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作者:徐丽冰 · 2016-04-12 来源:凯风网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大凉山,位于我国的西部,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大雪山的支脉,平均海拔2,000?3,500米。或许因为贫穷,“大凉山”对于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陌生又熟悉的“另一个存在。前段时间,一篇被网友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在网络热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一位名叫木苦依五木的四川凉山彝族女孩身上,年纪的她用不到300字的篇幅写下了父母相继死去,自己想念母亲的故事……

  为了了解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的我,在今年年初背上相机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地方。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图片一起来感受下吧!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两个农妇正在用手剥玉米。这里生产条件落后,人们至今还保持着古老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据了解,凉山州是中国最后消除奴隶制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凉山州还处于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存的阶段,并相当完整地保持着该区域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样式和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制度的变迁使凉山彝族人人平等,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能象政治变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可以完成。

  长期以来,凉山彝族地区一直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俗。由于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当地轻生重死观念严重,普遍存在着杀牲祭神(鬼)的习俗,葬礼被视为高于其他一切礼仪的大事。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走近大凉山每个村口,总会看到很多彝人披着“察尔瓦”(披衫)席地而坐,席地而坐是彝人的习惯,是祖先传承下来的习俗,以地为落。不管走到哪,也不管是老人,妇女,小孩;不管是泥巴地、草地、湿地,也不管是马路、公路、田埂,房前屋后,累了席地而坐,困了席地而睡,托儿带女的妇女,孩子饿了席地喂奶……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彝族老人按照传统服饰正在给一位少女化妆,边上的孩子一脸的羡慕。彝族,原称“古夷人,其名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据说,后来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是宫殿里放东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据说,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一般多在16岁),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正在做晚饭的女人,边上放着一堆从山上采来的蘑菇。凉山彝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方式进行的。以旱地耕作为主,山地垦殖采取休耕轮歇的方式,实耕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土地轮歇时间长、利用率低。此外,他们居住的房屋都普遍简陋、矮小,室内黑暗、阴湿,有的家庭甚至牛羊和人混处一室,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室内除设粮屯外,别无它物。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一位妈妈正在给自己的孩子剪指甲,虽然这里贫穷,但母亲和亲情一样伟大。虽然不缺水,这里人人几乎都没有洗脸洗澡的习惯,在这里,脏,不会被人看不起,因为大家都一样。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交织起来,又造成人们观念上的落后。他们习惯听天由命,生活上也是得过且过,比较崇拜鬼神的文化观。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集市上的牛马交易区。在这里,村民们最为期待的就是赶集,赶集的当天,山民从周边大山深处赶来,集市上人潮涌动,分外热闹。除了日用品、农产品、牛马家禽的交易外,人们也借着赶集的机会交谊,吃点零食,见面聊天,其乐融融,展现了彝族民俗风情的一面。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一个女人正在向商贩购买猪仔。对他们一个家庭来说,养牛或养猪可以补贴家里很大一部分开支。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在这里,一般村民家庭生活的所需原料大部分要从集市上购买。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牙医正在给一位老人看牙齿。由于没有刷牙的习惯,很多人50多岁就患上了牙疾。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集市上卖衣服的地方,两位老人正在按顾客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剪改。这里所卖的衣服都是现代风格,但很多老人还不习惯穿,所以会进行必要改进。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很多的彝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或许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们不羡慕,也不在意。他们依然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自息的生活,他们脸上写满了饱经风霜后的淡然与坚毅。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赶集的路上,一位孩子幸福的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阳光下,一个拿着课本的小女孩在接受姐姐的“上课”。在和村民阿木的交谈中得知,按民族政策,彝族每对夫妇可生三胎,不过,凉山人观念都存在根深蒂固的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一般都有四五个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往往他们小小年纪就要背负起家庭的重担。此外,这里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办学条件仍然非常艰苦。据说,有位来这里支教的老师,看到这里的落后的情况后,连夜逃回了城市。

  这里的交通环境非常不便,他们的资源缺乏,经济落后适龄儿童因家境贫困而无法上学。生活在城市的学生,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过着贫寒的生活,看见他们无法像自己一样背着书包走进学堂却依然流露出渴求知识的眼神时,或多或少有些感慨。虽然条件艰苦,但孩子们依旧乐观的对待。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在当地,很多人家的孩子成年后外出打工,偶尔会给家里人寄钱补贴,所以这里的取款的人特别多。  

用镜头讲述大凉山深处的真实生活

   图为一起玩耍的孩子们。虽然已经越来越多的穿着和城里人一样的服饰,但他们还是习惯性的在外套外面再披一件“察尔瓦”。对他们这个孩子来说,没有像样的玩具并不妨碍玩的天性,他们甚至随意抓起地上的石子也一样可以玩得很开心。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图拉扬 湖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