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梦里故乡
未来城市传统延伸 续写珠江文化篇章

2022-07-08 来源:腾讯文化

百多年前的海珠区,是“三十二村花似雪,酒旗遥引过河南”,是“地连海市鱼虾美,居绕潮田稻黍丰”。20世纪50年代,海珠区成为广州的工业强区。到了今天,来海珠区看海珠湿地,看“一区一谷一圈”,海珠区从田园牧歌式的水乡,正在一跃成为数字经济的领航者。

近些年的海珠区让岭南文化专家梁凤莲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海珠区的发展正在加速度,南北两岸对称的局面正在浮出水面。在梁凤莲看来,“珠江未来或许就是我们城市的文化中轴线。”

让更多人读懂广州

三十余载研究写作都与广州有关

梁凤莲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广州是她的故乡,是她创作的母土。“每一个作家、学者受生活、工作的环境、条件限制,受时间的限制,只能是受雇于一个记忆,这个记忆就是注定与你发生密不可分联系的那个城市或者乡村,我想每一个学者、作家至少有一个他发自内心想要歌颂的地方。”

梁凤莲说,广州有着丰富的传统,感恩祖先留给我们丰厚的遗产,广州的今天更是不会让人失望,它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一方面可以说她是保持着对于广州的创作激情;另一方面,是广州一直激发着她去表达对它的热爱。这样的互动不需要刻意去寻找题材,广州的每一个新变化都与过往、与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去追溯历史,去对比现实。

梁凤莲的全部研究、写作都是与广州有关。“研究是为了认识,我想要找到一种让人们读懂广州的路径,摆脱以往对于岭南文化的误解,告诉大家我们共同拥有的这座城市其实有着不一样的精彩,选择的起点是昨天,读了昨天的广州,才能读懂今天的广州。”

如何读懂广州?如何让更多人读懂广州?三十多年来,她始终将工作重点放在岭南文化与广州文化上,坚持用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来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在国外的一段学术经历也为土生土长的“老广”梁凤莲带去了不一样的启发。

“我读博士后是在多伦多大学,他们的东亚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她提起自己的导师桑德斯教授是研究孟郊的,他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出版的专著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与词语排列的关系。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外国的学者研究中国文学,不是按照我们的方法,而是用他们自己的视野,穿透诗歌情感体验的表层,去往更深层的情感结构,得出的结论更概括、更共性、更深入,这是对我研究方法最大的启发。应用到文化研究也是一样,不能停留在岭南文化的呈现,而是要找到文化内在驱动的基因是什么。”

表达对广州的眷恋

“它不辜负每个人对它的期许”

写作是为了热爱。“我想要找到自己去表达对于广州的依恋和眷念,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就像刘斯奋老师说的那样,阳光灿烂,撒下什么种子都能开花结果。它不辜负每一个人对于它的期许,日夜兼程、海纳百川、绵延千年,这样的气象轰轰烈烈,让我感动,让我停不下手中的笔。”

学者与作家,对于梁凤莲来说,这两个职业身份并不矛盾,或许只是与她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有关,梁凤莲一直都在坚持着研究和写作:有的阶段是作家的身份色彩强烈一些,例如她曾经是报纸杂志的文艺编辑、广东省作协青年文学院的专业作家。

有的时候,研究就是她的本职工作,就像现在,她是广州市社科院的研究员,是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但是,她还是会挤出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去年就出版了长篇小说《赛龙夺锦》。

目前梁凤莲正在与海珠区合作,写一部海珠文化的研究专著,广州是“南国明珠”,海珠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计划今年底完成初稿。

老城市与新活力

让现代元素与古城传统完美融合

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涵、核心价值是什么?

“之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过很多准确的判断,我就不重复那些已有的判断。我想说明一点:以广州为例,立足在今天,我们可以发现岭南文化有着很强的融合创新能力,北京路、永庆坊、泮塘还有很多创意园,城市善于将传统与当代完美融合在一起。”

梁凤莲表示,岭南文化的价值在于凝聚力,千百年来,它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中的文化要素如美食、花城、商都等,穿越数百年时光而不衰,如同我们文化的母土和母体,温暖、滋养着整个大湾区城市的成长,成为粤港澳三地乃至东南亚、北美华人共享的文化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自古就是一家亲,已经一体化了数百年。我们今天需要做的就是继承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用文化共同体的理念去创新和发展。

岭南文化如何创新?梁凤莲概括为一句话——把有价值的传统带到未来。一是要让年轻人背上历史的行囊。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广州,传统越来越新潮,年轻人越来越喜爱广东音乐、粤剧、粤语流行经典,他们渴望了解城市历史,用新潮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意,这是未来城市传统延伸下去的决定性力量。

二是文化自身的扬弃与革新,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正在走一条让现代元素与古城传统完美融合的道路,以前单纯是靠政府在维护,现在有很多主体参与,有不同的创意呈现,新老广州人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达成共识和认同,事实也证明,广州的做法是成功的。

广州作为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容器”,千百年来一直在发展、在成长。“无论从城市的规模扩大还是从城市文化的内涵更新来看,老城市与新活力并不矛盾。关键之处是发展,城市没有发展就无法处理好城市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促进关系。”梁凤莲认为,从广州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功经验来看,一是城市改造在保留城市传统肌理、历史面貌的基础上,通过充实新的内容、新的服务,焕发出新的活力、新的生命,例如北京路、永庆坊。二是城市的“容量”不断扩大。东进、南拓为广州带来了天河、海珠的国际都市文化、科技文化、工业文化,与越秀区、荔湾区的传统文化如同双子星座,交相辉映。

海珠让人耳目一新

珠江南北岸发展更协调、同步

作为一座未来的国际大都市,要建构一个独具广州特色的文化体系,使得新老广州人达成对广州文化历史、文化品格、文化精神的共识,梁凤莲认为,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广州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有特色分明的文化遗产,有传承千年的文化魅力。在尊重历史、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岭南文化,才能保证岭南文化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说到写海珠区专著的感受,梁凤莲提到“文化共同体”,她解释,文化共同体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共同的文化记忆,二是共同的文化生活,三是共同的文化精神及文化理念,也就是共同的精神意识与认同感、归属感。唯有认识才能理解,唯有理解才能热爱,建立我们城市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必须去深入认识每一个城区。

“其中当然离不开海珠,在回溯的过程中,我看到海珠区与广州市的文化轨迹的重叠交际,感受是奇妙的,有欣喜有惊叹,今天广州的精彩是千百年来亿万广州人合力的结晶,唯有珍视,才能传承。”

近些年的海珠区让梁凤莲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亚运之后,它的都市气息、国际氛围更加浓厚,珠江南岸、北岸的协调、同步更加一致。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区两级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海珠区新建的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广州塔、国际媒体港、广州文化馆等等,提升了海珠区的文化辐射力、吸引力。二是擦亮了传统文化品牌,海珠区作为岭南画派的发祥地,保留有珍贵的十香园,这是海珠区一直重点打造的精品文化。三是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琶醍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此外,还有太古仓、珠影、TIT等,其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新亮点、新面貌让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广州“南拓”挑战

“去读懂海珠,还是要从昨天出发”

广州城市发展的“南拓”,把挑战放在了海珠区的肩上,包括经济、市政、民生等等,从文化角度来讲,梁凤莲觉得珠江文化的建设是海珠区面临最大的挑战。广州是山水城市,珠江是母亲河,具体到哪个城区来续写珠江文化的大文章?梁凤莲觉得,非海珠区莫属。珠江承载了厚重历史,需要去梳理总结归纳提升。

展望未来,珠江在广州城市文化中的角色将发生什么变化?“广州的中轴线一直以来都是南北纵向、东西对称,东西对称是因为南北发展不均衡,现在,时代快要进入到21世纪中期,海珠区的发展正在加速度,南北两岸对称的局面正在浮出水面,珠江未来或许就是我们城市的文化中轴线。”

“去读懂海珠,还是要从昨天出发。我们去回顾广州城市文化的起源,有三个区发挥了底色作用,分别是越秀、荔湾和海珠,海珠区是广州城市文化大厦的支柱之一,过往千百年,正是因为越秀、荔湾和海珠持续贡献了精彩,才有今天广州文化的多彩。”

除了对于历史地位的自信,梁凤莲提及还要有对于历史发展的自信。海珠文化的起点是最淳朴、最优美、最丰饶的田园山水之美。到了20世纪50年代,沙园、工业大道成为撑起广州半边天的工业王国,工厂数量众多,名牌产品众多,海珠区成为广州的工业强区。到了今天,我们来看海珠区的琶洲,看海珠湿地,看“一区一谷一圈”,海珠区从一个田园牧歌式的水乡,经历了工业化重镇,一跃成为数字经济的领航者。

采写|南都·琶洲π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罗靖瑜

摄影|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