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乾隆皇帝的最爱 每成功一件便作诗一首

2016-08-11

 

  【文化典藏】“薄遏片刻铢,轻于举鸿毛,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写的,描绘的是薄胎玉器的精美和轻巧。

 

  【文化典藏】薄胎玉器 美轮美奂

 

  【文化典藏】薄胎作品轻巧秀丽、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让人爱不释手,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

 

  【文化典藏】在玉雕中让人叹为观止的技艺莫过于薄胎工艺。据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薄胎玉器,但因为其成功率低,所以每成功一件,乾隆皇帝就作诗一首。

 

  【文化典藏】我国的薄胎玉器早在唐代就已出现,突出表现在薄胎玉器的制作上。宋代盛行仿古玉器,而薄胎玉器却少见记载。元代的薄胎玉器也很罕见,明代的薄胎器皿有元朝遗风。

 

  【文化典藏】历史上,薄胎玉器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中断。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将西域的薄胎玉器和工匠带回来,因此薄胎玉器一度十分盛行。但这代工匠没有再培养新人,他们去世后,这项技艺就断了。

 

  【文化典藏】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偏爱这种风格的玉器,专门成立了薄胎西番作,因此薄胎玉器再次盛行。但薄胎玉器的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耗工,乾隆去世不久,这种工艺再次失传。

 

  【文化典藏】直到上世纪30年代,北派宗师潘秉衡致力于研究恢复这项工艺。下图薄胎玉器依次为清代花口碗、 青玉桃形碗、S形双柄碗、玉盂。

 

  【文化典藏】薄胎工艺学术上称为“痕都斯坦工艺”。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西部,其玉材多为南疆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

 

  【文化典藏】这些玉器很有地方文化特色,有的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种宝石或玻璃,装饰花纹多为植物花叶,以茛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除了这些装饰手法,还采用消磨技术,胎体透薄。

 

  【文化典藏】薄胎玉器薄如蝉翼,薄如纱窗。此外,它还重在精细秀美、典雅高贵。

 

  【文化典藏】薄胎技艺是玉器行中最高深的工艺,要达到“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的境界很难,要求琢玉者“艺高人胆大”,即使肉眼看不见,全凭感觉亦能操作。

 

  【文化典藏】选择细腻坚韧的材料“人有五德,玉分五色”。玉,无论颜色分白、青、黄、碧、墨;无论山料、籽料;无论块型大小,都可以作为制作薄胎玉器的材料,但这类作品制作非常精细、且胎壁薄如蝉翼,所以选材要无绺无裂,纯净细腻,紧密坚韧。

 

  【文化典藏】产自昆仑山脉的玉石,最宜制作薄胎玉器作品。

 

  【文化典藏】昆仑山玉石,属角闪石族矿石——透闪石,呈纤维结构,具有细腻、坚韧的特性,能够做细、做薄。

 

  【文化典藏】昆仑山脉绵延数千公里,矿点分别位于和田、于田、且木、格尔木……等地,其中和田玉、格尔木玉最佳。

 

  【文化典藏】制作薄胎玉器的选材有别于其他品种的玉器作品,不一定越洁白的玉石越好,只要玉质细腻纯净、无裂无绺就可以。

 

  【文化典藏】实践中发现,白玉做薄后,产品往往失温润、显苍白,而青白玉制作成薄胎玉器,尽展素雅色泽、高雅气质之美。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注定无法赢取和平的战争首领》  

                  《凯风智见:忧郁斯基——中国人的俄国名字》  

                  《凯风智见:抗日战争起始日期为何要从1937年算起》  

                       《凯风智见:香云纱:述说光阴的故事》  

                  《文史新说:武训:在乞讨中办学的千年奇丐》  

                  《文史新说: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他就是一个童话》  

                       《文史新说:“龙城” 述说着过往的故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