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她在俄罗斯推广孔子文化 外公曾参加十月革命

2017-05-15 来源:腾讯网

 

  出生于1950年的韩丹星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孔子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孔子课堂的校长,外公是中国人,外婆是俄罗斯人,她身上流着中俄的血液。韩校长说,之所以学校名字里面出现两个“孔子”,是当初2001年开始创办时学校的名字叫做“孔子学校”,办学初期,学校经历了很多困难,现在把当初的名字保留下来,记住历史。(图/文 安东)

    更多精彩: 

    49岁调味师的豆瓣保卫战  

    7岁孩子北漂求医4 渴望进入学校  

    雄安新区“华北明珠”白洋淀游人如织 

 

  说到历史,韩丹星每每都能回想起自己的坎坷经历。1986年,韩丹星随着母亲来到苏联圣彼得堡,她预想着定居于此,并读个苏联的博士。然而当时已到苏联解体前夕,很多单位生产工作都陷入停滞,上学的审批一直没有下来,她到了一个水质研究所工作,工资也少得可怜。为了生计,人们都另寻出路。图为报纸上登出的“汉语桥”大学生汉语比赛的获奖成绩,孔子课堂的成功是韩校长最大的欣慰。

 

  1887年,韩丹星的外公韩广乡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上过私塾,1904年开始在黑龙江亚布力一带的俄国人林场工作,开始与俄国人打交道。后来被派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林场工作,在那里加入了苏联红军,随着红军打到圣彼得堡,参加了十月革命,并且加入了苏联红军,带领“中国营”帮助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图为韩丹星的外公、外婆和妈妈于1925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的合影。

 

  由于外公的这段特殊经历,韩丹星的家庭命运就在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之间交织着。两个国家交往需要语言的沟通,她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可能也注定了她需要倾注心血开办汉语学校。这是韩丹星在60年代插队时拍的照片。

 

  韩丹星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1977年恢复高考后她顺利考上了大学,并于1982年入行教育行业,这是她(右一)1982年大学毕业时拍的照片,那年她从东北师大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她随母亲回到苏联,当时她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苏联解体时期帮着中国人做了一些生意,也挣了一点钱,但她志不在此。

 

  2001年,已经年逾五十的韩丹星终于如愿在圣彼得堡大学通过博士答辩,完成求学的心愿。在这期间,她经历了苏联解体,帮中国“倒爷”做过生意,帮圣彼得堡市政府和大学和中国做过交流。始终没有放弃的就是汉语教学,她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过10年汉语,私下也自己办班教过汉语,直到后来开办孔子学校。

 

  韩丹星的汉语学校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一个老旧的楼里面,2001年刚创办时异常艰辛。“当时开办学校资金不够,就选择了这个楼里当时根本没法使用的破旧楼层,经过自己修葺和装修后又遭出租房算计,韩丹星又四处寻求公正,最终在市政府和中国领馆的协调下,得以继续办学。”韩丹星说,她决定做一件事,就会坚持下去,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

 

  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记的笔记。韩丹星介绍,学校创办的第一年,学校总共招收到3名学员。那一年,学校的老师们在700平米的教学区走过艰难的开始。

 

  韩丹星办公室摆满各种汉语教学教科书和工具书。韩丹星自己还创编了集中补充教育汉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填补了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历史空白,还成功开设了基础教育框架下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先河。

 

  这是学校里供学生们观看的中国影视作品DVD,《还珠格格》、《狄仁杰》等在中国是畅销电视剧。韩丹星学校的汉语教学成绩在圣彼得堡乃至俄罗斯、欧洲、全世界的汉语教学中也都是出了名的,这离不开她在这方面的汉语教学方法。

 

  酒香不怕巷子深,韩丹星通过自己的努力,2007年学校成为国家汉办的项目,列入孔子课堂,又有了国家的支持,近些年中俄关系进入高度发展时期,学校的汉语教学也迎来飞速发展。这是学校学生获得的“汉语桥”全俄中学生中文比赛第一名奖杯,类似的奖杯已经放满一个展示柜。

 

  韩丹星一直热爱着中国,2015年她受邀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2016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韩丹星颁发了先进孔子课堂证书。韩丹星学校里的孩子在世界“汉语桥”中学生比赛中取得过前三名的好成绩。

 

  到2017年,学校招收的学生已经覆盖了圣彼得堡142所中学、18所大学,圣彼得堡总共20个行政区中的17个。工作之余,韩丹星经常和学校的年轻老师们在一起聚一聚,她觉得这样可以跟上年轻人的节奏。

 

  已经67岁的韩丹星还坚持每天到学校上班,教学、后勤、外联样样都亲自抓,经常给学校部门负责人开会落实并且督促完成每一项任务。

 

  对于这一切,韩丹星很高兴,但看得很平淡。她认为所做的一切能够符合时代的契机固然很好,她和当年外公一样,没有先知先觉附和历史潮流,只是在用心努力做事。一个多世纪中,韩丹星的中俄家庭在“一带一路”的中俄路段中默默生存,默默做出贡献。

分享到:
责任编辑: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