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李白的诗一定是好诗?《独坐敬亭山》写孤独 一般而已

2022-04-24 来源:腾讯文化

笔者小时候读到《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读了好几遍才记住这首诗。当时老师说这首诗是李白写的,全诗写李白的孤独,把李白孤寂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就纳闷了,这首诗怎么就把孤独写得淋漓尽致呢?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孤独呢?无非就是诗题的“独”字。可能还有人会说,这一个“独”字,不仅写出了当下环境的空寂,还暗示出李白是独自一人来的敬亭山,没有同伴,从而传达出他内心的孤独。

如果自己一个人去敬亭山那就是孤独,那人生孤独的事太多了。

可能有人会争辩说,你看,李白说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整首诗中没有写到任何一个人呢,全部都是在写景。

看看李白都写了哪些景?山上的鸟飞向远方了、一个“尽”字说明一只鸟也没有留下,连云也飘走了,飘远了,不愿意留下来陪诗人呢。这不就写出了鸟和云对诗人的厌弃吗?这不就是孤独感了吗?

还有,你再看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现在留下来的只有那孤零零的一座敬亭山而已,诗人凝视着眼前那苍翠俊秀的敬亭山、而敏亭山好像也在深情地对诗人回眸。以山喻人,不管是敬亭山还是诗人,此刻“同是天涯沦落人”,不都得孤独的吗?

 

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解读,都觉得很好笑。同样写孤独,同样以环境烘托人的孤独,看看柳宗元的《江雪》,那种千山万仞,人鸟绝迹,大雪纷飞,独钓寒江的景象,那才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满满的人生孤独感!

笔者读李白的诗,最欣赏的是他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以及谐趣的夸张手法,比如他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些诗句读来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而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呢?全诗就是白描的手法,对环境的烘托也就一般般,浅尝即止。没有比喻,夸张,也无法想象,其实就是一首简单的五言小诗而已,真的没有别人吹嘘的那么厉害。

 

其实,读诗应该立足于诗歌本身去赏析,而不是去看诗人的名气。诚然,李白是唐朝诗歌的顶峰,“诗仙”的称号也不是吹的,但难道就因为李白是诗仙,他写的所有诗歌都一定是好事吗?如果诗词赏析,不是从诗歌本身去发掘用字遣词的特色,不是从文本去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而是从诗人的角度去看,著名诗人写的诗,天然就镀上了一层金粉,那就本末倒置了!

谈文人墨客,聊历史故事,品书法诗词,这里是@月然的文史笔记,欢迎关注!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