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曾国藩为何选择李鸿章做“替手”

作者:陈华荣 · 2014-07-05 来源:凯风网

  曾国藩是个很有头脑的政治人物,他事功活动中,十分注重“替手”的物色和培养。他在给九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者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教育可也。”

  曾国藩膀臂众多,如左宗棠、彭玉麟、曾国荃、杨岳斌、李翰章、郭嵩焘等。为何曾国藩偏偏相中自由散漫爱睡懒觉,爱讲虚夸大言以哗众取宠,自恃才高气盛,锋芒毕露的李鸿章呢?

  其实,曾国藩也知道李鸿章的毛病,正如他自己所说:“替手”满意者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教育可也。他是把李鸿章当作一块宝玉来精雕细琢,对李鸿章寄予厚望:“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一顿早饭治李鸿章“不诚”之病

  咸丰二年四月,太平军由广西杀进湖南。曾国藩出山正式做起湖南省的团练大臣。稍后一点,李鸿章也被征调回安徽办团练。湘军三河新败,需人孔急。此时,李鸿章入营襄助,曾国藩甚为高兴,将李鸿章留在幕府,做一个帮他起草奏稿、书牍的机要秘书。李鸿章非常谦虚,尊敬曾国藩为老师,他的才与学都是一流,工作干得很出色,深得曾国藩的赞赏。

  李鸿章虽然能干,但身上的毛病确实不少,自由散漫便是他的一个突出的毛病。湘军军营惯例是吃完早饭才天亮,指挥部的早饭虽不及军营的早,但也是天一放亮便开饭,比普通人家的早饭早得多。李鸿章习惯于读书到深夜,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床。初来湘军的他非常不习惯这顿早饭,常常是宁愿不吃也不早起。曾国藩却是很看重每天的早饭。他每早跟众幕僚一道吃早饭,既融洽了感情,又借此考勤。李的这种懒散作风,很让曾看不惯,他要将李整治一下。

  这一天的早晨,众幕僚都来齐了,又惟独缺李鸿章一人。曾国藩眉头一皱,打发亲兵去叫,李鸿章睡意正浓,极不耐烦地对亲兵说他不吃早饭了,亲兵转告曾国藩。曾国藩拉长着脸说,再去叫。李鸿章见亲兵又来了,便撒谎说生病了,不能起床。亲兵将李的话回复曾。曾很生气,用手拍着餐桌说,就是生病了也要来,今天人不到齐不开饭。李得知老师巳发火,只得披着衣服急忙赶到餐厅。李到后,大家才开始吃饭。平时吃饭时,曾和众幕僚有说有笑,这天早上,他一直一声不吭,闷头吃饭。幕僚们见头儿不说话,也不敢吭声。李处此状态下很是尴尬。曾吃完饭,站起身来,对李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巳。”说罢拂袖而去。

  这次整治对李鸿章的震动很大,除整了他的自由散漫的习气外,还敲了他“不诚”的缺点。从此以后,李收敛了许多。他对老师又敬又畏,从各方面更为虚心地向老师学习。李在为老师办事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大的历练,逐渐成熟起来。尤其是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曾国藩则对他大谈“挺”经,使李鸿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曾国藩的潜移默化。李鸿章自称:“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

  一个主意令曾国藩刮目相看

  有一桩大事的处理,让李鸿章帮了老师的大忙,同时,也使老师由此看出他过人的政治才干。

  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留下六弟恭王在京应付洋兵,自己携带一大群亲信和后妃逃往热河行宫。半途中,下了一道圣旨给曾国藩,命他速派鲍超一军北上救援。鲍超是湘军中一员猛将,他指挥的部队称为霆军。霆军的战斗力较强,曾国藩不想让它离开与太平军交手的战场,但圣命又不可违。曾召集幕僚们商讨这事。大多数幕僚主张服从命令派霆军北上勤王,也有少部分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军情紧急,不能发兵。惟独李鸿章一人提出了一新方案。

  他说,眼下的局势,即使霆军迅速北上,也无济于事,这道圣旨实在是未经深思熟虑的情急之言。洋人入都,并不在于要推翻朝廷,不过是索取钱财和放开限制而巳,最后的结局必定金帛议和,无伤大局,我们不妨采取拖延的办法来对付。过两天上一道奏折,说鲍超位望不够,请于曾和胡(胡林翼)二人中派一人率军北上。估计奏折到达热河时,巳不再需要湘军了。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果然,朝廷很快就有新的命令下来:和议巳成,无须北上。既未违抗圣旨,又没有影响战事,两全基美,这全得力于李鸿章的好点子。老师开始对学生刮目相看了。

  一个机遇使李鸿章大展宏图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攻打浙江,力图将浙江变为一块天国的巩固疆土。在连克金华、绍兴、宁波及省垣杭州后,兵锋直逼上海。

  为了免遭灭顶之灾,在沪士绅买办一面筹备“中外会防局”,依赖西方雇佣军保护上海;另一方面又派出钱鼎铭等为代表,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援兵。钱鼎铭先动之以情,每日泣涕哀求,言江南士绅盼曾国藩如久旱之望甘霖;继而晓之以利,说上海每月可筹饷六十万两,这对时感缺饷的湘军,不啻是一大诱惑;同时钱鼎铭利用其父亲钱宝琛是曾国藩和李文安同年的关系,走李鸿章的门路要他说动曾国藩。

  上海是朝廷的金库,也是湘军饷银的一个主要供应站,曾国藩自然不愿意太平军将它抢去。曾国藩最初属意派曾国荃领兵东援,但曾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往。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亦以“母老”力辞。此时,李鸿章如蒙春雷惊蛰,向老师主动请缨。曾国藩则顺水推舟,满口答应,叫李鸿章立即回安徽招募勇丁,编练成军。

  李鸿章欣然领命,带着上海绅商所提供的丰厚饷银,短短的三个月便招募四千人马,一律按湘军营规予以编练。曾国藩又将另外的两千多名老兵编入这支新军中,以便提高它的战斗力。这支六千多人的新部队被人称之为淮军。李鸿章的淮军部队不仅为朝廷保守上海收复苏南立了大功,也因为扫清了太平天国的后院,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而极大地支援了曾国荃。

  李鸿章在练兵之初,以为淮军无非分支,日后方知,这实在是曾国藩为将来所设的绝大“替手”。淮军之设,一则可以广添兵源,补湘军人数之不足;二则可以解上海之围,为湘军护持东南膏腴之地,作为粮饷之源;三则可以分曾国藩及湘军之势,为日益位高权重、功高盖主、忧谗畏讥的曾国藩稀释;四则为曾国藩日后裁撤湘军、急流勇退预作退路。凡此种种,可谓深谋远虑,苦心孤诣。

  在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执掌晚清军事、外交大权三十年,他一方面将乃师曾国藩所开创的军事团队做大做强,(以淮军为基础的北洋集团在晚清军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将由乃师所揭幕的洋务运动大规模地在全国展开,成为晚清政治中的重要内容。

  凡做大事者,易于善始,难于善终。曾国藩终能平安降落,全身而退,关键在于找到了李鸿章这个“替手”!

分享到:
责任编辑: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