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用文化产品彰显 “存在感”更重要

作者:黄启哲 · 2015-05-07 来源:文汇网

  纽约时间5月4日晚,一年一度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举行。此次活动打出“中国:镜花水月”的主题,让更多“中国面孔”有了露脸机会。赵薇、李冰冰、范冰冰等明星均为首次亮相。一时间,红毯成为女明星“争奇斗艳”的竞技场。

  一张国内女明星的合照在社交媒体刷屏,大牌集结一堂已属难得,能在一个镜头中出现更是引发了许多话题,“谁最美”“谁最时尚”被很多人热议。这张照片出自一年一度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虽然是慈善舞会,却堪称时尚界奥斯卡,此次更是打出主题“中国:镜花水月”,要求所有嘉宾都要穿着符合中国风情的礼服入场。这似乎也让更多“中国面孔”有了露脸的机会,除了超模刘雯和演员章子怡是慈善舞会的常客,巩俐、周迅、刘嘉玲、赵薇、李冰冰、范冰冰、高圆圆、汤唯等中国明星均第一次参加。一时间,红毯成为女明星“争奇斗艳”的竞技场。

  红毯秀——这个从电影节、慈善晚宴等娱乐活动中延伸出的“节目”,近年来有逐渐压过活动本身,成为明星、观众和品牌赞助商最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出位的造型、精致的妆容,不仅能够赢得品牌厂商的赞助,也能为自己增加曝光率,成功制造话题。

  学会用世界通行的市场套路抢眼球,评论应该为红毯秀上的中国明星和背后团队点个赞。注意力经济时代,中国明星应该学会作秀。造型越来越养眼,赞助品牌越来越高端,通过红毯秀进入国际视野,赢得在影视大片和世界媒体露脸的机会,是中国影视娱乐和时尚行业成熟的标志。

  不过,红毯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只会作秀远远不够。作为演员,这些“中国面孔”在大片中的表现,远不如红毯秀来得强势,甚至有评论认为,“中国面孔”在大片中不过只是一个符号式的存在。他们有的只在探路中国市场的“特供版”里惊鸿一瞥,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在其他地区的版本里;有的不过是制片方为了加入“东方话题”的“佐料”,身上的东方符号杂糅了太多猎奇的想象;哪怕成了“主角”,有不少也没有存在感,因为这些角色无论从思维方式到言谈举止,都模糊了其文化底色。究其原因,这些大片很少有角色是为“中国面孔”量身打造,而结合文化背景与人物个性,成为故事主线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更是罕见。还有一些“中国面孔”甚至没有作品,只是在各大电影节上“蹭红毯”,霸占红毯时间,甚至被质疑是否受到邀请。

  撕掉被贴上的标签,让中国元素在海外拥有更多底气和话语权,靠光鲜亮丽的造型,或赞助商的努力助推还远远不够,其身后中国影视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支撑。华丽的娱乐盛宴过后,还是要回到文化产业和电影工业的范畴,让“中国面孔”不再只是“点缀”,而是成为作品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

  除了挤上红毯的“勇气”,更应有参与市场PK,瞄准海外主流市场的“野心”,以及广阔的视野和文化“底气”。拿出作品,参与时尚产品和影视文化的竞争,才能让红毯上的中国明星更有“存在感”。

    更多精彩:皇帝的礼物——黄马褂与勋章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