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这个几首诗词都是人生必经之途 都需要用心拥抱

2021-12-14 来源:腾讯网

759年,59岁的李白沦为帝王之争的牺牲品,被长流夜郎,期间写了很多诗歌,让我感触很深的是这样两首。

第一首: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絶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流配途中,并不影响李白登山感怀的兴致。只是,这毕竟不是自由开心时刻的游山玩水肆溢抒发豪情壮志,所以苦闷彷徨的心绪难免流露在字里行间。

这首诗,最让我感触的是最后一句。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高处不胜寒,此刻的寒意更多的是李白内心的凄凉阴冷,暮色笼罩,月色都是清凉的,猿猴的叫声也显得越发凄厉。赶紧下山,再听几声猿啼,恐怕自己也忍不住落泪吧。

59岁,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在,年轻时候的精力体能也早已不在,登山临水已经离不开竹杖的支撑。即便努力做出“挥斥方遒”的动作,也免不了一番心有余而力不济的悲叹。

李白知道,于他而言,孤独才是终途。

不忍听,还孤舟,等待他的只是那条载他前往流放地的小船,一个人,满腔孤愤,面向孤舟而去,此情此境,寒意四起。

李白写这首诗323年之后,几乎同样的处境和心绪下,一个人也写了一首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的,写诗的人叫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这样记载写这首诗的背景: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在苏轼的诗句中,也写到了“竹杖”,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是怎样一种胸怀和气魄!

谁的人生没有淋过几场突如其来的雨呢?怎样对待这场雨,简单清晰的体现了一个人面对人生的态度与勇气,躲,无处可躲,迎,才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与洒脱。

我不是借此证明李白不达观不洒脱,只是意在说明任何人在人生的风雨中都有沉重、孤独、焦虑,甚至颓废的那一刻。

李白也是如此。

这首诗之后不久,李白又写了一首诗,当仁不让的千古绝唱。

这就是我要感慨的第二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刻正是早春三月,突然听到朝廷大赦天下的消息,而自己也刚好在赦免范畴之内,怎么能不开心不雀跃?

心情一好,满天彩云飘,之前不忍听的猿啼业已如闻天籁,之前的孤舟早已化身轻舟……心轻了,一切都是轻快的。

此时此刻李白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远比323年后苏轼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更轻。诗句里喷薄而出的快意舒畅之情,让读者的心也瞬间轻快起来。

这就是心境与文字的力量。

我冒昧的猜想一下,在苏轼写下那首同样流传千古的《定风波》之时,他也许先默默吟诵了几遍李白这首至少流传了300多年的《早发白帝城》吧?

不论时光如何变幻,不论人类如何演化,这份属于每一个人的情感,终归还是相通的。

乌云散尽,阳光普照,日出日落,转眼千年。

把我们短暂的一生安置在这个千年的尺度上,这一生也是无可辩驳亦无可奈何的短。遥想当年的李白和苏轼,他们却可以以文字和传说的方式依然活在此时此刻的人们心里,这足够伟大,也足够传奇了。

李白和苏轼的诗歌让我明白:

不论沉舟侧畔,还是轻舟浅唱,都是人生必经之途必经之境,各有美好,都需要用心拥抱。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