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梦里故乡
真正与“善”同行的人 不会去期待“回馈”

2020-08-13 来源:腾讯网文化

当我们的善意被“辜负”的时候,当我们好心帮忙却惹一身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抱怨两句:真是人善被人欺。

其实抱怨归抱怨,相信大家都没有否定“人当向善”这一观点的意思。

但是“人善被人欺”这句近乎“约定俗成”的话,有时候也会被有心人利用,作为自己自私的挡箭牌。于此,颜小二觉得有必要来议论一下,真的是人善被人欺吗?

为了让论证更有说服力,颜小二特地请来了孔子老人家和孟子老人家坐镇,期待以他们的经典理论,来展现“善”的真正模样。理解这些理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眼界、心境提高的一个过程,希望各位可以耐心看完。

1、真正与“善”同行的人,不会去期待“回馈”

我们知道,在儒家诸位思想家中,孟子是明确提出“性善论”的,他指明人生来就有“良知良能”,人的“善”是天生的。孟子指出,当人看到陌生孩童落入井中,会心生怜悯,这是人良知良能在发挥作用。

而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就在于人拥有良知良能,也就是所谓的善端。所以在后天生活中,人应当时刻反省勉励自己,避免后世的物欲让自己的善端被蒙蔽,继而缩小自己与“野兽”的距离。啥叫缩小自己与“野兽”的距离?孟子这里怼人还是很不客气的,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孟子指明善是没有“功利性目的”的,是先天就有的,更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以,真正与“善”同行的人,他们对旁人的帮助,往往是自然而然的,不会去期待所谓回馈。

2、“善”是有原则的:即便我们对别人好,也要有原则

同时,古人所强调的“善”,不是无原则去帮助人,抑或者是两边不得罪的那种那老好人。早在几千年前,儒家大先贤孔子就非常愤怒地指出“乡愿,德之贼也”。

什么是“乡愿”?就是两边谁都不得罪,在哪儿都是好好先生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没有立场,无法坚守大是大非的原则。于此,对于“是”的一方,他是好好先生,对于“非”的那一方,他也是好好先生。这样行吗?这种“和稀泥”是最要不得的。

和稀泥的人多了,人身上表现出的是期待“美”的热爱,还是“利己排他”的偏见,就未可知了。

有时候,偏见和热爱本该泾渭分明,而让二者模糊了界限的,大抵便是这种“乡愿”了。有些东西,不可僵化固守,但是有些原则,必须泾渭分明。

所以面对乡愿,孔子深知其“颠倒是非黑白”的危害性,于是便大骂其为“德之贼”。

于此,我们也能知道,一个与“善”同行的人,他一定是有原则的,在大是大非面前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3、那么人善被人欺吗?功利心在作怪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首先,真正与“善”同行的人,是不会期待“回馈”的。那么无“回馈”的期待,便无善意被“辜负”一说。

所谓“欺”,在善意上是不成立的。

只能说强弱关系对比之下,好说话或者说性格软弱的人,容易被心地不好的而欺负,这是比较现实的一种问题。

其次,我们从上面的叙述也能知道,“善”并不是无条件的,也是有其原则的。

大是大非面前,真正的“善人”,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会是非不分去帮不该帮的“糊涂忙”。既然一开始就不会去帮“糊涂忙”,何来后面的人善被人欺?

所以真的是人善被人欺吗?这背后其实更多是自己“善意”被辜负的“功利心”在作怪。真正的善人,一开始就没有所谓“回馈期待”,更不会去帮“糊涂忙”,所以,真正与“善”同行的人,不会被因善被人欺。

人与人之间的欺负与被欺负关系,往往建立在强弱关系对比之下,这于“善”有何甘?“善”并不弱小,相反很“强大”。

如果一定时期内社会中的“善”很弱小,这之中一定有什么不正常,各位觉得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