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梦里故乡
【梦里故乡】许忠学的乡情散文:故乡的夏雨

2022-05-07 来源:腾讯文化

乡情散文:故乡的夏雨

文:许忠学

夜深人静,天上的阴云越来越浓重,不一会儿,雨便淅淅沥沥地下来了。

这是立夏后的第一场雨。雨水顺着瓦沟淌落到院子里,流淌到太阳灶的镜片上,响声随着雨势,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朦胧中陡生出一种静谧、和谐、惆怅、悠远的美妙情趣来。

我从此便毫无睡意,心潮波涌,思绪万千。村庄的格外寂静,显得夜雨的动静越来越大。阵阵雨声,唤起我心中隐隐约约的悲凉、惆怅和荡气回肠!近年来,故乡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土地山野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加上村民们大多数都到城里去打工,大量的田地垦荒,客观上让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植被也越来越好,山丘和沟沟壑壑全都被次森林包裹了,家家户户的院子里,蒿草比人高,野生动物也多起来了,雨水也越来越充沛,大自然形成了良性循环,出现了现在“见云就是雨”的良性状态。

回想起童年时代,村民们把树木砍光了,就连蒿草根就挖了去烧炕,山丘沟壑全都裸露在外,像秃子的头似的,雨水也很少。每当学校暑假来临,我的忧愁就挥之不去。父母亲要我们孩子们每天去山沟沟里去拔蒿草,晒干后垒起来,等到冬天烧土炕取暖。但是,山坡上田垅上牛能吃的草和蒿草都被大人们割光拔光了,哪里有我们孩子的份?每次出门前就开始愁肠了。只要天晴,天天如此,忧愁便无穷无尽。只有下雨天才能给我带来一丝丝的快乐!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见雨,丰收在望,夏雨象征着好收成和好光景。村民们把“立夏落雨"当作守望一年收成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标志;而那些文人骚客们便由自已的心情对雨水做出好坏优劣的判定来;也许古时候的雨和现在的雨决无二致,只是文人的心境不同而对雨水的描写不尽一样,譬如,宋朝诗人翁卷就挥笔,写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诗句,把夏雨的美丽,描写的唯妙唯肖,入木三分。再譬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杜甫高兴放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景由心生,景由情生,同样的事物所不同的是其感受因人因时因境而异罢了。

回想起少年时,最恼火又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天上学。即便是武装得再严实,衣服难免要被雨淋湿,全靠自己的体温去暖干;最艰难的是,农村里的孩子们根本没有雨鞋穿,都穿的是母亲缝制的布底鞋和麻鞋,大雨一来,就都把鞋挎到脖子上,光脚丫行走回家。那时,半夜里朦朦胧胧听见嘀嗒嘀嗒的雨滴声,心里就有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苦涩的无奈!

高中毕业后回乡劳动,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老天爷时时能下一场大雨。由于一直上学,身体还不适应超强度的集体劳动,虚弱的身体抵御不了连续不断的劳累,心里就只能祈盼着苍天有眼,快下一场大雨,就能立即停止这无休无止的劳动,让身体得到歇息。那时,只要是大雨降临,心里便会产生无名的兴奋和由衷的喜悦!

长大后参加了工作,阅读了许多书,经历了许多事,对生活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渐渐地竟喜欢起雨来。下雨的时候,既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去静静地欣赏雨,任凭雨洗去尘世的浮躁,给心灵送去一片清凉的慰籍,甚至也可以不加边幅,即兴跑进雨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享受雨的纯真和清凉,没有利害的衡量,没有礼俗的约束,体检“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的美妙诗境。

夏雨还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布谷鸟还在不知疲倦地吼叫。但是,夏雨和布谷鸟根本不知道,今天的村庄已物是人非。农田和农舍都被蒿草占领了,夏雨再金贵,也带不来五谷丰登,布谷鸟就是啼出血来,也没有人下地耕耘劳作了。

今夜,我坐在故乡的土炕上,聆听着窗外的夏雨,在昏暗的灯下,用手指梳理着我初白的头发,忽然想起了一些还没能实现的话,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悲伤和愁肠。夏天的夜雨,使人烟稀少的故乡显得更加荒凉幽静,我思想着,没有乡亲们的乡村振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作者简介:许忠学,天水市秦州区人。曾任教师,教育专干,党委政府秘书,税务管理员等。现已退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