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雷小说集《沉默的人》:忠实于所感

李云雷小说集《沉默的人》:忠实于所感

李云雷小说集《沉默的人》:忠实于所感

天下网商 · 2022-02-21 来源:腾讯文化

我曾写过一篇谈持续写作的文章,大意是说,我们这一代作家,赶上了一个和平和稳定的时代,有条件把写作生涯持续得时间长一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中断写作呢?我记得我谈了五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放在第一位的观点,是要始终以学习的态度对待写作。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写作一辈子,就得学习一辈子。我说的学习的态度,包括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也向年轻的作家学习。有的上岁数的作家,大概是出于自尊,不大愿意承认自己应向年轻作家学习。对于年轻作家的作品,他们在背地里也看,也学习,但在公开场合一说起来,往往说嘿,小字辈儿!我的岁数也不小了,已接近古稀,但我愿意承认,我一直在向一代又一代年轻的作家们学习。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不仅是水的规律,也是铁的规律。不管前浪涌得有多大,浪得有多高,终究还是要被后浪所代替。而年轻的“后浪”们总是更有朝气,也更有锐气,加之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正规的教育,学养比较好,思想比较开放,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这次集中阅读李云雷小说集《沉默的人》里的作品,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阅读,我不仅得到了美好的艺术享受,还唤醒了不少沉睡的记忆,激发起不少写作的念头。这期间,因我在清明节前回了一趟老家,返京后需要进行两周的自我隔离。那么好吧,写作之余,我正好可以读小说。窗外桃花开了海棠开,丁香开了牡丹开,我每天沉浸在李云雷的小说里,读得有些忘我,并似乎从中获得了精神力量。

在集中阅读李云雷的小说之前,我还是有一些疑问的。我知道,李云雷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在文学评论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而写评论和写小说是两码事,可以说是两个脑子分别值班,在进行不同的思维。评论是理性的,主要是逻辑思维,需要大量的理论资源给予支持。小说是由感而发,主要是形象思维,不懂多少文学理论也能写。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作者,我对文学评论家们甚是佩服,那么多抽象的、缥缈的东西,他们竟能抓得住,一写就黑压压的,一套又一套,让人一眼望不到边。让我写点儿类似评论性的文章,我总是很挠头,不知从哪里下手。有时不得不写点儿创作谈之类的文字,我总是写得很费劲,不是捉了襟,就是见了肘,局促得不像样子。我想,让评论家写小说,他们是不是也有些犯难呢?评论家阅读量大,目光挑剔,他们太知道什么是好小说了,也太知道什么是一般化的小说了,一旦动手写小说,他们当然是按好小说的标准写,差不多要写出一个样板来。评论家的优势在于理性,他们会不会发挥优势,把小说写得深奥一些呢?受西方文学潮流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小说创作的确出现过理性大于感性、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以玩花活儿、弄玄虚为自得,为先锋,把读者蒙得够呛。然而,小说是很调皮的,每篇小说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是那么好伺候。你懂得了小说的理论,并不一定就能把小说写好。作为一位在文学理论上颇有造诣的评论家,李云雷的小说写得如何呢?他是不是也比较重视理性?他的小说是不是也很难懂呢?及至读了他一篇又一篇小说,我的感觉是欣然上面加欣喜,欣喜上面加欣赏,欣赏上面再加欣慰,可谓一欣到底。李云雷的小说都是从自我出发,写的都是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所感到的东西。春天里的遍地野花,夏天里的滚滚麦浪,秋天里的瓜果飘香,冬天里的大雪茫茫,李云雷以一个骑着自行车在田野里穿行的少年的目光,为我们一一呈现。这部小说集的内容是连贯的,也是贯通的,说它是一部长篇小说也可以。同样是以一个农村少年为主体,为视角,小说描绘了众多呼之欲出的乡村人物形象。那些人物形象当中有少年的父亲、母亲、伯父、舅舅、姐姐等至亲,还有村里的大娘、婶子、堂哥、堂嫂和儿时的小伙伴等等。李云雷非常忠实于自己的所记所感,忠实得甚至有些平实,让人想到散文,想到传统。正是这样的写法,使我读来感到亲切,贴心,饶有兴味。李云雷的写作态度是诚挚的,他似乎忘记了自己作为评论家的身份,或是有意把评论的事放到脑后,觉得有感情要抒发,有心里话想跟朋友们说,就真诚地、轻轻地写起了小说。他的小说一点儿都不摆谱,一点儿都不假装,通过小说袒露的是一个作家厚道的天性。

判断好小说的标准有多种,除了看小说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情、共震、共鸣,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小说是不是一篇激发之物。记得我以前在别的地方说过,好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不止于故事,不止于欣赏,不是读完就完了,它还是一种诱发之物,或者说是激发之物。它是激发记忆的记忆,激发想象的想象,激发语言的语言。我们手上正看着某一篇小说,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有些发愣,有些走神儿,那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小说文本的激发,思绪放飞到自己的记忆中去了。读李云雷的小说就是这样,捧读之间,有好几篇对我的记忆有所激发,使我回想起自己的往事。比如读他所写的中学时代的校园生活,我就想起了自己的校园生活。我考上镇里的中学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期,因三年大饥荒刚过去不久,同学们都穷酸得很。有的同学连裤腰带都扎不起,只能用花花绿绿的布条代替。学校要求我们开始刷牙,我们买了最便宜的牙刷,却买不起牙膏,只能蘸点儿盐末子刷牙。他写上大学时请假回老家帮助父母割麦,我想起有一年麦收时,为了躲避收麦的繁重劳动,我要求在学校值班。结果空空荡荡的校园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让我觉得十分落寞和无趣,还有一些内疚。再比如,去姐姐家走亲戚的故事,让我想起小时候多次去姑姑家走亲戚的经历,有些经历让人难忘,完全可以写成小说。说不定在李云雷小说的激发下,我真的能从少年时代的记忆里发掘素材,写出一些小说来。

学无止境,写无止境。李云雷的小说,如果光点的选择再集中一些,叙述再心灵化一些,细节写得更微妙一些,语言也更个性化一些,会更好。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我曾写过一篇谈持续写作的文章,大意是说,我们这一代作家,赶上了一个和平和稳定的时代,有条件把写作生涯持续得时间长一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中断写作呢?我记得我谈了五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放在第一位的观点,是要始终以学习的态度对待写作。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写作一辈子,就得学习一辈子。我说的学习的态度,包括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也向年轻的作家学习。有的上岁数的作家,大概是出于自尊,不大愿意承认自己应向年轻作家学习。对于年轻作家的作品,他们在背地里也看,也学习,但在公开场合一说起来,往往说嘿,小字辈儿!我的岁数也不小了,已接近古稀,但我愿意承认,我一直在向一代又一代年轻的作家们学习。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不仅是水的规律,也是铁的规律。不管前浪涌得有多大,浪得有多高,终究还是要被后浪所代替。而年轻的“后浪”们总是更有朝气,也更有锐气,加之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正规的教育,学养比较好,思想比较开放,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这次集中阅读李云雷小说集《沉默的人》里的作品,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阅读,我不仅得到了美好的艺术享受,还唤醒了不少沉睡的记忆,激发起不少写作的念头。这期间,因我在清明节前回了一趟老家,返京后需要进行两周的自我隔离。那么好吧,写作之余,我正好可以读小说。窗外桃花开了海棠开,丁香开了牡丹开,我每天沉浸在李云雷的小说里,读得有些忘我,并似乎从中获得了精神力量。

在集中阅读李云雷的小说之前,我还是有一些疑问的。我知道,李云雷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在文学评论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而写评论和写小说是两码事,可以说是两个脑子分别值班,在进行不同的思维。评论是理性的,主要是逻辑思维,需要大量的理论资源给予支持。小说是由感而发,主要是形象思维,不懂多少文学理论也能写。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作者,我对文学评论家们甚是佩服,那么多抽象的、缥缈的东西,他们竟能抓得住,一写就黑压压的,一套又一套,让人一眼望不到边。让我写点儿类似评论性的文章,我总是很挠头,不知从哪里下手。有时不得不写点儿创作谈之类的文字,我总是写得很费劲,不是捉了襟,就是见了肘,局促得不像样子。我想,让评论家写小说,他们是不是也有些犯难呢?评论家阅读量大,目光挑剔,他们太知道什么是好小说了,也太知道什么是一般化的小说了,一旦动手写小说,他们当然是按好小说的标准写,差不多要写出一个样板来。评论家的优势在于理性,他们会不会发挥优势,把小说写得深奥一些呢?受西方文学潮流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小说创作的确出现过理性大于感性、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以玩花活儿、弄玄虚为自得,为先锋,把读者蒙得够呛。然而,小说是很调皮的,每篇小说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是那么好伺候。你懂得了小说的理论,并不一定就能把小说写好。作为一位在文学理论上颇有造诣的评论家,李云雷的小说写得如何呢?他是不是也比较重视理性?他的小说是不是也很难懂呢?及至读了他一篇又一篇小说,我的感觉是欣然上面加欣喜,欣喜上面加欣赏,欣赏上面再加欣慰,可谓一欣到底。李云雷的小说都是从自我出发,写的都是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所感到的东西。春天里的遍地野花,夏天里的滚滚麦浪,秋天里的瓜果飘香,冬天里的大雪茫茫,李云雷以一个骑着自行车在田野里穿行的少年的目光,为我们一一呈现。这部小说集的内容是连贯的,也是贯通的,说它是一部长篇小说也可以。同样是以一个农村少年为主体,为视角,小说描绘了众多呼之欲出的乡村人物形象。那些人物形象当中有少年的父亲、母亲、伯父、舅舅、姐姐等至亲,还有村里的大娘、婶子、堂哥、堂嫂和儿时的小伙伴等等。李云雷非常忠实于自己的所记所感,忠实得甚至有些平实,让人想到散文,想到传统。正是这样的写法,使我读来感到亲切,贴心,饶有兴味。李云雷的写作态度是诚挚的,他似乎忘记了自己作为评论家的身份,或是有意把评论的事放到脑后,觉得有感情要抒发,有心里话想跟朋友们说,就真诚地、轻轻地写起了小说。他的小说一点儿都不摆谱,一点儿都不假装,通过小说袒露的是一个作家厚道的天性。

判断好小说的标准有多种,除了看小说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情、共震、共鸣,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小说是不是一篇激发之物。记得我以前在别的地方说过,好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不止于故事,不止于欣赏,不是读完就完了,它还是一种诱发之物,或者说是激发之物。它是激发记忆的记忆,激发想象的想象,激发语言的语言。我们手上正看着某一篇小说,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有些发愣,有些走神儿,那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小说文本的激发,思绪放飞到自己的记忆中去了。读李云雷的小说就是这样,捧读之间,有好几篇对我的记忆有所激发,使我回想起自己的往事。比如读他所写的中学时代的校园生活,我就想起了自己的校园生活。我考上镇里的中学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期,因三年大饥荒刚过去不久,同学们都穷酸得很。有的同学连裤腰带都扎不起,只能用花花绿绿的布条代替。学校要求我们开始刷牙,我们买了最便宜的牙刷,却买不起牙膏,只能蘸点儿盐末子刷牙。他写上大学时请假回老家帮助父母割麦,我想起有一年麦收时,为了躲避收麦的繁重劳动,我要求在学校值班。结果空空荡荡的校园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让我觉得十分落寞和无趣,还有一些内疚。再比如,去姐姐家走亲戚的故事,让我想起小时候多次去姑姑家走亲戚的经历,有些经历让人难忘,完全可以写成小说。说不定在李云雷小说的激发下,我真的能从少年时代的记忆里发掘素材,写出一些小说来。

学无止境,写无止境。李云雷的小说,如果光点的选择再集中一些,叙述再心灵化一些,细节写得更微妙一些,语言也更个性化一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