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原创】读秋: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作者:穆选选 · 2015-10-27 来源:凯风新疆

  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春女思 秋士悲”的历史传统。秋风乍起,万木凋零,举目遥望,无尽萧瑟,草木的枯荣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苦短,南归的大雁容易牵起思乡的愁绪。于是,在反映秋的古诗文中,大多是举首望月的孤独、登高赋诗的叹息,“关河冷落,残照当搂”的西风紧,“执手相看泪眼”的伤别离。  

  有位诗人曾说过:“南疆的时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就如同一瞬。”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并不理解它的含义,随着时间的变迁,在不断的阅读中我似乎懂得了南疆秋天的与众不同。南疆的秋天脚步匆匆又悄无声息,当人们还在想着如何继续应对夏的酷暑时,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秋天来了,推开窗户,就能闻到浓浓的秋味,而改变这一切的,可能就是一阵风、一片雨,或者一片逐渐发黄的树叶。  

  跟着南疆之秋的脚步,我们不得不去一睹胡杨林的风采,胡杨林,如同一道道丝路坐标,连接着南疆的过去和未来。沧桑健硕的树干,曲屈盘旋的虬枝,表现出了对于外在环境的永不服输和百折不挠,满树的金黄在阳光下显的那么热烈,那么夺目,偶尔下落的树叶,如同任意翻飞的彩蝶,美丽的舞蹈中将自己的身姿降低至大地的胸膛,这一切,不是生命终结,而更像是对生命的一种集中绽放,看不到丝毫伤感,有的只是希望。  

  南疆的秋风几乎在一夜间,吹白了万顷棉田,忙碌的身影奔走在田间地头,在汗水与笑声里,用双手编织着一家人幸福的梦想。拖拉机拉着一车车棉花疾走在公路上,像一片片流动的白云;香梨树下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树上活跃着摘香梨的身影,树下的人将一颗颗香梨小心翼翼的包好装箱,有客人来到梨园,在树枝上摘一颗最动人的香梨,咬一口,馨香直达心底。  

  南疆的金秋,正是各类瓜果争相上市的时候,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馨香醉人的果香,库尔勒的香梨、吐鲁番的葡萄、阿克苏的苹果、喀什的石榴、和田的大枣,总有一样让你欲罢不能,在气势恢宏的水果盛宴中感受南疆之秋的热烈与陶醉,在丰收的喜悦和醉人的秋风里,所有的离愁别绪都将如“晴空一鹤排云上”,消散在无边的旷远之中。这时候,择一晴日,约上三两好友,去戈壁滩享受一顿红柳棍子烤肉,对于南疆之秋的记忆也便定格在这欢声笑语里了。  

  记得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一文中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做了形象的比较: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那相之于北国的秋,南疆的秋味显得别具一格,更加浓烈醇永,就如水墨丹青之与西洋油画,《二泉映月》之与《冬不拉之夜》,卢沟晓月之于长河落日,香山红叶之于喀什葛尔胡杨。 站在南疆之秋的天空下,悉数夏秋交替的点滴过往,独自品读着南疆之秋的悠远与醇厚,浓烈与清爽,看风吹木叶,不时撷取三两声金秋鸟语,望两行秋雁,独自坚守内心深处的一枕清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墨 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