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春秋时期的国际峰会一般是如何运转的

2022-11-12 来源:腾讯文化

在中国,会盟主要是指古代诸侯之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传说时代,还没有产生诸侯国、更没有国家的概念,会盟这种形式是极少发生的。夏商周三代,诸侯兴起,国家的概念产生,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常常会产生一些会盟。最典型的是“八百诸侯会孟津”,不久武王灭商,西周建立,殷商亡国。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生活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左传》中记载的诸侯国之间的盟誓就有近二百次,其中与晋国有关的盟誓多达五十余次之多,史书没有记载的私家盟誓更是数不胜数。盟誓的频繁与普遍,反映了春秋形势的动荡与不安,“世道交丧,盟诅(zǔ)滋彰”。

这一时期,有一个影响深远的会盟,遗留了很多会盟文物,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批古人手书真迹,它就是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盟书使用的是东周时代晋国的文字。

一、盟誓的社会背景

平王东迁后,周王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相继登上历史的舞台。近三百年的纷争组合,打碎了分封制时代诸侯国的封闭窒息,铁器出现、商业活跃、井田制动摇、天子权威削弱、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于是,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新制度在萌芽,新文化在孕育,平民迎来一次全面的解放,社会阶层急剧变化。

用历史主义的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总体上大转型的时代。

一些较小的诸侯国为了抵御大国侵略,常常联合作战,而一些较大的国家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胁迫其他小国加入自己的阵线,组织会盟。虽然各国面临存亡危机,经常会盟,但由于国家利益驱使,背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侯马盟书的盟主是谁

春秋晚期,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盟誓活动,侯马盟书就是这一时期会盟的典型代表。

公元前497年,由于赵鞅宗族内部矛盾引发的晋国为时八年的兼并战争,参战方不仅有晋国的六卿,还有东方的齐国、鲁国、卫国、郑国、周、鲜虞等六国,战争的复杂和激烈,在春秋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赵鞅为了在纷繁复杂的斗争中取胜,采取了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盟誓活动,有效地壮大了自己,使赵氏一次次转危为安,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赵鞅

这里的赵鞅,别名赵简子、志父、赵孟,是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赵国基业的开创者,《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就是赵鞅。他在晋国执政长达十七年之久,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kuī)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并平定了王子朝之乱。赵鞅与他的儿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三、侯马盟书的主要内容

侯马盟书所记载的盟誓,主要是公元前496年“智伯从赵孟盟”以后赵鞅所进行的一系列盟誓,誓辞是以天命为中心展开的,学术界称为“侯马盟书”。

盟誓遗址位于侯马晋国遗址的东南部,面积约3800平方米,共发现400多个坎(埋牲的土坑),大坎埋牛、马、羊,小坎埋羊或盟书。书写盟书的玉石片,最大的长32厘米,宽近4厘米,小的长18厘米,宽不到2厘米。可辨识文字的盟书有656件,多达200余字,少则10余字。

从有关文献记载及侯马盟誓遗址的发掘,了解到盟誓的程序。每次举行盟誓前,都要先挖好小坑,“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书成乃歃血读书”。上述仪式结束后,把盟书和牺牲埋入坑中,其作用是“杀牲歃(shà)血,告誓神明,若有违背,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有5000多片,文字属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官方文字,是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公元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反映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因参加盟誓的人把盟辞写在石简、玉圭或者玉玦上,所以盟书也称载书。

以赵氏为代表的政治集团,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分化、镇压敌对力量,进行了一系列的盟誓活动,这就是侯马盟书的核心内容。在暴力高压下,与盟人胆战心惊,向神明起誓,对赵鞅表示忠心。实际上,不管赵鞅及其同党如何反复举盟,信誓旦旦,只要面临利害权衡事件,他们就会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出现背信弃义、反目成仇的结果。这种会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侯马晋国遗址

根据盟书记载,其内容可分为五类:

(1)宗盟类,盟辞强调“事宗祀”和“守清庙”,要求每个与盟人都要诚心效忠盟主,以此巩固赵氏宗族内部的团结。

(2)委质类,是赵孟为分化敌对势力吸收同宗之外的人参加盟约的辞文。与盟人表示把自己“质”于主盟人,辞文中都有“自质于君所”,并且断绝与旧主君的关系。

(3)纳室类,内容为禁止纳室,就是与盟人在盟誓后不再扩充奴隶、土地、财产等,同时也反对和声讨族中其他人的纳室行为。有人认为这可能属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对扩充奴隶的一种限制措施。

(4)诅咒类,只出土13件,字迹比较模糊,是对某些罪行加以谴责的诅咒文。

(5)卜筮(shì)类,不属于正式盟书,而是举行盟誓祭祀“卜牲”时使用龟甲和筮(shì)卜文辞的记载。这类盟书的出土数量也很少。

侯马盟书以丰富的实物资料,同历史文献相印证,展现了晋国晚期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也反映了赵鞅奋斗的艰难历程,折射出“礼崩乐坏”的历史大趋势。

四、会盟目的是否实现

侯马盟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元前497年爆发的兼并战争。这场兼并战争在整个春秋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它持续时间特别久、规模非常大、参战方特别多、斗争异常激烈。

赵鞅为了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取胜,采取了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盟誓,有效地争取、巩固和强化了自己的阵营,使赵氏一次次转危为安,反败为胜。这场斗争,是晋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对赵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1)这场战争结束了晋国六卿专政的局面,六卿变四卿,为日后的三家分晋迈出了第一步。

(2)战争的结果显示:晋国名存实亡,已无力进行争霸战争。

(3)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卿在晋国称霸,四卿权力的集中,更容易导致四卿矛盾的激化,终因智氏与赵氏的矛盾,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

(4)战争结束后,赵鞅取得邯郸的所有权,实现了东进中原的首要目标,表明了赵氏向华北平原进军的趋向,为赵国最终定都邯郸奠定了历史基础。

春秋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动荡时期,整个社会礼崩乐坏、道德滑坡。正是由于道德的沦丧,出现了大量背信弃义的言行,能约束结盟人言行的盟誓活动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但是,这种道德观念上的沦落裂变,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反映。以侯马盟书为代表的盟誓活动,就是这个时代剧烈变革的产物。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