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南京早期民俗

2022-04-12 来源:腾讯文化

丰富而秀美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南京早期民俗,也使南京民俗增添了几分秀美。南京地处大江之南,山环水抱,气候温和,自古就是粮秣富庶之地,有“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之说,这就促成金陵“衣冠文物,盛于东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使其衣食住行、婚丧喜庆、礼仪游观等民俗格外丰富,而且秀美,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南京人在改造自然中,也发展自我,创造了早期的文明。当时的古越族断发纹身,敬龙祭龙,并举行龙舟比赛,既表示对龙的崇敬,又为全部落增添欢乐。这种“娱神娱己”"的划龙舟活动,是金陵(今南京)最早产生的民俗之一,一直相沿了几千年。直到清末民初,每到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南京即有“河帮”、“江帮”、“木帮”在秦淮河划龙舟比赛,称“三帮竞渡”,是当时长江以南最盛大的龙舟赛会。早在一千多年前,建康(今南京)首创的“走马灯”,以其独特的构思和利用空气受热对流的原理,使纸扎花灯快速旋转带动纸面图像,产生万马奔腾的热闹景象,为世人称奇。建康人还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早在南朝就做成“宝匣观景”,通过小孔看到匣子里的山水风光、人物走兽。这比西方的“西洋镜”要早许多世纪。

 

民俗的多彩秀美,还表现在南京人的日常生活上。穿着讲究色彩,装饰偏好艳丽;住房选择临水而居,青砖小瓦,花格漏窗,处处给人以秀美之感。都市的大气和创新南京历史上十代为都,即使不在为都时期也是江南首府,其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十分显赫。而历代帝王为巩固其统治,都提倡“移风易俗”。“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汉书·地理志》。梁武帝萧衍于天监元年(502)登基伊始就下诏:“观风省俗,哲后弘规”,敕令各级官员“观时设教”,“移风致治”。他们为树立亲民形象,“与民同乐”,又多标新领异,花样翻新,倡导了不少民俗,而且民俗中显示出大气,其规模和气势都极为宏大,远非一般地区可比。六朝时期,由于朝廷的提倡和官员的热情参与,使围棋在都城建康地区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南唐后主李煜把七夕节的神话色彩和娱乐性相结合推向极致。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把元宵节定为10天,创历史之最,而且在午门外创制的“鳌山万岁灯”,其规模、其精致、其热烈隆重也是极少有的。其他各朝君主也都各有新招,而且影响久远。六朝时期及明代,各朝皇帝为表示重视农耕和树立君王的良好形象,都在春社之日举行祭土地、祀五谷的社稷活动,规模盛大,仪式隆重而庄严。于是民间也在这一天举行祭社活动,吃社饭、喝社酒、唱社戏,热闹非常。

 

明清之时江宁知府都要率群臣在东郊举行立春祭祀大典。老百姓也在开春动土、插秧“开秧门”等农事活动中都要举行相关祀祭。六朝时期,历代皇后都亲去鸡笼山之烧香祭拜蚕神,以求蚕茧丰收。此后,南京及三吴一带的老百姓都有祭蚕的“蚕月挂红”的民俗活动,延续长达千年之久。过年及喜庆时要贴对联,虽说早已有之,但一直未能传播开来,而朱元璋传旨过年加贴对联一副,并给臣下赐对联,从此贴对联传遍中华大地。

 

到了近代,风气有了极大的改观。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亲自设计一种服装,叫“中山装”,不仅是自己在各种正规场所的着装,还为大家仿效,一时成为新派人物的首选服饰,形成潮流。这时又提倡文明结婚,举行集团婚礼,既简便又隆重,很快为公务人员所欢迎。“三月十二中山植树仪式”,是由南京兴起的,民国17年(1928)即议定3月12日为植树节。中华民国教师节也是由南京为发端,后为国民政府采纳定在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遂推行到全国,直至现在世界各地华侨、华人仍在这一天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可见由当政者在都城首先倡导的一种风范,对一地区乃至全国的巨大影响。民俗则是最为典型的体现而不会例外。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