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靖边非遗|靖边腰鼓 促进建设新时期特色文化

2022-05-11 来源:腾讯文化

靖边腰鼓,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它不仅在陕西地区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整个汉族民间舞蹈中也同样占有一定位置。它流传深远,历史悠久,深受靖边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关腰鼓的名称,据考在民代以前,当地人不叫腰鼓,而称“打花鼓”。后来因在表演时鼓子挂在腰间,故称之为“腰鼓”。

 

靖边腰鼓,逢年必闹,遇节必舞;活动广泛,规模浩大;人数众多,排场讲究;动作健美,气势不凡;鼓点多样,场图多变;服饰各异,扮相有别;情绪朴实,自娱为主。这种自发性的半自娱半表演情绪群舞,成为靖边农村常年娱乐表演、调剂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富有表现靖边人“黄土”性格气质的艺术形式,借助“闹秧歌”、“闹社火”的民俗祭祀活动,来反映表现自己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使这种舞蹈艺术不断达到丰富、充实和发展。加上代代民间艺人的“共性”继承和“个性”发挥,在一定意义上说,更促进了这种艺术品种的不断进化和提高。

分布区域

靖边县境内各乡镇均有,具有代表性的是黄蒿界乡。

历史渊源

关于“腰鼓”的由来和源于靖边之说有以下几种:

一、相传“有了长城就有了腰鼓”,腰鼓是最早驻守万里长城一线的戌边军中士卒身携的一种报警工具,亦是骑士用的助阵战鼓。大将作战中冲锋助阵,骑兵挂鼓呜鼓助威,用来激发将士作战的斗志。随着边疆战局的变化和平息,这种军中“腰鼓”便用来活跃边关将士的精神生活,这样,就渐渐地流传在当地的民众之间,然后民间群众继承包留了这种军阵战鼓,为当地人民群众喜庆丰收,愿兆吉祥、除瘟免灾,助兴取乐的文艺活动服务。

二、“腰鼓是从牧羊人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古时,牧羊人为了调剂自己的孤寂生活,用树根挖成筒状,把羊皮绷紧在木筒上,制成鼓,挂腰间,用于解闷、消忧和借以驯羊时发号司令。

三“腰鼓是从祈神祭祀活动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古代劳动人民逢年过节,喜欢打鼓祭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边击鼓边舞蹈,在这种即兴的表演中,逐步完善形成“腰鼓”这种艺术形式。

根据以上几种传说来看,“腰鼓”出自古代军事阵战有一定的依据。据《榆林府志》记载:长城沿线兵器配置中有骑兵和战鼓一说,而靖边地区古时是兵家征战地区,而今“腰鼓”主要流传也正是这一带地区。虽然当地没有任何史样记载,但查宋代文献却有“腰鼓”之诗:宋人梅圣俞诗:“露台鼓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鞲,先打【六么】后【梁洲】,棚帘夹道多夭柔”。苏轼诗曰“腰鼓百面如春雷”。再见陆游诗“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从这些宋代诗豪的笔下描述可见,“腰鼓”在宋代时期已经很发达了。靖边“腰鼓”由来脉搏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清末民国年间,“腰鼓”在靖边已很盛行。特别是1942年“新秧歌运动”之后,靖边腰鼓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和发展,靖边县农村腰鼓队也有了出头之日,著名民间艺人杜艺栋的秧歌队当时所表演的腰鼓在边区已很出名。在延安鲁艺艺术学员来靖边大力辅导和培训下,为靖边“腰鼓”的普及与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后,镇靖乡、黄蒿界乡、宁条梁镇、杨桥畔镇等乡村社伙队以“腰鼓”为主要表演形式,编导文艺节目,活跃在农村的各个角落,活跃和推动了靖边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发展,腰鼓表演这种耐人寻味的乡土风情时时洋溢着泥土芳香。

基本内容

“靖边腰鼓”的角色构成为“伞头”一名,“鼓子手”八至十二名,“拉花女”八至十二名,杂色丑角若干名。在表演中,均由“伞头”统一指挥。表演程式为舞---唱---舞三段体。新腰鼓规则有所不同,去掉了杂色丑角部分,只保留了“伞头”和“鼓子手”。而舞队中的人物全部是男子。在“伞头”的统一指挥下,组成一个阵图,随着统一的节奏,敲响整齐的鼓点,跳起粗狂有力的舞蹈,给人庄重、雄威、刚健艺术感受。

腰鼓的表演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小场腰鼓。这种形式主要有一名“鼓子手”和一名“拉花女”表演的双人舞。有说有唱,边歌边舞,鼓舞结合。

(二)四人“鼓子手”表演。所谓四人“鼓子手”并不是四人舞,而是九人舞。一名“伞头”,四名“鼓子手”,四名“拉花女”。属纯情绪舞蹈。这种舞蹈现也失传。

(三)八人“鼓子手”表演。此种形式在民间流传较普遍。这是一种舞队表演形式,有“伞头”、“鼓子手”、“拉花女”杂色丑角,每位“鼓子手”配一“拉花女”。纯属民间大场表演形式,舞蹈时还有“伞头”演唱拜年歌。

(四)腰鼓群舞表演:这一类属于新腰鼓表演形式。是属于1942年“新秧歌运动”后在靖边兴盛起来的。人数不限,少则三四十人,多则百十号人。表演时有唢呐伴奏。声势浩大、场图多变、场面壮观。

 

相关器具

传统的腰鼓制作是用牛皮作鼓面,鼓身用高约40厘米的木料作成直筒状。口径约15厘米左右,鼓身用红油漆粉刷而成。鼓身中装钉两个铁环用于系挂带。两根打击木棰约20厘米长,为表演时美观,在棰的一头扎上红绸子进行装饰。

表演者服饰多采用戏曲中的“武生”打扮。民间则身着彩服,腰扎“绣花云子”,武士板带,头扎红头巾,脚穿薄底鞋。现在穿一般秧歌服即可,头带白毛巾。

主要特点

一、舞蹈动律特点:

靖边“腰鼓”与各地之间有不同的表演风格,它的动作特点以“转身”、“跳跃”、“跨”、“踢”、“蹲”、“跪”、“翻”等为主要技术特点。

 

二、音乐伴奏特点:

1、“靖边腰鼓”表演时在锣鼓击乐的伴奏下进行。

2、腰鼓演奏,这一部分主要是腰鼓手边鼓边舞中演奏的鼓谱,舞蹈姿态必须按照鼓点提供的拍节进行表演。鼓谱有“短流水”、“长流水”、“路鼓”、“三滴水”“平鼓点”、“凤凰三点头”等。

3、近年来,靖边“腰鼓”增加了唢呐伴奏。

重要价值

靖边“腰鼓”具有娱乐身心,强身健体,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精神状态,促进建设新时期特色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都会产生好的效果。

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主办

监制:林泽

主编:燕昆山 责任编辑:马金娥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