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信克邪  >  媒体
西安:“丝路”起点的宗教和谐

2024-02-09 来源:中国民族报 廖文慧

陕西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各宗教多元并存、和谐共生的地方。老子曾在西安楼观台讲说道教的根本典籍《道德经》,佛教诸多重要经典翻译于西安终南山,中国最早的基督教传播记载于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贝叶梵音、印持十字,随着阵阵驼铃,穿过丝绸之路,风尘仆仆而来;秦岭终南山自古以来便是文化名山,更是宗教圣山,如今仍是多宗教和谐共存的典  范。

多宗教和谐共存的终南山。

包容与开放,各种宗教经由“丝路”汇聚长安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自汉代开始,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便逐渐传入长安(今陕西西安),多种宗教在这里落叶生根。尤其盛唐时期的长安,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万邦来朝”,各种宗教文化汇聚于此。

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来到长安城,向汉朝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这标志着佛教正式进入我国中原地区。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竺法护在长安城门外的敦煌寺组建民间译场,开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

琐罗亚斯德教是西亚地区重要的宗教之一,北魏时期传入我国,被称作“祆教”。唐代长安的布政坊、醴泉坊、普宁坊、靖恭坊均建有祆祠,并设有萨宝之职管理祆教。每到祆教节日,祆祠内商胡祈福,琵琶鼓笛,酣歌醉舞,热闹非凡。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在波斯(今伊朗)兴起的世界性宗教,特点是将多种宗教融为一体。武周延载元年(694年),“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朝”,得武则天召见。因为武则天比较喜欢摩尼教,所以允许拂多诞在长安传教。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摩尼教从京师长安扩展到今山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和浙江等地区。

唐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我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帝国的专称)首次遣使来华,到长安朝见唐高宗,介绍伊斯兰教情况。据史籍记载,自唐永徽二年至贞元十四年(798年)的百多年间,大食国向唐朝遣使多达39次。来华的“蕃客”逐年增多,其中许多穆斯林留华不归,聚居于通商口岸的“蕃坊”内,并与当地居民通婚。建于唐朝天宝元年(742年)的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是我国较早的清真寺。该寺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多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现今规模宏大的园林式清真寺。

景教,即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清晰记录了唐贞观九年(635年)至建中二年景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所谓“法流十道”“寺满百城”。

唐代既有各种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长安,同时长安在道教向外传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道教炼丹术盛行,在我国的很多波斯、大食商人都从事贩卖香药的生意,也大量收购丹药,甚至成为炼丹家,炼丹术随之西传。

总的来说,唐代,多种宗教在长安传播、发展,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果,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开放。

沉淀与自信,宗教胜迹见证历史

岁月流转,曾经从丝绸之路传入长安的宗教,一些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今,在西安,人们能看到佛教的古刹祖庭、道教的仙山福地,以及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在这里和谐共生。

西安青龙寺是佛教密宗的重要道场,唐代高僧惠果曾在此住持。日本遣唐使学问僧“入唐八大家”中,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四珍、宗睿都曾在青龙寺受法,开创了日本真言宗的空海就是在此拜惠果为师的。青龙寺在当今日本佛教文化中仍有着重要地位。

西安青龙寺。   吴艳摄

游客在西安青龙寺体验盖御朱印。吴艳摄

唐永贞元年(805年),空海作为遣唐使,从日本来到长安,拜见青龙寺的惠果。惠果含笑告曰:“我先知汝来。相待久矣。今日相见太好”,并表示“必须速办花香,可入灌顶坛”。空海拜惠果为师,仅仅三个月即完成密宗的学习。唐永贞二年(806年),惠果圆寂,空海撰写了追思恩师的碑文《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黎惠果和尚之碑》,碑文记录了当时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遵惠果遗命,空海提前结束留学生涯返回日本,从大唐带回密法、曼荼罗、佛画、法具等,这对日本的佛教、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82年,西安同日本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在青龙寺遗址内共建空海纪念碑;1984年,“惠果空海纪念堂”在青龙寺落成。中日佛教文化在长安的交流是中国佛教文化远播异域、影响海外的重要环节。

西安草堂寺是我国第一座官方建造的翻译佛经的译场。公元401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受后秦皇帝姚兴邀请,东入长安,并在此苫草建堂译经。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经13年,翻译经典94部、425卷,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草堂寺同时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

西安广仁寺。

西安城墙脚下具有300余年历史的广仁寺是陕西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对促进汉、藏、蒙古等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西安周至县终南山北麓的楼观台,又称“说经台”,是老子讲说《道德经》的地方、我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

万寿八仙宫简称“八仙宫”,最早名为“八仙庵”,是西安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观院。相传该宫观是“八仙”中的吕洞宾遇到钟离权,被“一枕黄粱”点破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西安时,就曾驻跸八仙宫,事后慈禧太后拨款给八仙宫进行了增修。

楼观台雪景。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西安金仙观,在朝鲜半岛的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位名叫金可记的新罗留学生曾在此隐居修道,并将道教传入朝鲜半岛。

西安是伊斯兰教在我国较早传播的地区,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西安清真西寺有着传统的中式大门,体现着历史上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而今,以化觉巷清真大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北大寺、广济街清真小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小学习巷清真营里寺和洒金桥清真古寺共同构成“七寺十三坊”,还有附近佛教、道教的“七寺九庙”,是各民族交流往来、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结果和见证。

西安清真西寺。

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五星街天主教堂建筑是中西合璧的经典,建成后即为天主教陕西总堂。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基督教东新巷礼拜堂也颇具特色。

西安五星街天主教堂。

安郭杜基督教堂。

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如今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历史沉淀带来的文化自信,丝绸之路促进的宗教文化交流,都凝聚在西安的多元宗教胜迹之中。

积厚流光,推进认同与发展

如果说随着丝绸之路、“万邦来朝”而来的多元宗教交流代表着曾经的盛唐长安,那么现在的西安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五大宗教和谐共存,与国外宗教界友好往来,则起到了经济上的桥梁纽带、政治上的增信释疑、文化上的价值认同作用。

“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西游记》让玄奘法师家喻户晓。历史上,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年)沿着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克服艰难险阻,到达古印度那烂陀寺拜师学法,游历古印度数十国,终成正果。西行求法归来的玄奘主持修建了大雁塔,任大慈恩寺首任住持。玄奘及其弟子在大慈恩寺内翻译了诸多佛经,并完成了地理史籍《大唐西域记》。

千年前,玄奘法师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千年后,这座桥梁依然在中外友好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华,专程到访大慈恩寺。习近平主席在大慈恩寺内迎接莫迪,两位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大雄宝殿、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在玄奘三藏院,习近平主席拿起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向莫迪总理讲述玄奘在古印度游历求学的有关记载,表达了对玄奘孤身海外、求学佛法的赞赏。

五大宗教在西安和谐共存,西安丰富的宗教建筑、雕塑、音乐、文物等,见证了古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留驻了朝圣者不远万里践行信仰的足迹。如今,“一带一路”促成了国际通道的打通,西安和谐共生的多元宗教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宗教的重要窗口,对“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分享到:
责任编辑: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