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李白:两句话 说清生与死 三首诗 写透世间情

2022-06-10 来源:腾讯文化

公元725年,26岁的李白“仗剑去国”,离开了蜀地。

从此,他动荡的一生也拉开了序幕。

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要读李白的诗,意义何在?

李白的一生很矛盾,一边不惜牺牲自尊来求官,一边又恣意洒脱墨诗篇。

他有很多、很多朋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上到天子、公主,下到商贩布衣,他跟谁都能处。

而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对谁都友善,实际上就是把谁都不放在心上。

这其中包括他几任妻子和孩子,远没有他心中的理想和抱负重要。

在梁宋之地,诗仙和诗圣的对话,成了千古绝唱,可是东鲁一别之后,李白的诗篇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杜甫的名字。

 

与孟浩然在江夏一别,孟浩然也从他的人生里消失了,再未提及。

这就是许多人,只认诗篇不认人的原因(对李白的个人评价不是很高)。

但反过来想,李白的一生,为何总是行色匆匆?

自出蜀以后,他在一个地方,从未住过两年以上。

原因很简单,他想做自己生活的主角,李白是推崇道家思想的,744年李白与杜甫第二次分别之后,第一站就是登紫极宫,请高天师授道箓,正式入了道家法门。

而杜甫、孟浩然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熏陶,讲中庸之道,仁义礼智忠信悌孝是每个儒子的毕生追求。

道家讲得却是无为而治,崇尚自由,所以李白在最落魄的时候,亦充满了豪情,悲壮而又热烈。他的伤感不叫人压抑。

 

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信仰有关,反过来也是一样,相形之下,道家更注重探寻生命的真相,即存在的意义。

苏格拉底有著名的三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实际上,李白也一直受这三个问题困扰。刚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安顿下来时,李白曾与亲人有过一次聚会,并为家人的诗作了序,题为《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其中两句是: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而人是光阴的过客,生与死的区别,就像梦与醒”

此时,李白才刚入而立之年,可见对生命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而这种思想带来的结果是,他要去追寻自我。

借李白诗序中这两句话,我们来探讨一下生死的真相,然后也就读懂了李白。

 

首先,人虽然有七情六欲,但人在这个世界,永远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某个人死了,对他自己而言,就是整个世界的寂灭。

用一个例子来比喻,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三国》街机游戏,如果你投币后,选的人物是关羽,那么张飞或赵云则是虚拟(辅助)角色,他们在游戏中死了,完全不影响你,你可以继续闯关,可是如果你死了,你的游戏就彻底结束了。

换句话说,你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你身边的所有人,都只是角色设定,这其中包括你最亲最爱的人。

儒家思想是不会认同这个理念,但是道家在求仙,他们渴望自己飞升,有朝一日俯瞰红尘,不惹尘埃。

所以李白始终在追求,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角,而不是成为别人的角色设定。

 

实际上,人生的意义也是在这里,许许多多的人,一生都在为子女奉献,然后期望着将来自己能被赡养。

王志文在《天道》里,阐述过“孝道”的思想理念,他说如果父母生下孩子就是“养儿防老”,那么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然债权人,孩子的一生都是用来还债的。这样的“孝”不是“孝”,是交易,是不等量的互换。

孝敬父母应该是骨子里的东西,天经地义。

所以,责任是责任,把孩子教育成人,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但是为了子女牺牲自己的幸福,大可不必。每个孩子都讨厌被道德绑架。

而李白在这方面是比较通透的,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是他获翰林待诏后,辞别平阳、伯禽入京时所作,为了孩子,李白娶过一个相对富有的“悍妇”,后来离婚了,之后再娶再生,平阳、伯禽也有了稳定的生活。

 

实际上,他也做到了一个父亲该做的事,并无太多愧疚,剩下的路是他自己的,没有裹挟子女,也没有被家庭裹挟。

人这一生活三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

李白虽然和朋友之间相对寡淡,比如临别前赠杜甫的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杜甫离开之后,李白生病,又在东鲁写了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提及杜甫。

按儒家思想来说,杜甫后期给李白写了那么多诗,李白都没有回应,略显不够有人情味。

可是,你写诗给我,我就必须要回赠的友情,真的是纯粹的友情吗?相反,李白“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两句,才是君子之交的真实写照。

否则,朋友也成了人情的债权人。

 

关于爱情,李白有过,虽然两任妻子都是前宰相的孙女,让看客觉得那是为了前途,若是按照这种理论,那么爱情必须得门当户对,否则其中一个人就是另一个人的爱情债权人。

李白在《长相思》中写: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可见李白并非忘情负义之人,他只是有更高远的追求,而这种信仰逼迫他无法只是花前月下、儿女情长。

同时结合李白的人生价值观(道家思想),他更喜欢潇洒自如的生活,无为而治,跳出一切规则之外。

所以,李白是诗仙,其他人只是诗人。

更加悲哀的是,有太多人,一辈子都是别人的角色设定,从未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