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 寓情于景 自然里感悟人生

2021-11-17 来源:腾讯网

生命里总是充满了许多无奈之举,某些时候某些问题常常让人身不由己。生而为人,苦海无边;身在此处,心往彼岸;而彼岸,往往如此遥不可及,徒然令人身心俱疲。长途跋涉,驻足风景,自然如意,天心月圆。

《番城晚眺》

【宋】艾性夫

独眺秋愈远,孤城日渐曛。

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

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

未应陵谷变,不得问番君。

这首《番城晚眺》,作者是南宋末期诗人艾性夫,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至于是否入仕,史料记载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著有诗集《孤山晚稿》,原本已佚。

首联“独眺秋愈远,孤城日渐曛”,诗人即时点题,吻合“晚眺”之诸般景象。独自一个人站立在这里,极目远眺,秋高气爽,天净地阔,视线所及之处,显得格外遥远而又空旷;一座城池孤独地矗立在边远之地区,夕阳西下,天色逐渐黯淡,空留寂寞而厚实身影,模糊了一抹凄凉之意。

开篇一个“独”字,尽显全诗韵味,并非愉悦的,爽朗的;接续一个“孤”字,则放大了寂寥的意味,充斥了整个空间。更加令人感觉莫名沉重的,所处时辰恰逢日薄西山,夜幕低垂,情绪悸动,而季节亦是秋去冬将来,丰腴渐远,枯寂渐近。多层画面布置,多重情愫积累,使人沉陷入黯然失色的感情世界之内,难以自拔。

颔联“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写远景,眺望之景象。楚泽,古楚有云梦等七泽,故以此泛指楚地。刘长卿《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龙骧校猎邵陵东,野火初烧楚泽空。”地势平坦,可以看到远远浮现的楚地湖泽;天空辽阔,可以看见朵朵飘动的吴地云彩。

“地平”与“天阔”实际上是可以目视为连续性地描写,如此皆是为了突出前面所“眺”之物象。事实上,这里无论是“楚泽”,还是“吴云”,其所写并非当下诗人“独眺”的真正的实物,可以理解为想象之中的两地之景观,它们的出现只是给予现实中的寻常“湖泽”和云霞以厚重的历史层次感。

颈联“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写近处,静观之影像。暮色深沉,夜风突兀地消失不见,难得一片宁静之象,只有归来的渔船上,偶尔传来响亮的歌子,道出收获的喜悦;木浆推动了光影,水波潋滟,飞过的雁群扔下几声鸣叫,越飞越远,徒然惹人生出几分惆怅。

上联诗人极尽手笔,写远景,有上有下,场面壮阔而又宏大;而此联则与之相反,写近处所见,从辽远之地荡收了回来。写风之静寂里响彻着人声的欢快之情,写波之摇晃中迁移雁群的分别之苦,在一喜一悲之间,有合有分,有忧有虑,于细微处见匠心,前后对比鲜明,置身其间,情感愈显凝重。

尾联“未应陵谷变,不得问番君”,陵谷,丘陵和山谷,语出《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郑玄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比喻世事巨变,上下移位。后来,人就多拿“陵谷”来比喻君臣高下易位。

此处的番君,据《汉书 吴芮传》:“吴芮,秦时番阳令也,甚得江湖民心,号曰番君。”吴芮在秦朝末年率众起义,由于后来得到项羽和刘邦的赏识,连续被封王。此处,诗人连续应用典故,以此来抒发自身抱负难以伸展,志向只能没落,以及隐藏在内心深处里的愤慨之意。毕竟,命运无常,彼之香蜜,我之砒霜。

诗人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晚眺”,从不同的视线角度落笔,有远景之“地平”与“天阔”,有近观之“风静”与“波摇”;上下分明,错落有致,细腻而精心地描绘出幅幅精妙的画图,从而以此凸现着内心深处难以言明的“独”与“孤”。

诸多笔触之下的景象,其实质总是围绕着诗人衷情而叙写,置自身之微妙于自然之博大环境之中,不管是“浮”“见”之“地平”与“天阔”,抑或是“合”“分”之“渔歌”与“雁影”,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都皆用来呈现着诗人难以排遣的内在情愫。虽无一字明文,却处处萦绕感性,极其富于情致,惹人鉴赏,再三品味。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