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光阴变换 戏台依旧(组图)

作者:煌煊 · 2014-10-21 来源:凯风上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故人改。

  上海曾经有很多座会馆,但现在遗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保存完好构建精致的,更是凤毛菱角。在南浦大桥桥堍,有一座三山会馆,单看门面就叫人驻足,红色清水砖面的围墙内,雕刻着怎样风云变幻的历史?推开棕色的雕花大门,便能一探究竟。

  时间带走曾经的琴瑟和鸣

  为何叫“三山会馆”?这是有来历的。1909年,福建水果商人建造了三山会馆,因福州城内有东南于山、西南乌石山、北面越王山而得名。当时的会馆用于同乡聚会,祭拜先祖之类等活动,因此人气非常旺盛。

  穿过牌楼的拱形大门,内里的院落原来极其开阔。上海仍有这样一处隐秘之所,叫人有点小小意外。会馆常常令人联想至如今的“会所”,但前者离奢华富丽相去甚远,庭院宽敞大气,建筑结构呈现对称之美,同样以财富堆砌而成,设计和诚意之心却散落于细节各处,整体更是成为一座完整的艺术样式。两边墙基垒起的大形方石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古朴清雅,可惜的是与之相呼应的山墙栏杆、石雕均已遭损毁,后替换以绿白相间的水泥装饰,时间渐渐带走了曾经的琴瑟和鸣。

   当然大多数人到这里游玩参观,并不会留意小处的细节,因为一上来就会被会馆的气势所压倒。大殿恢弘雄伟,古戏台两边亦建有观楼,八角亭戏台亦叫“打唱台”,正中间的“异曲同工”匾额,历经岁月洗礼仍饱含韵味,毫不褪色。当年戏台上演绎过怎样的剧目,台下的观众又投以怎样热情的回报和响应,都无法一一重现,唯有飞翘的檐角和建筑线条所构成的天际线,仍是一幅难得的画面。 

  建筑的气质是务实稳重之需

  无论是在哪个历史时期,相比之浙商、徽商、晋商等,福建商人一向显得颇为低调,用俗语来说就是“静静地吃了三碗饭”,闷头发大财。从他们为上海这座城市留存下来的“三山会馆”来看,同样亦是气质稳重务实,尽量剔除一些华而不实的欣赏部分,保留实际所需之功用。例如戏台的全木质结构,四周设计有城门,台上演戏时能起到最佳的音响扩音效果。

   然而在历史上,三山会馆之所以闻名、并时过百年仍被人所记取,是因为一桩革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建筑的生命力,除开艺术样式的设计,本身所承载的人文和变革,以及惊心动魄的故事,才是其得以流传的根本。三山会馆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遗址,1926年10月、1927年2 月和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举行的武装起义,指挥部就设立于此。1927年3月23日,工人纠察队南市总部在三山会馆举行成立大会,周恩来专程前去探望。4月12日凌晨,几百名纠察队员在三山会馆汇合,凭靠高大的围墙,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数名纠察队员牺牲。现在,会馆门前仍立有白色的王若飞人物雕像,这位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面目隽秀,目光深邃,当时的硝烟弥漫,早已随时间烟消云散。游人中有小朋友一路蹦跳朝前,不管不顾,并不往周遭看,当下的时光已是新鲜的时光。 

  还记得小时候去会馆乘风凉吗?

  100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却又仿佛倏忽而过,很多东西留下了,很多东西亦逝去了。会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人,亦是上海作为“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山会馆在上海的城市变迁中同样走过了不为人知的脚步,作为本城唯一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晚清会馆建筑,它犹如心中装着无数故事的讲述者。

  走进大殿,天然就屏蔽了诸多杂音,只剩与内心对话的独处空间,彼时建筑对天花板的造型装饰尤为在意,大殿内的藻井呈圆锥形、顶上雕有莲花,落英缤纷,极富美感。四角刻有福寿图案,精致美观。会馆原建筑被覆围在深巷民居之中,四周都是居民区,高耸的现代住宅大楼将视线眼神至更远处,会馆曾经高耸的围墙亦显得矮小了,高高挂起的红色灯笼,一如既往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住在附近的,小时候常常会跟着大人到会馆乘风凉,参加居委会组织的活动,戏台上还有人唱戏表演,看得很扎劲。

  之后又建造起新馆,同样是红色清水砖墙的素雅设计,倒是与原先的古建筑融为一体,每年这里都会举行大型的主题收藏展览,城中爱好者云集,为会馆增添了几分新生趣。

分享到:
责任编辑: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