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李商隐用字极为神妙的神作 一个字拯救一首诗

2020-11-12 来源:腾讯网文化

毫无疑问,即使放眼整个唐代诗坛,李商隐的风格都是独树一帜的。

如果说孟郊是被囚禁在诗歌王国的流犯,贾岛是被诗歌束缚的奴隶,那么李商隐就是将诗歌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王。他不在乎天然随行,而是刻意追求诗美,是把唐诗之美诠释到极致的人。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写东西,就没想让你能轻轻松松看明白。你可以说他过于隐晦迷离,但你无法否认他的惊世才华。十几首《无题诗》让历代学者解了千百年,也没全部解透。

总之一句话,李商隐写诗从来都是为了炫技,读不读得懂就看个人水平了。

像这种人,最喜欢的就是画龙点睛,前几句或许平平无奇,而将彩蛋隐藏在最后一句或者最后几个字里,不读到最后便无法参透其中奥义。这一首《龙池》便是如此,李商隐用最后一个字拯救了一整首诗。

《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  。

为了完美体验这最后一字的神奇效果,我们暂且将其空出来。如果是这样,那这首诗就是纯粹的宴饮之作,没什么深意。

“龙池”,指隆庆宫,《旧唐书》载:“玄宗龙潜之时,宅在隆庆坊。”这里是玄宗欣赏歌舞的地方,备舞者十二人,乐器若干,有宫有池,宛似仙境。

而诗中所提到的“薛王”、“寿王”,则分别是唐玄宗胞弟立业之子、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此二人的出现也让这次龙池会充满了高级感。那么可想而知,龙池会的主角自然是唐玄宗。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又是李唐皇室的远房宗亲,所以能参加到“龙池”级别的一次宴会,也在情理之中。想想李白都没这待遇,李商隐算是长脸了。

按常理来说,他应该毕恭毕敬地好好写首称赞的诗,来歌颂皇家对他的优待,来歌颂大唐的歌舞升平,把他的虔诚狠狠摁进每一行诗中,每一个字里。

如果将《龙池》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扣掉,那么看起来的确是这样的:云母屏美丽绽放,龙池宴饮开始了,羯鼓乐声高亢远扬,几乎吞没了其他乐器的声音,在座的宾客无不欢饮。等到夜深归来时,薛王酩酊大醉,而寿王会怎样呢?

这最后一字是“醒”。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薛王酩酊大醉,而寿王却是清醒的。这寿王太不给面子了吧?老爹请客喝酒,别人都喝得醉醺醺的,唯独他格外清醒。是什么事让他无心醉饮?

这说起寿王李瑁,不得不说的就是他的原始妃子杨玉环。小杨姑娘本来是李瑁的妃子,被老父亲唐玄宗相中后,便从儿子手中抢了过来。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白居易把玄宗霸占儿媳这件事写得很是隐晦,压根就没提。而李商隐这样的暗喻,可能是唐诗中最为明显的讽刺了。

想象一下,唐玄宗那么喜欢杨贵妃,像龙池会这样的场合能不带着吗?玄宗是长了面了,可座下李瑁的脸该往哪搁?自己喜欢的女人,却陪着自己的老爹卿卿我我,这封建的伦理道德真是够虚伪。

正是因为这样,寿王李瑁才整夜不肯饮酒,终归是咽不下去啊。

现在我们再来看“醒”字的神奇效用。假如李商隐将寿王的状态描写的与薛王一致,那么这首诗就是一首简单的马屁诗:皇帝请客吃饭,我有幸出席,连皇子都醉了,这真是一场盛会啊!那么这首诗的地位和价值就不大。

可是李商隐对寿王状态的这一转折,便让人联想到了玄宗抢媳的戏码,便让人感受到了唐明宫中的潜在隐患:玄宗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自然是无心朝政了,大唐急转直下就在不久的将来。

可以说,是“醒”这一个字拯救了整首诗;也可以说,李商隐这一招炫技十分成功,一个字留名青史,成为佳谈。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