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炻第十五世传人:渴望在都市中有个柴窑的容身之地

丹炻第十五世传人:渴望在都市中有个柴窑的容身之地

丹炻第十五世传人:渴望在都市中有个柴窑的容身之地

天下网商 · 2022-03-22 来源:

在河南,在郑州,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内在文化基因。非遗,诞生于农耕文明。随着城镇化的突飞猛进,部分非遗正在失去传承的空间。在不可逆的城镇化过程中,这些非遗的现状如何?它们如何应对、适应这个过程?在城镇化的必然潮流中,这些非遗人也自然将成为都市人。如何让非遗在都市中生存、发展,非遗人如何与都市完美融合,扎根下来,焕发新的生命?

为此,大象新闻联合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梳理郑州非遗人,推出系列报道“都市非遗人”,揭秘都市非遗人的现状,困境,所面临的机遇,以及好的实践案例,着眼于今后的传承弘扬,为非遗发声,为文化续脉。

中国是一个陶瓷的国度,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陶与瓷之间,还有一种炻[shí]。炻器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产物,是陶的升华,瓷的前身,亦陶亦瓷,非陶非瓷。丹炻,让泥土披上一层金属的外衣,不上釉却胜似上釉。郑州唯一一个还在烧制丹炻的柴窑,就静静地矗立在贾鲁河畔。据说,丹炻始于唐、兴于宋,扎根在黄河岸边的郑州市惠济区固城村。在都市化的今天,固城村只剩下唯一一个柴窑。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2022年2月20日,贾鲁河畔,赵承祥的柴窑再次点火。这是自2021年7月20日大水之后,第一次点火。2021年7月20日,大水将赵承祥的柴窑冲塌了,他花了两个月才将窑修好。没想到9月份一场大雨,窑又塌了。赵承祥本想放弃老窑,重新在附近再箍一个新窑。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说:“老赵啊,你要是重新建个窑,三年内可是烧不出东西啊。这窑得养,养三年才能出货。老窑虽然塌了,但内胆还是好的,重新修修还能用。”赵承祥听从了赵利涛的建议,重新对老窑进行了修复。

2月27日,开窑。“不理想,被水淹过了,这窑估计还得烧两回才能完全恢复。”看着烧制出来的丹炻,赵承祥觉得没有以前的作品色泽莹润。随后,赵承祥又将43件作品放入窑内,开始烧第二窑。

赵承祥烧的柴窑,对地理和气候有特殊的要求。这种窑面南背北,半地下式。

赵家柴窑烧制的作品叫丹炻。“我爷爷说过,丹炻就是用丹炉烧制而成的玉化之物。”赵承祥说。

烧制丹炻在不同阶段,还要用到各种果木和中草药,“在特定的局限场景内,果木与中草药按一定比例搭配,经燃烧产生药理效应与理化性能的曜变产物。”出窑的丹炻自然透莹、坚实凝重,具有金属光泽,而且如铁之质、似玉之润,有乌金墨玉之感,用手抚摸光滑舒适,莹润细腻。

不知道丹炻的人,可能连炻字都不会读,知道的人,都把丹炻当宝贝。因丹炻按传统技艺烧制,成本极高,再加上目前仅有赵承祥一个人一个窑烧制,他的丹炻一件难求。赵承祥的丹炻从来不愁销路,每次还没烧呢,就有人过来预定了。

“我这个东西,别人没有。我给自己定的规矩:不做第一,只做唯一。”赵承祥说。

 

跟随“窑王”爷爷学技艺,51岁成为掌门人

赵承祥说,赵家祖上是窑主,世代烧窑。根据赵氏家族的世代口传身授,结合赵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赵氏先祖在固城村定居。固城村位于郑州市北郊,南邻贾鲁河,东依东风渠,北距黄河五公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拥有优质的上乘陶土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赵家丹炻自成一绝。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炻器,经过赵家世代传承,数百年演变发展,固城村形成了特有的丹炻文化。

“我爷爷人称‘东里窑王’,东到开封陈留,西到荥阳,北到太行山,南到新郑,所有烧窑的都敬他三分,没有人敢不服。”赵承祥说,他从小跟随祖辈玩泥巴长大。小时候调皮想跑出去玩,爷爷不允许,拿绳子绑在他腰上,拴在窑前,左边一本书,右边一碗肉。饿了可吃肉,无聊可看书,不看书就看爷爷烧窑。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赵承祥不知不觉接受了赵家世传的技艺。17岁能独立操作,26岁成为一个合格的匠人,33岁成为掌作,51岁成为掌门人。

“掌门人不是容易当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大家都得拿出自己的作品,接受检验。我做了13件牛角鼎,挑出来两件最漂亮的。一拿出来,大家眼都亮了。三分之一秒的震撼,乃艺术的高度也。”赵承祥说,一件作品,如果能在三分之一秒内震撼到观察者,这件作品就成功了。

成功震撼到族人的赵承祥,从爷爷手中接过掌门剑,正式成为掌门人,赵家丹炻第十五世传人。用赵承祥自己的话说就是“靠世袭的祖制和族众的拥戴”。

“只有这个大孙子才能维持北地窑、固城窑最后残存的荣光。”赵承祥的爷爷当时这样说。

赵家北地窑最红火的时候,带动整个固城村都烧窑。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老式传统的烧窑方式逐渐被人们放弃。到1978年时,只剩赵承祥家一个窑还在坚持用传统的柴烧方式烧制,其他人都另谋生路了。

 

放弃最赚钱的行业,重拾祖宗技艺

“人是要生存的,家族要传承,首先要活下去。”为了生存,赵承祥干过包工头。在这一行,他干得风生水起,资产数百万,手里管着300多人。但是,赵承祥始终忘不了爷爷的临终遗言。爷爷临终前,把他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文化是灵魂,技艺是生存之本。只要这两项存在,我们这个家就会兴旺。”

“不能让老祖先的东西在我手里断了。”赵承祥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赚钱的包工头工作,重新开始烧窑。

赵家丹炻对泥对窑的要求都很高。先说泥,把从黄河里采来的原泥晒干,然后把泥料磨粉过筛,倒入练泥池内加水搅拌,去除漂浮物与底部沉沙,取中间澄泥。然后,再把澄泥提纯添加微量元素,在封闭的容器内焖制发酵,形成熟泥。对熟泥捶打揉搓,使其产生韧性,然后在转盘上把泥团提拉成各种形状的器皿,对器皿整体磨压,做抛光处理,在阴凉处自然脱水晾干。最后才把合格作品入窑,按工艺流程烧制。

赵承祥说,他的丹炻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涂不绘,不渲不染,不雕不琢,经无釉细磨抛光,然后用柴窑烧制,烧制时用的有果木和中草药。同时配合熏、熥、烘、燎、烧、烤、焖、蒸八种技法控温窑变。

“土遇见水成泥,泥遇见火成炻。”赵承祥说,丹炻,就是泥与火的艺术。

然而,事情没那么容易。赵承祥虽然做出了巨大牺牲,回归传统,重拾家族技艺,但上天并未一开始就眷顾他。耗费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全身心的精力,前四窑都没有成功,损失巨大。“第五窑成功了,第六窑又失败了,直到第七窑,才稳定下来。”赵承祥说,不管怎么说,老祖宗的东西没有丢,没有在他手里失传。

赵承祥的丹炻技艺,2016年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赵承祥已经教了几个徒弟了,而他的儿子也在几年前辞掉了汽修工作,专门跟他学祖传的这门手艺。但是,赵承祥还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固城村几年前就拆迁了,赵承祥的柴窑当时也跟着没了。现在的柴窑,是赵承祥在原来自家的菜地里建的。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会发生什么。赵承祥有一个徒弟在黄河北岸租了200亩地,他曾去考察过,那里根本不适合建窑。赵承祥说,建窑对地理位置有特殊的要求,条件很苛刻。如果柴窑没了容身之所,这项省级非遗技艺又该如何传承?

“承载人们生活的土,滋养人们生命的水,与照耀人类精神文明的火,构成了丹炻的优良品质。因此,丹炻是有生命的。它是作者的情感寄托,是能量的通道,信息的载体,是心血与灵性的贯通,是灵魂与记忆的融合。”赵承祥深情地说,希望在都市化的进程中,能有一小块安静的地方,容得下一个小小的柴窑,能让老祖宗的技艺传下去。

 

专家点评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薛峰副教授:

老赵目前所面临的窘迫,恰恰是都市区内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一个缩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千年物质文明最为直接的体现,但是伴随着都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很多手工艺项目逐渐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这其中固然有传统手工艺自有的问题,如各种噪声、粉尘、污染所带来的高昂管理成本,当然也有都市城镇化扩容所牵扯的生存空间冲突。如果都市人在水泥森林中依然能够找寻到一些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心手相传感受中华文明千年的魅力,那么这座城市就会有着持续的感召力。赵老师的丹炻柴窑现在静静地矗立在贾鲁河畔,隐匿于一座小小的山坡之下。经常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探奇般的前来拜访,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中华文明最为璀璨的陶瓷文化,其中的文化教育意义不言自明。尽管伴随着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这样一座国内仅有的柴窑有可能会易址,但是依然真诚的建议窑址所在区级政府,能够慎重考虑为这样一个省级非遗项目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为郑州打造一个极佳的活态化非遗保护案例。

 大象新闻记者 邱延波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在河南,在郑州,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内在文化基因。非遗,诞生于农耕文明。随着城镇化的突飞猛进,部分非遗正在失去传承的空间。在不可逆的城镇化过程中,这些非遗的现状如何?它们如何应对、适应这个过程?在城镇化的必然潮流中,这些非遗人也自然将成为都市人。如何让非遗在都市中生存、发展,非遗人如何与都市完美融合,扎根下来,焕发新的生命?

为此,大象新闻联合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梳理郑州非遗人,推出系列报道“都市非遗人”,揭秘都市非遗人的现状,困境,所面临的机遇,以及好的实践案例,着眼于今后的传承弘扬,为非遗发声,为文化续脉。

中国是一个陶瓷的国度,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陶与瓷之间,还有一种炻[shí]。炻器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产物,是陶的升华,瓷的前身,亦陶亦瓷,非陶非瓷。丹炻,让泥土披上一层金属的外衣,不上釉却胜似上釉。郑州唯一一个还在烧制丹炻的柴窑,就静静地矗立在贾鲁河畔。据说,丹炻始于唐、兴于宋,扎根在黄河岸边的郑州市惠济区固城村。在都市化的今天,固城村只剩下唯一一个柴窑。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2022年2月20日,贾鲁河畔,赵承祥的柴窑再次点火。这是自2021年7月20日大水之后,第一次点火。2021年7月20日,大水将赵承祥的柴窑冲塌了,他花了两个月才将窑修好。没想到9月份一场大雨,窑又塌了。赵承祥本想放弃老窑,重新在附近再箍一个新窑。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说:“老赵啊,你要是重新建个窑,三年内可是烧不出东西啊。这窑得养,养三年才能出货。老窑虽然塌了,但内胆还是好的,重新修修还能用。”赵承祥听从了赵利涛的建议,重新对老窑进行了修复。

2月27日,开窑。“不理想,被水淹过了,这窑估计还得烧两回才能完全恢复。”看着烧制出来的丹炻,赵承祥觉得没有以前的作品色泽莹润。随后,赵承祥又将43件作品放入窑内,开始烧第二窑。

赵承祥烧的柴窑,对地理和气候有特殊的要求。这种窑面南背北,半地下式。

赵家柴窑烧制的作品叫丹炻。“我爷爷说过,丹炻就是用丹炉烧制而成的玉化之物。”赵承祥说。

烧制丹炻在不同阶段,还要用到各种果木和中草药,“在特定的局限场景内,果木与中草药按一定比例搭配,经燃烧产生药理效应与理化性能的曜变产物。”出窑的丹炻自然透莹、坚实凝重,具有金属光泽,而且如铁之质、似玉之润,有乌金墨玉之感,用手抚摸光滑舒适,莹润细腻。

不知道丹炻的人,可能连炻字都不会读,知道的人,都把丹炻当宝贝。因丹炻按传统技艺烧制,成本极高,再加上目前仅有赵承祥一个人一个窑烧制,他的丹炻一件难求。赵承祥的丹炻从来不愁销路,每次还没烧呢,就有人过来预定了。

“我这个东西,别人没有。我给自己定的规矩:不做第一,只做唯一。”赵承祥说。

 

跟随“窑王”爷爷学技艺,51岁成为掌门人

赵承祥说,赵家祖上是窑主,世代烧窑。根据赵氏家族的世代口传身授,结合赵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赵氏先祖在固城村定居。固城村位于郑州市北郊,南邻贾鲁河,东依东风渠,北距黄河五公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拥有优质的上乘陶土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赵家丹炻自成一绝。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炻器,经过赵家世代传承,数百年演变发展,固城村形成了特有的丹炻文化。

“我爷爷人称‘东里窑王’,东到开封陈留,西到荥阳,北到太行山,南到新郑,所有烧窑的都敬他三分,没有人敢不服。”赵承祥说,他从小跟随祖辈玩泥巴长大。小时候调皮想跑出去玩,爷爷不允许,拿绳子绑在他腰上,拴在窑前,左边一本书,右边一碗肉。饿了可吃肉,无聊可看书,不看书就看爷爷烧窑。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赵承祥不知不觉接受了赵家世传的技艺。17岁能独立操作,26岁成为一个合格的匠人,33岁成为掌作,51岁成为掌门人。

“掌门人不是容易当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大家都得拿出自己的作品,接受检验。我做了13件牛角鼎,挑出来两件最漂亮的。一拿出来,大家眼都亮了。三分之一秒的震撼,乃艺术的高度也。”赵承祥说,一件作品,如果能在三分之一秒内震撼到观察者,这件作品就成功了。

成功震撼到族人的赵承祥,从爷爷手中接过掌门剑,正式成为掌门人,赵家丹炻第十五世传人。用赵承祥自己的话说就是“靠世袭的祖制和族众的拥戴”。

“只有这个大孙子才能维持北地窑、固城窑最后残存的荣光。”赵承祥的爷爷当时这样说。

赵家北地窑最红火的时候,带动整个固城村都烧窑。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老式传统的烧窑方式逐渐被人们放弃。到1978年时,只剩赵承祥家一个窑还在坚持用传统的柴烧方式烧制,其他人都另谋生路了。

 

放弃最赚钱的行业,重拾祖宗技艺

“人是要生存的,家族要传承,首先要活下去。”为了生存,赵承祥干过包工头。在这一行,他干得风生水起,资产数百万,手里管着300多人。但是,赵承祥始终忘不了爷爷的临终遗言。爷爷临终前,把他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文化是灵魂,技艺是生存之本。只要这两项存在,我们这个家就会兴旺。”

“不能让老祖先的东西在我手里断了。”赵承祥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赚钱的包工头工作,重新开始烧窑。

赵家丹炻对泥对窑的要求都很高。先说泥,把从黄河里采来的原泥晒干,然后把泥料磨粉过筛,倒入练泥池内加水搅拌,去除漂浮物与底部沉沙,取中间澄泥。然后,再把澄泥提纯添加微量元素,在封闭的容器内焖制发酵,形成熟泥。对熟泥捶打揉搓,使其产生韧性,然后在转盘上把泥团提拉成各种形状的器皿,对器皿整体磨压,做抛光处理,在阴凉处自然脱水晾干。最后才把合格作品入窑,按工艺流程烧制。

赵承祥说,他的丹炻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涂不绘,不渲不染,不雕不琢,经无釉细磨抛光,然后用柴窑烧制,烧制时用的有果木和中草药。同时配合熏、熥、烘、燎、烧、烤、焖、蒸八种技法控温窑变。

“土遇见水成泥,泥遇见火成炻。”赵承祥说,丹炻,就是泥与火的艺术。

然而,事情没那么容易。赵承祥虽然做出了巨大牺牲,回归传统,重拾家族技艺,但上天并未一开始就眷顾他。耗费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全身心的精力,前四窑都没有成功,损失巨大。“第五窑成功了,第六窑又失败了,直到第七窑,才稳定下来。”赵承祥说,不管怎么说,老祖宗的东西没有丢,没有在他手里失传。

赵承祥的丹炻技艺,2016年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赵承祥已经教了几个徒弟了,而他的儿子也在几年前辞掉了汽修工作,专门跟他学祖传的这门手艺。但是,赵承祥还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固城村几年前就拆迁了,赵承祥的柴窑当时也跟着没了。现在的柴窑,是赵承祥在原来自家的菜地里建的。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会发生什么。赵承祥有一个徒弟在黄河北岸租了200亩地,他曾去考察过,那里根本不适合建窑。赵承祥说,建窑对地理位置有特殊的要求,条件很苛刻。如果柴窑没了容身之所,这项省级非遗技艺又该如何传承?

“承载人们生活的土,滋养人们生命的水,与照耀人类精神文明的火,构成了丹炻的优良品质。因此,丹炻是有生命的。它是作者的情感寄托,是能量的通道,信息的载体,是心血与灵性的贯通,是灵魂与记忆的融合。”赵承祥深情地说,希望在都市化的进程中,能有一小块安静的地方,容得下一个小小的柴窑,能让老祖宗的技艺传下去。

 

专家点评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薛峰副教授:

老赵目前所面临的窘迫,恰恰是都市区内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一个缩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千年物质文明最为直接的体现,但是伴随着都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很多手工艺项目逐渐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这其中固然有传统手工艺自有的问题,如各种噪声、粉尘、污染所带来的高昂管理成本,当然也有都市城镇化扩容所牵扯的生存空间冲突。如果都市人在水泥森林中依然能够找寻到一些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心手相传感受中华文明千年的魅力,那么这座城市就会有着持续的感召力。赵老师的丹炻柴窑现在静静地矗立在贾鲁河畔,隐匿于一座小小的山坡之下。经常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探奇般的前来拜访,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中华文明最为璀璨的陶瓷文化,其中的文化教育意义不言自明。尽管伴随着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这样一座国内仅有的柴窑有可能会易址,但是依然真诚的建议窑址所在区级政府,能够慎重考虑为这样一个省级非遗项目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为郑州打造一个极佳的活态化非遗保护案例。

 大象新闻记者 邱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