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储君之争 太子欲效仿父亲政变 李世民自刎威胁朝臣

2022-04-27 来源:腾讯历史

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即位之后李世民不仅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还要为自己的皇位选择继承人。也是因为这次立储,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发生了一场争斗,险些骨肉相残,重蹈十六年前玄武门之变的覆辙。

而这一切都要从太子李承乾说起。

 

早期的李承乾聪明好学,对于朝政处理得当,深受李世民宠爱

李世民与唐高祖李渊一样,子嗣颇丰,他一生一共养育了十四个儿子,其中李承乾、李泰、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出。

李承乾因为出生于承乾殿而得名,按照顺位继承的制度,身为嫡长子的他无疑是幸运的。因此在武德九年十月,李承乾就被立为了太子,而那时他不过才八岁。

李承乾自幼便聪明活泼,深受李世民与李渊的喜爱,并且对他寄予众望。

贞观四年,李世民任命李纲为太子少傅,负责教导太子。李纲对李承乾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李承乾对于这位严师十分的敬畏,一刻也不敢松懈自己的学业。第二年,李世民又任命李佰草为太子右庶子,与李纲一同负责对太子的教育。

 

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于李承乾十分重视,花费了不少心血栽培他,而少年时期的李承乾也并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番心意。

635年,唐高祖李渊逝世,身为儿子的李世民需要守孝一个月,在这期间他便将大大小小的政务都交给太子李承乾处理。

此时的李承乾虽然只有十七岁,但是在处理政务方面受到了不少好评,已经具备了治国者遇事果断,以大局为重的基本素质。

 

之后的半年里,李世民仍然按照礼制居丧,政务也继续由太子李承乾处理。

按照常理,李世民居丧只需要二十七天即可,期间不少大臣多次进谏,请求他更换常服,处理朝政,但李世民为何固执的要将事情交给年幼的儿子处理呢?

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是为了尽孝,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矛盾极深,因此李渊的晚年生活是抑郁孤独的。

 

但在李世民继位后渐渐地体会到父亲作为一个君王的难处,父子二人的关系便慢慢缓和了,正当李世民想要弥补这些年对父亲的亏欠时,李渊却去世了,因此延长了守孝的时间。

第二个方面,是为了锻炼李承乾。此时的李世民不过才36岁,正值壮年,因此太子独自处理朝政的机会并不多,想趁机让太子锻炼一番。

在这段时期李承乾的表现也令李世民十分满意,所以李世民每次离开长安,都将他留下监国。

 

成年后的李承乾误入歧途,行为荒唐至极,李世民对他极为失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也长大了,但他的治国思想却与李世民背道而驰,常常做出荒唐的事情。并且因为从小身居高位,又生长于深宫之中,心志缺乏磨砺,逐渐染上了纨绔子弟的恶习。但他知道李世民对他要求极其严格,因此便刻意地伪装自己,每当上朝觐见时都会说一番冠冕堂皇的话,面对辅佐之臣的谏言他也主动将责任揽下。

但时间一久他的真面目便渐渐显露了出来,李世民有所察觉。

李世民尊贤礼士,求贤若渴,但李承乾却不爱贤才,疏远良人,宠信小人。

 

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走得比较近,汉王李元昌是李世民的异母兄弟,平时就因为行为不端,所以常常受到李世民的谴责。而李承乾与李元昌却臭味相投,关系十分亲密,甚至达到了朝夕相处的地步。

二人曾将侍卫分为两队,由李承乾与汉王各领一队,身披毡甲,手持竹棍,模仿两军交战,厮杀间用竹棍刺击,鲜血直流,以此为乐。

不仅如此,李承乾平日里还游宴无度,宠信道士。曾有一位太常寺的伶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李承乾给她取名为称心,对其十分宠爱,甚至与她同吃同住。李世民得知后大怒,下令将道士与伶人诛杀,并且狠狠地责骂了他一顿。但李承乾却不知悔改,不仅为伶人修建了陵墓祭奠,还因此对李世民心生怨恨,以生病为理由,数月不曾上朝。

 

李世民向来崇尚以文治国,尊贤礼士,而李承乾却喜好战争并且十分仰慕突厥人的风俗。

他曾挑选了数位相貌酷似突厥人的侍从,让其绑起头发装扮突厥人,并将东宫装扮成草原,架起帐篷,亲自杀羊烤羊,并用佩刀切割羊肉分食给众人,饮酒交谈。

并且还说:“若是有朝一日我拥有了天下,就率领数万骑兵猎于金城西,然后投身阿史那思摩麾下,散发为突厥人当一位将领”。

如此荒唐的话和所作所为,要是被唐太宗得知后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李承乾一直患有腿疾,但李世民却并不在意,曾对太子右庶子杜正伦说:“我儿身上有疾病,但并无大碍,但是如果他不敬贤好善,反而亲近小人,那问题就严重了。朕希望你尽力匡扶,如果他不听劝解,一定要告知于我。”

李世民就是一位能听取朝臣谏言的明君,因此他要求辅佐之臣也能对太子多加劝谏,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采纳忠言。

但恰恰相反,李承乾不但不听取谏言,甚至还对谏言者恶言相向,甚至杀害。

 

639年,李承乾因为痴迷游猎而荒废学业,左庶子张玄素便对他进行劝谏,但李承乾大怒,并将其严厉地训斥了一番。之后又在宫中击鼓玩乐,张玄素听闻后又来劝谏,这一次李承乾当着他的面将鼓销毁了,却暗中派人埋伏在他上早朝的途中,用马鞭抽打,张玄素险些丧命。

640年,李承乾又开始建造宫殿,奢侈无度,还沉溺声色,太子詹事于宁志上书劝谏,但李承乾却并未理会。

641年,百姓农忙之时,他召集民夫充当兵役,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民间对此有诸多怨言。

 

之后又私自引突厥人入宫,于志宁再次进行劝谏,李承乾大怒,暗中派遣刺客前往于志宁家中刺杀,当刺客潜入于志宁家中时,他正在为母亲守孝,刺客不忍心杀害孝子,便折返回去了。

他的所作所为都与李世民的治国之道不符,因此李世民对他越来越不满,他的储君之位也日渐不稳。此时其余的皇子都渐渐长大了,李承乾也遇到了争夺储君之位的强劲对手。魏王李泰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同武德年间一样,在贞观后期,皇子之间的争斗也开始上演了。

李世民宠信魏王李泰,李承乾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父子之间信任丧失

 

之后李世民将宠爱转移到了魏王李泰身上,因此大臣们纷纷产生了猜疑,李承乾也感觉到了危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便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拉拢人心。

在李承乾身边有两派势力,一派是李世民派去的官员,例如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杜正伦等。这些人虽然是东宫的属官,但也负责对太子的教育和劝谏,实际上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的。

而另一派则是他的亲信,如汉王李元昌以及吏部尚书侯君集等人,这些人则是在朝堂中不得志之人,因此便将筹码压在了太子身上。

李承乾认为自己如今的危机都是魏王李泰导致的,因此便将精力放在了与魏王的争斗上。对于这个问题两派官员都给他提出了不同的策略。

 

张玄素一派的官员对李承乾进行劝谏,希望他能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不要让人抓住把柄,但此时的李承乾早已自乱阵脚哪里听得进去?

而汉王李元昌这一派的人却十分认同李承乾的观点,认为都是因为魏王才会有如今的局面。

因此在东宫内,两派官员的争斗愈演愈烈,并且导致了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

原本李世民派去这些谏臣是好意,希望李承乾能听取劝谏,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没想到在李承乾看来,这些人都是李世民派来监视他的。随着东宫内部的争斗,这群谏臣不仅没有帮李承乾稳定地位,反而还让李世民父子之间丧失了信任。

 

魏王李泰聪明好学,广交能人志士,李世民给予了诸多优待

魏王李泰作为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李承乾的亲弟弟,从小便聪敏好学,尤其擅长文章创作。李泰不仅有胆识还有才华,喜欢结交一些能人志士,并且这些人背景深厚,对社会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李泰也渐渐结交了朝中的重臣,获得了较大的支持力。

李世民并不知道李泰想要谋取帝位的野心,从不掩饰自己对李泰的宠爱,常常破例给他许多优待。

按照惯例,皇子成年之后都要去长安之外做几年地方官。

因此在636年,李世民便下旨封皇子们为刺史、都督,李泰也被任命为相州都督,其他人陆续前往外地任职,李世民却唯独将李泰留在了长安。

 

637年,李世民命礼部尚书王珪为李泰的导师,辅佐李泰,希望他能够尊师重道,做一位好皇子。李泰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对李世民的用意十分清楚,因此对于王珪十分尊敬。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特许李泰在府中开设文学府,招纳学士。如同他当年在秦王府设立文学馆一般。

李泰因为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李世民又特许他可以乘坐小轿子入朝觐见。并且免除了他所居住的坊区一年租税,赦免了他的辖区内死罪以下的犯人,赏赐李泰部下官署大量财物。李世民的用意十分明显,是在替李泰收买人心。

 

这些优待都被大臣们看在眼里,因此猜测李世民或许有改立太子的意图。而李泰也趁机拉进了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

曾有传言,三品以上的官员对魏王李泰无礼,李世民得知后便将三品以上的官员召来询问。并表示隋朝皇子往往随意挫辱大臣,而他管教皇子不许他们骄横跋扈,却没想到因此让皇子受到了轻视,若是如此,他便不再管教,让皇子在他们面前立立威风。

可见李世民因为一句传言,便大动干戈地召集群臣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放出威胁性的话。或许是想要提高李泰的地位,为更换储君做准备。

 

而此时因为自己地位被动摇的李承乾却认为,是因为李世民宠爱李泰,因此他的太子之位才受到威胁,因此他不得不将采取行动将斗争的重心放在李泰身上。但现在的李承乾不仅失去了父亲的宠爱,还没有朝臣的支持,因此只能采取极端的手段想要谋害李泰。

李承乾先是派人冒充魏王府的官吏,向李世民告发李泰的种种恶行,然而李世民并没有听信这些告密者的一面之词,还下令将其逮捕。陷害不成,他又暗中派人刺杀李泰,但也没有成功。

相比于李承乾,李泰在面对这些混乱时,显得十分镇定和出色,他不仅聪慧过人,身边还有一群能人志士,一同为他出谋划策,提高他的声声誉,并且费尽心思的提升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魏王李泰想要争夺储之位,李世民表态不会废立太子,李承乾欲发动政变

并且在他的支持者中,如崔仁师、刘洎等人都是能在李世民面前说上话的,而其余支持他的的年轻子弟也大多都是唐朝元老的后辈,其中就有名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李泰制定了针对哥哥李承乾的策略,那就是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实力,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李世民因为对太子李承乾种种荒唐的作为极度失望,曾动过改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但在之后却明确的表态自己不打算废除太子,部分原因是因为朝中有不少大臣都反对废立太子,魏征等人也不赞同更换储君。

面对众人的态度,李世民考虑再三,认为李承乾虽然行为荒唐,但却并没有逆反的行为,还没有到废除的地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泰的缺点也渐渐暴露

因为仗着李世民的宠爱,恃宠而骄,争夺储君的野心也暴露无遗。朝中一些大臣对于李泰的做法十分不满。

与唐高祖李渊相比,李世民虽然在立储君的问题上产生了犹豫和猜疑,但之后他很快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没有向李渊一样在两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642年,“太子失宠,魏王得宠”的舆论便传播开来,给朝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储君问题一直都是王朝的敏感问题之一,一旦臣民对这个问题产生猜疑和议论,那这个国家的根本会产生动摇。面对巨大的压力,李世民虽然犹豫再三,但也只好明确的做出表示,平息舆论,不仅有口头的表示,还采取了挽救的措施。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便决定让魏征担任太子太师,因为在朝中没有人比魏征更忠心,他的声望也是大臣之中最高的,想要以此来堵住悠悠众口。

九月,李世民便下旨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但却被魏征以身染重病为由推辞。李世民之后又亲自写下手诏向魏征说明了其中的缘由,并且恳请魏征答应此事。

最终在李世民的请求下,魏征也体会到他作为父亲的难处,于是便答应了下来。但没想到的是,魏征在任职不到半年,便因为病重去世了。

因此立储的风波还在继续,太子也因为诸多压力而心力交瘁,腿疾也日益加重了。身为父亲的李世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向群臣表态,太子虽然腿脚有毛病,但还能行走,并且此时李承乾的儿子也已经五岁了,自己绝不会立庶子为太子,警告诸王不要有非分之想。

 

虽然李世民已经明确的表态了,但他作为一个父亲,难免还是对其他儿子有所期望。所以在实际行动上,李世民仍然对魏王李泰宠爱有加,而对太子冷淡疏远。

长此以往,李承乾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最终他选择铤而走险,想要效仿父亲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逼迫父亲退位或者放弃废立太子。这样就没人能够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就在李承乾等人准备行动时,齐州发生了一场变故,也是因为此事李承乾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齐王李祐受小人唆使,率兵反叛,荒唐闹剧却让李承乾失去太子之位

 

643年,远在齐州的齐王李祐先于哥哥李承乾一步起兵造反了。

与李承乾和李泰不同,李祐是庶出的皇子,他是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阴妃所出。在贞观十年,被封为齐王,外放到了齐州。因为不是嫡出的原因,所以他并没有资格争夺皇位,但身为皇子,他也想保住自己的爵位和地位。纵使李祐没有什么野心,但难免也会被有心的小人所唆使,而他的舅舅就是其中之一。

 

李祐的舅舅名叫阴弘智,从李祐到齐州之后便一直跟随他。眼看朝中此时因为太子之位闹得沸沸扬扬,阴弘智便蛊惑李祐,对他说道:“你们兄弟众多,等陛下亡故后,你的性命可能就不保了,应当早做准备,多招募一切壮士来保护自己。”年轻无知的李祐,性格急躁,遇到事情不善于思考,因此便听信了舅舅的话,结交了一些江湖豪杰,并且招募了大批的武士。

由于齐州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因此李祐的举动长安并不知晓。李世民也曾担心外放的子嗣年轻骄横,胡作非为,因此派遣了刚正之士为长史,前往各地辅佐诸王。一旦诸王有任何过失,他们便会随时进行劝谏并且上奏李世民。

可以说这是一个监视诸王,预防他们反叛的好方法。

 

齐王府的长史权万纪,为人刚正忠实,见齐王的舅舅阴弘智多次唆使李祐行不法之事,因此对其进行多番劝谏,并且上奏了李世民,齐王李祐也受到了严厉的谴责。

对于权万纪的好言相权,李祐非但不听取,甚至还想谋害他。权万纪看李祐顽固不化,为了保护他不被小人所利用,便赶走了李祐身边最亲近的江湖人士,并将把玩乐的鹰犬全都释放了,权万纪的种种作为却让齐王李祐对他更加憎恨,并且与众人密谋想要杀害他。

贞观十七年,权万纪察觉了齐王李祐想要谋害他,于是便上奏李世民,将齐王的党羽全都抓捕入狱。齐王认为自己被出卖了,于是公然抗拒李世民的诏令,将准备前往长安的权万纪杀害。权万纪一死,党羽们便劝说李祐招兵买马,起兵造反。最终在众人的唆使下,李祐下令将城外的百姓赶如城内参军,并且打开府库封赏将士,之后又私自设立官署,将党羽们全都封为了官员,每天晚上都一同饮酒作乐。

 

齐王反叛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长安,李世民听闻后大惊,身为父亲的他在悲痛之余,下令派遣兵部尚书李勣带兵前去镇压,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军还未到达齐州,齐王李祐便被自己的兵曹参军杜行敏擒住了。

原来李祐在起兵时,就号令周围的郡县率军来投,但却并没有多少人响应,齐州的百信和官吏觉得李祐行事荒唐,认定此战必败,便纷纷弃城逃走了。李祐的兵曹杜行敏的人不愿跟随他反叛也不愿逃跑,于是众人便在商议后,率兵围攻了王府,将齐王党羽尽数斩杀,并将李祐押送到了长安。李世民便下旨将李祐废为庶人,之后赐死于内侍省。

然而这场由不知天高厚的藩王和一群小人的唆使所上演的闹剧并没有因此结束,反而暴露太子的阴谋,让李承乾失去了太子之位。

 

在审理齐王反叛案件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便是齐王府中的一些江湖人士与东宫有所来往,其中一位壮士更是颇受太子信任。

之后此人因为齐王反叛案被捕入狱,叛以死罪,为了活命,他便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计划全都供了出来。

李世民得知后十分震惊,马上便下令派长孙无忌等人连同大理寺等部门一同调查此案,因此太子的谋反计划还没开始便结束了,吏部尚书侯君集等人也被赐死。

但李承乾始终是李世民的儿子,因此李世民不舍得杀他,便将他贬为了庶人,李世民派去的谏臣左庶子李玄素等人也所受牵连被一同贬为了庶人。

李泰青雀入怀,李治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李承乾被废除后,太子之位就空了出来,而现在选择立谁为太子就成了一个问题。

李世民的子嗣颇丰,嫡出的除了李承乾和李泰就只剩下了李治。此时李承乾被废,因此人人都认为接替的会是李泰,因此朝臣纷纷上书劝谏李世民立魏王为太子。

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众人所想的那样,李泰又为何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其中的原因便是与李泰参与储君争夺有关。

李世民本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才登上的皇位。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污点,虽然他极力的掩盖,但还是给儿子们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因此皇子们都认为长幼秩序并不是什么问题,皇位是可以争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泰才敢仗着李世民的宠爱,拉拢朝臣,与哥哥李承乾争斗。

 

而在李承乾看来,自己如今已经失去了父亲的宠爱,弟弟又野心勃勃,他十分害怕自己成为第二个李建成。所以他只有奋起反抗,甚至效仿父亲当年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但最终他失败了。

谋反之事败露后,李世民怎么也想不通,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什么要造反?于是他便亲自审问了李承乾,李承乾却说:“儿臣贵为太子,又有什么好奢求的呢?若不是李泰苦苦相逼,我又怎会落得如此田地?父皇若是将我废除改立李泰为太子,那才真的是落入了他的圈套之中!”

 

听完李承乾的话,李世民思索了一番,他觉得如果废除李承乾改立李泰,那便是开了一个恶例,难免以后皇子们不会效仿李泰,到时候朝中必定混乱不堪。想到这里李世民为了避免将来手足相残的惨剧再次发生,只能重新思考,想要用一个万全之策来解决此事。

渐渐地李治便闯入了李世民的视线中,晋王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并且是长孙皇后所出最小的一个儿子。但即便是嫡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他前面有两个出色的哥哥,怎么也轮不到他,因此他对皇位并没有什么想法。但世事难料,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太子。

 

而李治之所以能被立为太子,则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天时”指的是贞观年间的“瑞石之兆”,有人在山西太原发现了一块纹理非常漂亮的巨石,在巨石上留有“治万吉”三个字,暗示着如果李治继位,那万事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古代人对于上天的旨意十分迷信,因此这件事便在民间传开了,李世民也渐渐的开始关注起了这个小儿子。

“地利”指的便是,他的两个强劲对手李承乾和李泰因为争斗而两败俱伤。

“人和”则是他进入政治斗争的战场中时,李世民对于这两个儿子一个失望至极,一个缺乏信任,便只能将目光放到小儿子李治身上,因此李治可以说是渔翁得利。

而李泰作为皇子中较为出色的一个,李世民自然是不愿轻易放弃。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李世民不得不放弃李泰,改立李治为太子。

而这件事便是著名的“青雀入怀”。

 

青雀是李泰的小名,一次李泰扑入李世民的怀中,并表示若是他以后继承了皇位,那他以后会将自己的儿子杀掉,让晋王李治来继承他的皇位。这就是“青雀入怀”的由来。

之后李世民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众臣,但褚遂良听完后却站出来反对,他认为魏王的话不符合常理,有谁会为了兄弟之间的情谊,而将自己的儿子杀害呢?

他觉得魏王这么说不代表在李世民逝世后晋王李治的性命会得以保全,反而是在劝告李世民先安置李治,以免将来的手足相残。

李世民听完后,似乎也明白了什么,暗暗的落下了眼泪,在他心中他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们有一个好的归宿,不要发生手足相残的惨剧。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仍然犹豫不决,因此李泰便感觉到了压力,他觉得先下手为强。李泰先是找到了弟弟李治,劝说他退出这场皇权之争。他知晓李治平日里与汉王李元昌走的较近,而如今李元昌因为谋反之事被处死,于是他便对李治说道:“你平日与李元昌关系亲密,就不怕所受牵连吗?”

李治此时年纪尚小,听完便被吓得茶不思饭不想,李世民得知后大怒,他认为李泰不该以此来吓唬弟弟。

长孙无忌的抉择,李治夺得太子之位,李世民苦肉计宣布立储之事

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的决定,还与朝中重臣长孙无忌的态度有关。

长孙无忌作为长孙皇后的兄长,李泰和李治的舅父,原本这两个外甥都没有亲疏之分,但在朝中大部分人都看好李泰的时候,长孙无忌却坚持要皇帝立李治为储君。

 

长孙无忌为什么要这样做?

主要又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长孙无忌深知李世民想要同时保全儿子们的想法,因此他便猜到了李世民所谓的万全之策,那就是立李治为太子。李治本性善良,没有什么野心,比李泰更让人放心。

第二个原因,长孙无忌也是出于对自己政治前途的考虑,李泰此时已经成熟,并且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与长孙无忌没有过多的交际,因此在他当上皇帝后必然会重用自己的亲信。

而李治却不同,李治如今年纪较小,性格软弱,比较好控制。而且李治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与朝中大臣也交情浅薄,如果长孙无忌帮助他登上皇位,那将来一定会依仗他,前途一片光明。

 

李世民也在苦苦挣扎后,下定决心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为了防止以后再为此事发生争执,他决定用“苦肉计”来宣布此事。

第二天在散朝后,他将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等重臣留了下来。接着又派人将晋王李治召来,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接着便要拔剑自刎。在场的众人都惊慌失色,连忙上去阻止,长孙无忌便询问李世民要如何处理此事,李世民说:“我欲立晋王为太子。”长孙无忌听后心中顿时欣喜万分,这不就如他所想吗?

于是立马表示赞同,并表示若有异议者,当斩。

 

而李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父亲竟然上演了这样一出好戏。当他刚刚走到永安门时,便被撤走了所有的随从,并且被罢免了所有的官职,失去一切的他只能离开长安,前往均州,在这里渡过了他的余生。

于是在贞观十七年四月,李世民便正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并且下旨大赦天下。不仅如此,为了培养这位最后的继承人,他还将朝中重臣派到了太子府,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三人一同辅佐太子。

这场皇权争夺战也就此拉下了帷幕。

 

这件皇室内部的储君之争可谓是十分精彩,太子李承乾年幼时乖巧好学,并且在少年时期就可以很好的处理政务,为何在长大后就不学无术呢?

我猜想或许是因为腿疾的缘故,因为身体的不便而产生了性格的转变,并且由于不能奔跑,所以十分向往草原上突厥人的肆意洒脱。原本就身为嫡长子,皇位本就属于他,但却因为自己的荒唐之举而丧失了父亲的宠信。

而魏王李泰则是因为李世民的宠爱,恃宠而骄,渐渐产生了争夺储君之位的想法,又或许是因为李承乾的针对,使他不得不为自己争夺一番。

而李治自己也十分清楚,皇位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因此无忧无虑,并不想参与争斗,但也就是因为他的无动于衷,这太子之位便落在了他的头上。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个父亲心理历程也是十分痛苦,从隋朝开始杨氏、李氏两家本就是姻亲,但却都不能避免骨肉相残的局面,就像是一种传承,尽管李世民极力掩盖自己的黑历史,但在儿子们的思想当中,皇位是需要自己争取的,因此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