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学术
从孔子及儒学谈人类共同伦理

2014-08-06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人物,他开创的儒学学说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而且至今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儒学经学在孔子之后,在两千多年的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指导力量,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的学说含有多面性,儒家学派总能适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统治阶级的需求,从孔子学生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孔子及其儒学学说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全面的,深远的,它塑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至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信仰方式。

  一、孔子的宗教观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地神灵,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宗教产生在史前社会后期,最初的宗教形式被称为自然宗教。孔子时代的中国,还没有现代意义的宗教,只有对天神、地祗、祖先崇拜等原始意义的宗教。孔子的宗教观体现在对天命、鬼神的看法上。

  关于天命。孔子较少说天命,“子不语怪力乱神”。因为孔子对殷周以来弥漫于社会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

  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说“获罪与天,无所祷也”。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之天,他说:“天何言哉,四市行马,白驹生马。”这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

  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并且认为天命是可知的。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不过孔子所谓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无可奈何的叫作命。孔子所说的“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在“命”面前应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关于鬼神。宗教离不开鬼神,而孔子及其儒家是如何看待鬼神的呢?在儒家经籍中,鬼神指人死后而存在的灵魂。“上下神祗”,上指天神,下谓地祗。对于鬼神,孔子既不否定,也不迷信。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似乎鬼神就在面前一样。

  从人事与鬼神相比较,孔子注意现实,重人事而轻鬼神。子路问他怎样侍奉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孔子对死的看法,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不谈论鬼神和死后事,是孔子也是儒学对鬼神的基本态度。

  对于祭祀,儒家认为,祭天曰“祀”,祭地曰“祭”,祭祖先曰“享”。孔子强调祭祀要诚心诚意,认为通过祭祀可以培养人们的诚意和敬顺的道德情操,祭祀祖先可以培养人子的孝敬品德。“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祀必须按照宗法血缘关系有序地进行,“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孔子反对这种祭祀。显而易见,儒家把祭祀祖先、鬼神视为实施伦理教化的重要手段。

  孔子还用中庸思想来看待人与鬼神的关系。墨家有鬼,道家无鬼,儒家居中,可以引申出无神论,也可以引申出有神论。儒家这种对鬼神的不可知论,实质上掩藏着唯物论的因素,其基本精神是人学而不是神学,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鬼神不可能取得重要地位,更不可能取得主导地位。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进步。对此,鲁迅先生给予很高的评价,“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论鬼神。”

  总之,孔子的宗教观,特别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哲学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它的影响是深远的,至今还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信仰方式。

  二、儒学影响下的中国宗教特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长期主导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意识,受此影响,中国的宗教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和特色。

  1、宗教种类多,信徒占人口比例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从世界宗教到原始宗教(如萨满教)同时存在。另外,中国历史上还曾长期存在众多的民间宗教(民间教门),有学者称之为亚宗教或准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外来的,但外来宗教一经传入,即与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相互影响或融合,成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道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也已经布到与中国邻近的亚洲各国。

  尽管中国宗教种类繁多,历代统治阶级也对各种宗教也大都采取支持,保护的宽宏态度,但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宗法社会制度,特别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重现世,重伦理道德,这同崇拜自然力量的宗教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对宗教发展和社会作用的发挥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就宗教教徒而言,在全国总人口中,历来居少数,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人信教,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宗教像西方那样曾占有“国教”地位。

  2、王权大于教权。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主张以德治天下,敬天而不尽信天,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正统的统治思想。中国历代统治者均秉承西汉大儒今文经学派创始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相与”、“君权神授”学说,视自己为受命与天、代天治民的“天子”。居天子之位,王权高于神权。他们既利用宗教的“教化”作用,又保持一定距离,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政教合一的情形(只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过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在皇权统治下各种宗教并存,也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

  3、宗教信仰的功利主义倾向。由于以上两个特点所决定,宗教对整个中华民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像西方那样如此广泛而深远。另外,儒学重现世、重实际,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务实的特点,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宗教的面貌:有时信,有时不信;有事信,无事不信。为了求德庇佑,不论是儒释道,不论是鬼神上帝,还是菩萨圣母,都可以信仰膜拜。临时抱佛脚,见庙就烧香,逢神便磕头。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功利主义信仰特点,一直延续到当代。特别目前在农村信徒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们根本弄不清耶稣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亚当、夏娃是谁,一般也不关心“来世”与“天国”,他们关心的是解决现实困难。在这方面,膜拜团体更善于摘取宗教经典中的只言片语来生搬硬套、比附群众现实生活,更能贴近现实生活提出一些蛊惑人心的口号,作出一些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更能使一些人暂时得到精神满足,从而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困惑比较多,一些人容易心理失衡,更容易被邪教俘获。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膜拜团体的塑性作用

  世界上五花八门的膜拜团体,大都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反道德的共同本质,这是膜拜团体的一般特征。但是花样众多的膜拜团体也并非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同文化背景下滋生的各种膜拜团体又各有特点。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膜拜团体,大体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教义文化特征——封建迷信文化糟粕的沉渣泛起。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积淀甚厚,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例如,作为文化主体的儒学,虽然其根本精神是重实际,重现世与人事的,但对天命、鬼神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为神鬼迷信的糟粕文化留下了生存空间。同时,汉代儒者创立的谶纬之学,借天道说人事,借孔子之名合法地传播迷信,把儒学宗教化,把儒学引上歧途。后虽经隋代严厉查禁,但已流传数百年的谶纬迷信不是一道禁令可以解决的。对于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糟粕,汲取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膜拜团体反其道而行之,用文化糟粕拼凑自己的教义,蛊惑蒙骗信众,诱导信众在“神圣”的旗帜下走向邪恶的深渊。膜拜团体制造传播的迷信邪说,纯粹是腐朽文化垃圾,绝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华。

  第二个特征是,制度文化特征——封建专制主义的基因复制。在中国,皇帝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有一个世纪,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文化垃圾,仍残存在中华土壤中,而且不同程度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当代膜拜团体中死灰复燃。完全可以说,当代膜拜团体是封建专制主义基因复制出来的。膜拜团体是一个地下“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教主等于活神(神权)加皇权(政权),而教众则是被精神控制洗了脑,甘愿为教主奉献一切的臣民,没有任何民主气息可言。因为膜拜团体极具封建性、腐朽性、落后性,所以它反对任何社会进步,主张倒退到教权加皇权的统治。极端仇视社会民主,逆社会潮流而动,是当代中国膜拜团体的又一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行为文化特征——觊觎政权的政治色彩鲜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状况迅速恶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妥协性多于反抗性,保守性多于进取性,实证意识、理性主义、科学精神相对薄弱等原因,不仅没有孕育出现代科学技术,而且对现代文明感知迟钝,对西学东渐应对乏策,在东西较量中败下阵来,一蹶不振;西方先进文化传入,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特别是儒学改革开放以来失去了昔日的风光,但新的社会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各种膜拜团体趁虚而入。当代膜拜团体继承了反动会道门的衣钵,一方面打着宗教的旗帜,一方面对世俗政权垂涎三尺。中国当代膜拜团体的教主,大都有极强的政治野心,他们建立的邪教组织,有着夺取政权的浓重的政治色彩。有的在建立之初就有这种政治图谋,有的在发展过程中滋长了权欲,或者别有政治背景的人的介入把他们引向对抗现存政权的道路。

  四、人类共同伦理的底线

  伦理一词,在《辞海》中这样解释:“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各种道理和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崇尚道德,所以道德也被称为伦理文化。德克•布德教授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冯友兰教授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孔子及儒学同样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孔子的“仁”学既是政治思想又是他的伦理学说,孔子把“志于道,据于理,依于仁,游于艺”作为他的伦理思想的总纲。受儒家思想熏陶,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以道德为中心的理论文化名言,如“士有百行,以德为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尝”;“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德不孤,必有邻”等传统箴言,都是对以道德为中心的伦理文化的有力推崇。简单概括儒学伦理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仁爱之道。“仁者爱人”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伦理学说的基础。《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孔子所说的伦理意义上的道是指人道,是做人必须遵循的总原则总目标。道见于具体行动就是德,德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德从属于并依附于仁,符合仁的就是道德行为。仁讲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主要内容是爱人。在这里的人是一个泛称,是一个人类的概念,也就是说要爱所有的人,也就是如今经常说的“博爱”思想。只有爱所有的人,所有的人才会爱你,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安定,其乐融融。而现在的一些膜拜团体动辄就自杀自残、甚至杀害他人,违背仁爱之道,是对人性和人权的践踏。

  二是中庸之道。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难道不是最高的原则吗?所以说,中庸之道也是孔子理论学说的核心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呢?概括地说:中就是不走极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庸就是不唱高调,实实在在。中庸为什么是道德境界呢?中,首先是正,中则正,正则中,叫“中正”。这里的正,包括正直、正派、正义、正道,当然关乎道德。其次,中庸也是一种修养。不卑不亢,不即不离,不偏不倚,不疾不徐,这些都是修养,都要靠修养。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境界,叫做“平和”。或者说,中庸就是“中正平和”,中就是不偏不倚,正就是不左不右,平就是不高不低,和就是不异不同。在儒家学说里面,中庸之道被认为只有修养很高的人才能做到。古今中外的膜拜团体大都走极端,宣扬“世界末日”,宣扬“现世成佛”,利用诱骗、蛊惑、威胁,甚至利用恐怖手段拉拢、控制信徒,稍微遇到反对意见便群起而攻之,这显然违背了中庸之道提倡的不偏激、不走极端的社会伦理底线。

  三是诚信之道。古人语:“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儒家也特别讲诚信。诚,真诚真实,真诚实意,诚的本意是信,指言谈处事真实无妄,诚实无欺。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以为贤者必备的五常之一,他强调对人处事诚实不欺,言行一致,敬事而信,谨而信,可见诚信在儒学中的重要性。诚信,作为当今社会交往的道德底线,也被世界各国所承认和遵守。当今的膜拜团体,为了骗取信徒信任,片面夸大社会阴暗面,极力美化自己,鼓吹可以把信徒带到极乐世界,更有甚者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编造各种荒谬谎言,大肆进行舆论污蔑和攻击。

  四是孝悌之道。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他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他在《论语•学而第一》中说:“孝弟(弟同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也是一种道德标准,是人伦的核心与根本,称为孝道。孝道在其它各大宗教教义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伊斯兰教的教义中,“孝”的重要性仅次于礼拜真主。基督教认为“上帝没办法照顾每一个人,所以创造了母亲”,所有的民族,都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抱有朴素的感恩之情。而一些膜拜团体却惨无人道地使信徒抛弃一切亲情,包括母爱,法轮功信徒傅仪彬杀母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综上所述,所谓的膜拜团体大都不遵守社会法律,不遵守人类伦理底线,对社会及人类文明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被政府依法取缔也就成为必然,这种必然也是政府的正义之举。此外,政府打击的是极少数违法犯罪的组织者,对绝大多数参加者则视为上当受骗的受害者,满腔热情地予以教育、转化和挽救,并实施回归社会工程,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是中国政府对膜拜团体的态度,也是中国政府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值得庆贺的是,经过中国政府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经过中国全社会上下的共同努力,一些被所谓膜拜团体控制的信徒思想彻底解放出来,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中,重新开始温馨的家庭生活。

  在我们美丽的家园,不论有什么信仰,但是都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都要遵守法律,都要遵守共同的伦理道德,特别不能随意抛弃仁爱,抛弃中庸,抛弃诚信,抛弃孝悌,这是人类伦理的底线,也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伦理。如果连这些都不要了,其信仰存之何用?人又存之何意?

  参考资料:

  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刘汉俊《春秋有月读千年》(2014.2.28,人民日报第24版)

  陈志敏 张翔麟《邪教真相》(当代出版社,2001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夏乃儒《孔子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易中天《中国智慧》(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