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

天下网商 · 2007-07-19 来源:

当代中国读者,业已远离经典?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中译本引出经典阅读话题

 

  近日,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经典作品《为什么读经典》单行本在内地出版。卡尔维诺在书中解读了各个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并对“经典”作出了自己的定义。日前,在卡尔维诺逝世21周年忌日,莫言、李敬泽、止庵、黄集伟、邱华栋等文学界人士在涵芬楼书店围绕着“为什么读经典”的话题进行了讨论。在当下的出版界,各种以“经典”名义出版的书层出不穷,但文学经典阅读正让位于各种青春阅读、流行阅读。那么我们是否已经远离经典?怎样定义经典?怎么阅读经典?这是本次沙龙试图解读的问题。

卡尔维诺已经成为经典。

  ■沙龙嘉宾

作家 

作家、文学评论家 

作家、出版人 

专栏作家、出版人 

作家 

学者 

英国企鹅经典图书出版人

 

莫言

李敬泽

止庵

黄集伟

邱华栋

陆建德

亚当·弗洛伊登海姆

(Adam Freudenheim)

  ■正方

全面退回到80年代前

  李敬泽: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作家、批评家,需要经常看到《为什么读经典》这样的书,可以让我们洗洗澡,让我们想想文学到底是什么,文学到底有多丰富。

  我们现在关于文学认识的主流看法,包括在读者中的主流看法,差不多全面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前对文学的看法——文学就是绝对的反应论而且是简单的反应论。说得好听点就是一面镜子,说得不好听就是一面透明玻璃,我们仅仅是为了通过作品看到生活、看到问题才去阅读。

  我们之所以对文学理解的狭窄,我想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现在普遍的思想狭窄的一个反映。在网上重要的不是写一万字的文章论述这个问题,而是先把结论拿上来,把你的表态拿出来。现在我们对世界的一切看法都是如此,被我们自己训练成如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我们的网络给我们许诺了一个如此灿烂的未来,但是我还是在他们许诺的未来里看到了一个毁灭性的黑洞。

  邱华栋:当代文学普遍的感觉是回到了八十年代之前,中低档的作品是商业的性质,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但是卖得很多。中国书籍的消费让人觉得非常可怕。有些小孩出唱片,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更强烈地推广卡尔维诺,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民族还是要有更好的、素质更高的读者。

  ■反方

阅读的水准现在更高

  陆建德:我觉得这种说法可能是稍微有点悲观,80年代初期的时候,读者水准不是很高,那个时候有一种普遍的饥渴感,如果有外国名著在新华书店出版,很多人都会去买,然后还可能会排长队去买。

  但是那个时候的鉴赏水平不一定特别高。现在如果我们再看80年代初期很多中国文学作品,会觉得当时的东西,比如知青小说,多愁善感,很幼稚,根本不配称为优秀的小说。

  阅读的水准相对来讲现在更高,阅读的兴趣多样化了,可能对经典的关注不像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样强烈,但是我知道很多中国作家和批评家,对外国文学的经典特别关注。虽然经典的话题不像那个时候那么吸引人,但是它还是能够吸引相当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我觉得只要这批人继续在关心经典,继续从事写作,从事批评,我想经典的概念还会存活下去,一代一代。所以我是比较乐观的。

  关于经典作品,我想还是有很多人在看的,很多小孩子也在读,我们看看他们的教科书就知道,教科书里面很多都是经典——李白、杜甫、国外的散文……其实我觉得和二三十年前相比,现在读经典的人可能从比例上讲不是很多,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数字还是令人满意的,因为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延伸话题

中国经典:身份认同的维系

  莫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觉得已经经过了充分的选择,《论语》不需要我们选择了,中国人已经选择了两千多年了。理解古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套很基本的传统经验在里面的,一个中国人如果想对我们的传统有基本的理解,我觉得总是要从《孟子》、《诗经》中来理解。

  李敬泽:读经典实际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从一个层面讲,在任何一种文明中,总得有些基本的经典,使文明得以成立。这里不是读不读的问题,而是必须读的问题。我们讲人人都是爱国者,但到底什么是中国人,没有人仔细想过。难道力比多膨胀,嗓门大就是中国人了?维系身份认同的也许就在你转身看到月亮时,心中想到李白的诗句那些时刻。

  有这么一个故事。斯大林在希特勒兵临城下的时候在莫斯科地铁站里演讲,他说道:“希特勒要消灭俄国,但不可能战胜俄国,因为他面临的是一个普希金的俄国,一个托尔斯泰的俄国,一个契诃夫的俄国。”我很受这个故事打动。民族精神不是比谁的血更旺,比的是伟大传统的凝聚力。

李敬泽说,在阅读的大海上,经典是海岸。 插图/赵斌

  ■经典阅读方法论

  1 要抱着平常心读

  李敬泽:非专业的读者爱看韩寒,不爱读鲁迅、托尔斯泰,这都很正常。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读一样的东西。

  我觉得中国人不必都读卡尔维诺、大江健三郎,这些作家在西方也是小众的,不是人人都应该读的。当然,这些经典如果能通过市场来进行宣传也是好事。

  黄集伟:我们不能勒令一个人去阅读经典。而选择经典更多的是因为它可以满足个人的需要,抚平人的焦虑。人与经典的关系是缘分,就像恋人一样,也许就擦身而过了。

  因此,作为家长,他们的义务是把书买回来,让孩子自己选择,而不是拿枪顶着让孩子读,而出版社也应该多推出好的作家,不是引导,而是推荐。阅读经典能抱着一颗平常心就可以了,别太当一回事。

  2 经典也要有选择地读

  止庵:经典之中也得选择,你可以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也可以选确实最好的作品。书可以分成三种,一是非常实际、有用的书,它有一个比较直接的作用,比如考研书、律师考试书等;二是为了心灵和情感上交流的书,这种书需要用心来阅读,阅读此类书也是为了情感需要;第三类书则完全是智慧的启迪,它不是为了有用,不是为了有感,相反,阅读这些书是相当“无用”的,但它会在潜移默化的层次影响你。

  莫言:经典阅读和现实阅读的问题,我个人的经验还是更喜欢读经典,因为它是经过很多年代的无数读者的考验,是一代代阅读者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华,它的价值应该得到肯定。对当代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这里肯定也会有价值的,甚至没准也有一部半部将来会成为经典。

  3 经典是应该重读的

  弗洛伊登海姆: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有的时候需要重新读一本书。

  陆建德:原来我自以为我读懂了某些书,当我再读的时候,我会发现这本书原来是这个意思,我居然蠢到这种地步,以前从来没有发现!……

  有些书有的时候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重读的乐趣。

  ■经典界定

  李敬泽:我特别反感教科书赶时髦

  如果把我们比成在大海上,那经典就是海岸。经典是一些确定不变、恒定、本质的东西,它不随流行而变。

  过于强调时代特点,那就不是经典了。我们非常强调“变”,结果有太多的“变”,但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有恒定的东西。

  我特别反感教科书赶时髦,什么流行放什么。经典和流行是要分开的。什么是流行,什么是经典,这个需要时间考验。举个例子,“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人都流行看存在主义,而是因为后来的众多反映都市生活的文学作品都由此而来,这部作品就成了一个源头。不是八十年代流行的,到了九十年代,就不是经典了。经典的力量在于不管时代怎么变,它都是文化的基本配备。

  弗洛伊登海姆:经典讲述伟大的故事

  经典种类非常繁多,很难给出一个特别精确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作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并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些书的时候,它可能会让我们感动,引起我们的思考。像我个人来讲,每次我重读这些经典著作,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新的发现。现在世界每天出版了太多的书,经典至少是权威的代表。经典讲述伟大的故事,解决了我们最需要寻求答案的问题。

  卡尔维诺在30年前可能卖得非常好,但相比之下现在可能就差一点。但作品经典与否与当时这本书卖得好不好没有关系。

  经典也不能用诺贝尔文学奖来定义。诺贝尔奖错过了太多的经典文学家,其中最惋惜的就是托尔斯泰。相反,一些曾获奖的文学家,可能他们的作品红了一阵,再过几年就没几个人关注了。

  黄集伟:经典很难与他人共享

  经典的属性之一就在于它的意义不确定,需要我们在个人的经验和个人的阅读中不断地改变和丰富。经典很难与他人共享,你的阅读感受当你说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你想说出来的意思了。经典在不同语境下都有不同的意义,一整天读完与出差时读就很不一样。因此经典是可以一读再读的,那种个人感受是很难与人分享的。经典是有超越性,多义性的,它不是确切的东西,却能够启发人的联想。(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金煜) 

    
 来源:新京报2006-11-02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读者,业已远离经典?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中译本引出经典阅读话题

 

  近日,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经典作品《为什么读经典》单行本在内地出版。卡尔维诺在书中解读了各个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并对“经典”作出了自己的定义。日前,在卡尔维诺逝世21周年忌日,莫言、李敬泽、止庵、黄集伟、邱华栋等文学界人士在涵芬楼书店围绕着“为什么读经典”的话题进行了讨论。在当下的出版界,各种以“经典”名义出版的书层出不穷,但文学经典阅读正让位于各种青春阅读、流行阅读。那么我们是否已经远离经典?怎样定义经典?怎么阅读经典?这是本次沙龙试图解读的问题。

卡尔维诺已经成为经典。

  ■沙龙嘉宾

作家 

作家、文学评论家 

作家、出版人 

专栏作家、出版人 

作家 

学者 

英国企鹅经典图书出版人

 

莫言

李敬泽

止庵

黄集伟

邱华栋

陆建德

亚当·弗洛伊登海姆

(Adam Freudenheim)

  ■正方

全面退回到80年代前

  李敬泽: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作家、批评家,需要经常看到《为什么读经典》这样的书,可以让我们洗洗澡,让我们想想文学到底是什么,文学到底有多丰富。

  我们现在关于文学认识的主流看法,包括在读者中的主流看法,差不多全面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前对文学的看法——文学就是绝对的反应论而且是简单的反应论。说得好听点就是一面镜子,说得不好听就是一面透明玻璃,我们仅仅是为了通过作品看到生活、看到问题才去阅读。

  我们之所以对文学理解的狭窄,我想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现在普遍的思想狭窄的一个反映。在网上重要的不是写一万字的文章论述这个问题,而是先把结论拿上来,把你的表态拿出来。现在我们对世界的一切看法都是如此,被我们自己训练成如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我们的网络给我们许诺了一个如此灿烂的未来,但是我还是在他们许诺的未来里看到了一个毁灭性的黑洞。

  邱华栋:当代文学普遍的感觉是回到了八十年代之前,中低档的作品是商业的性质,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但是卖得很多。中国书籍的消费让人觉得非常可怕。有些小孩出唱片,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更强烈地推广卡尔维诺,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民族还是要有更好的、素质更高的读者。

  ■反方

阅读的水准现在更高

  陆建德:我觉得这种说法可能是稍微有点悲观,80年代初期的时候,读者水准不是很高,那个时候有一种普遍的饥渴感,如果有外国名著在新华书店出版,很多人都会去买,然后还可能会排长队去买。

  但是那个时候的鉴赏水平不一定特别高。现在如果我们再看80年代初期很多中国文学作品,会觉得当时的东西,比如知青小说,多愁善感,很幼稚,根本不配称为优秀的小说。

  阅读的水准相对来讲现在更高,阅读的兴趣多样化了,可能对经典的关注不像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样强烈,但是我知道很多中国作家和批评家,对外国文学的经典特别关注。虽然经典的话题不像那个时候那么吸引人,但是它还是能够吸引相当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我觉得只要这批人继续在关心经典,继续从事写作,从事批评,我想经典的概念还会存活下去,一代一代。所以我是比较乐观的。

  关于经典作品,我想还是有很多人在看的,很多小孩子也在读,我们看看他们的教科书就知道,教科书里面很多都是经典——李白、杜甫、国外的散文……其实我觉得和二三十年前相比,现在读经典的人可能从比例上讲不是很多,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数字还是令人满意的,因为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延伸话题

中国经典:身份认同的维系

  莫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觉得已经经过了充分的选择,《论语》不需要我们选择了,中国人已经选择了两千多年了。理解古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套很基本的传统经验在里面的,一个中国人如果想对我们的传统有基本的理解,我觉得总是要从《孟子》、《诗经》中来理解。

  李敬泽:读经典实际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从一个层面讲,在任何一种文明中,总得有些基本的经典,使文明得以成立。这里不是读不读的问题,而是必须读的问题。我们讲人人都是爱国者,但到底什么是中国人,没有人仔细想过。难道力比多膨胀,嗓门大就是中国人了?维系身份认同的也许就在你转身看到月亮时,心中想到李白的诗句那些时刻。

  有这么一个故事。斯大林在希特勒兵临城下的时候在莫斯科地铁站里演讲,他说道:“希特勒要消灭俄国,但不可能战胜俄国,因为他面临的是一个普希金的俄国,一个托尔斯泰的俄国,一个契诃夫的俄国。”我很受这个故事打动。民族精神不是比谁的血更旺,比的是伟大传统的凝聚力。

李敬泽说,在阅读的大海上,经典是海岸。 插图/赵斌

  ■经典阅读方法论

  1 要抱着平常心读

  李敬泽:非专业的读者爱看韩寒,不爱读鲁迅、托尔斯泰,这都很正常。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读一样的东西。

  我觉得中国人不必都读卡尔维诺、大江健三郎,这些作家在西方也是小众的,不是人人都应该读的。当然,这些经典如果能通过市场来进行宣传也是好事。

  黄集伟:我们不能勒令一个人去阅读经典。而选择经典更多的是因为它可以满足个人的需要,抚平人的焦虑。人与经典的关系是缘分,就像恋人一样,也许就擦身而过了。

  因此,作为家长,他们的义务是把书买回来,让孩子自己选择,而不是拿枪顶着让孩子读,而出版社也应该多推出好的作家,不是引导,而是推荐。阅读经典能抱着一颗平常心就可以了,别太当一回事。

  2 经典也要有选择地读

  止庵:经典之中也得选择,你可以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也可以选确实最好的作品。书可以分成三种,一是非常实际、有用的书,它有一个比较直接的作用,比如考研书、律师考试书等;二是为了心灵和情感上交流的书,这种书需要用心来阅读,阅读此类书也是为了情感需要;第三类书则完全是智慧的启迪,它不是为了有用,不是为了有感,相反,阅读这些书是相当“无用”的,但它会在潜移默化的层次影响你。

  莫言:经典阅读和现实阅读的问题,我个人的经验还是更喜欢读经典,因为它是经过很多年代的无数读者的考验,是一代代阅读者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华,它的价值应该得到肯定。对当代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这里肯定也会有价值的,甚至没准也有一部半部将来会成为经典。

  3 经典是应该重读的

  弗洛伊登海姆: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有的时候需要重新读一本书。

  陆建德:原来我自以为我读懂了某些书,当我再读的时候,我会发现这本书原来是这个意思,我居然蠢到这种地步,以前从来没有发现!……

  有些书有的时候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重读的乐趣。

  ■经典界定

  李敬泽:我特别反感教科书赶时髦

  如果把我们比成在大海上,那经典就是海岸。经典是一些确定不变、恒定、本质的东西,它不随流行而变。

  过于强调时代特点,那就不是经典了。我们非常强调“变”,结果有太多的“变”,但任何一种文化中都有恒定的东西。

  我特别反感教科书赶时髦,什么流行放什么。经典和流行是要分开的。什么是流行,什么是经典,这个需要时间考验。举个例子,“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人都流行看存在主义,而是因为后来的众多反映都市生活的文学作品都由此而来,这部作品就成了一个源头。不是八十年代流行的,到了九十年代,就不是经典了。经典的力量在于不管时代怎么变,它都是文化的基本配备。

  弗洛伊登海姆:经典讲述伟大的故事

  经典种类非常繁多,很难给出一个特别精确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作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并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些书的时候,它可能会让我们感动,引起我们的思考。像我个人来讲,每次我重读这些经典著作,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新的发现。现在世界每天出版了太多的书,经典至少是权威的代表。经典讲述伟大的故事,解决了我们最需要寻求答案的问题。

  卡尔维诺在30年前可能卖得非常好,但相比之下现在可能就差一点。但作品经典与否与当时这本书卖得好不好没有关系。

  经典也不能用诺贝尔文学奖来定义。诺贝尔奖错过了太多的经典文学家,其中最惋惜的就是托尔斯泰。相反,一些曾获奖的文学家,可能他们的作品红了一阵,再过几年就没几个人关注了。

  黄集伟:经典很难与他人共享

  经典的属性之一就在于它的意义不确定,需要我们在个人的经验和个人的阅读中不断地改变和丰富。经典很难与他人共享,你的阅读感受当你说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你想说出来的意思了。经典在不同语境下都有不同的意义,一整天读完与出差时读就很不一样。因此经典是可以一读再读的,那种个人感受是很难与人分享的。经典是有超越性,多义性的,它不是确切的东西,却能够启发人的联想。(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金煜) 

    
 来源:新京报200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