了贡献,对他人行了善,更不用说还能“圆满”、“飞升”“上层次”,于已于人都再好不过了,又何乐而不为呢?李洪志正是抓住了弟子们的这种心理,一个劲儿的夸弟子们救度众生,是多么的了不起,让弟子们在“救度”中,感到颇有“成就”,得到了师父的大力肯定。“大法弟子能把众生救了,你就了不起,救了上亿的世人,非常好,师父觉得非常满意”。(《二十年讲法》)

  此外,李洪志还利用人们普遍具有的“做好事做到底”之心理,让大法弟子们在救度众生中,不允许半途而废。“大法弟子坚持正信反迫害中救度众生,这件事情是非常的巨大的,壮观的,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二十年讲法》)

  ——救度众生,给弟子们一种“使命感”

  俗话说“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一个人一旦被别人器重,看得起,被赋予使命,交付重任,心里就会油然产生一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使命感”。李洪志正是抓住弟子们的这种心理,把他所谓的“救度众生”吹得神乎其神,让弟子们有种“舍我其谁”的骄傲,为了“不辱使命”,珍惜师父给予的这一千载难逢的机缘,弟子们于是不顾一切的“救度众生”。“它们觉的你能达到它们认可的标准,那些生命心里才能平衡,才允许你不被干扰的走上来,才认为你有资格救它”。“大法弟子修炼的好坏,决定了救度众生的力度”。“你说你自己做的不好,师父把它们清除掉,这能行吗?你没做好,有魔难就销毁掉,那我们还救谁呀?不行的”(《二十年讲法》)

  ——救度众生,给弟子们一种“紧迫感”

  俗话说“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做什么事情,时间久了,都会有懈怠心理。李洪志时时督促弟子们抓紧时间“做好三件事”,当然,在救度众生上,也不例外。“宇宙众生都救下来可能的了,但是我们就是尽量的多救,快救,赶在这些时间以前而能救更多的生命。”然而,对于弟子们真正关心的“何时圆满”的问题,李主佛却是用“模糊语言”来应对,“目前我已经把正法中的一切做完了,……该结束的时间就结束了”,“这个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二十年讲法》)具体这个时间是多少,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八载?李主佛用“朦胧诗”的语言风格做了解答。

  ——救度众生,给弟子们一种“压力感”

  俗话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根据心理学的原因,人都有逆反心理,有些时候,给人施压,反倒更能激发人的“斗志”。李洪志也深谙这一点,时不时给弟子们施加压力,暗示“救度众生”的难度,言外之意就是让弟子们不要掉以轻心,要把心思精力花在师父看重的“救度众生”这样的事情上。“救度一个生命才是最难的,再造太容易了。”“救一个生命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事”,“得你自己亲自去做、去修,你要想办法,找到你该救的人”。(《二十年讲法》)

  ——救度众生,给弟子们一种“内疚感”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救度众生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师父还没说好呢?这事不怨天不怨地,更不能怪罪于师父李洪志,那是弟子们业力未去,执著心太重,说一千道一万,反正都是弟子没有走正路,与他李洪志无关。“我说大法弟子有这么大的历史使命,要承担救度众生的责任,肯定是有你们自己能走通的路。这条路必须是一条能达到标准的路,……你在这条路上才会没有麻烦,否则的话,带着各种执著、人心,那么在这条路上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麻烦,,,其实走不正路,一个是业力的原因,……一个是自己人心的执著……”(《二十年讲法》)正因为“救度尚未成功,弟子还须努力”,李洪志就这样忽悠着弟子,去人心,去执著,在救度众生的路上,不止步,不松懈。

  俗话说“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总开关”,李洪志打着“救度众生”这个“美丽的招牌”,让弟子们修炼精进是为了“救度众生”,去人心去执著是为了“救度众生”,甚至神韵演出卖票也是为了“救度众生”,在这个貌似大慈大悲积德行善的幌子下,弟子们心中升起“成就感”、“使命感”、“紧迫感”、“压力感”、“内疚感”,从而不知不觉被李洪志牵着鼻子走,使李洪志神不知鬼不觉得给弟子们洗了脑,给自己的脸上抺了粉,给自己的行动贴了金,忽悠着弟子们在他所指引的“神”的道路上“走向圆满”。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