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民俗民风
上坟祭祖都有哪些讲究?什么是“春藏秋露”

2021-08-19 来源:腾讯文化

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从而形成了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的变化规律都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当然上坟祭祖也要遵循这种规律。老人说:上坟祭祖要“春藏秋露,伏腊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春藏夏露”?

季节的属性是什么?

由于我们位于北半球,太阳光是从南方天下斜着照射下来的,那么东西走向的物体就会形成不同的两面,朝向太阳的一面为阳,背向太阳的一面为阴。由此而衍生出来阴和阳的观念,任何事物都包含两面性,当然也包括季节。

因为季节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形成了,而地球公转的轨迹是椭圆形的,所以季节的变化也是椭圆形的。这个椭圆形的大圆圈就是由春夏秋冬四季所组成的,冬季之尾连着春季之首,除夕连着新年,一年为一圈。

如果把一年分为阳面和阴面的话,从立春到立秋之间为阳,从立秋到立春之间为阴,所以春季为少阳,夏季为老阳,秋季为少阴,冬季为老阴。冬季和夏季是两个极点,春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秋季是阴气上升的时候。

上坟祭祖都有哪些讲究?

古人对祖先的信仰非常重视,每个季节都有祭祖的节日,其中以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夏季的伏祭,冬季的腊祭最为重要,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祭祖节,并且每个祭祖的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

但是所有的祭祖节,以及所有祭祖中的习俗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与祖先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因为祖先属阴,参加祭祖的人属阳,两者之间必须平衡才能和睦,若人气太强就会伤到祖先,同样祖先太强,一样会伤到子孙后代。

然而每个季节的特征都不一样,于是人们根据一年四季的特征而总结出了很多习俗和讲究,但是所有的讲究都是为了与祖先之间达成一种互不相伤的平衡。

什么是“春藏秋露”?

由上可知,人们在上坟祭祖时,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与祖先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比如清明节祭祖,那时候正是春季,也就是阳气上升的时候。所以清明节时,人们会带着祭品去坟头祭拜,并且还要挑选在晴天的早晨,也就是卯时,太阳即将出来的时候,就是为了彼此之间平衡。

在清明祭祖时,如果人们戴着金属的首饰,就要藏在衣服里面,其目的就是怕自身太强而伤到先人。正因为春季属阳,人们才会去坟头祭拜。而秋季时,阴气上升,所以农历的七月,祖先才敢回家与亲人团聚。

由于秋季的季节属阴,对祖先有利,所以七月的祭祖节,身上戴的金属物可以露出来,并且额头和肩头等都要露出来。而这些习俗都是为了增加自身的气场,以免被那些无家可归的先人骚扰。所以“春藏秋露”就是春秋两季祭祖节日中习俗的总结。

什么是“伏腊不出”?

伏祭和腊祭也是两个重要的祭祖节,这两个祭祖的日子就是:夏至三庚为伏,冬至三戌为腊。也就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伏祭的日子,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祭的日子,也就是如今的腊八节。

在一年之中,冬至是阴气最强的一天,夏至是阳气最强的一天,冬至之后太阳开始北返,阳气逐渐上升,夏至之后太阳开始南行,阴气开始上升。所以伏祭的日子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而腊祭的日子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都是在两个极点之后。

夏季为老阳,冬季为老阴,也就是说夏季人的气场很强,同样冬季时祖先的气场很强,为了达成一种平衡,所以无论是伏祭还是腊祭,人们都会在家里祭拜,不出门。伏祭之时尽量把一些金属物藏起来,因为自身已经够强了,而腊祭时,尽量把金属物露出来,其目的就是增强自身的气场。

所以“春藏秋露,伏腊不出”就是所有祭祖活动中的重要特点,而民间所有的讲究以及习俗都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俗话说:“七月半,鬼乱窜”,而清明节为啥不乱窜呢?夏至为啥不乱窜呢?就是因为季节的属相而决定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