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45年乡村教育的坚守

2018-04-17 来源:新华网

   

  侯增喜(右二)在给二年级的孩子批改作业(4月10日摄)。

  侯增喜是河北省临城县石城乡上炉子沟村教学点的一名教师。1973年,侯增喜高中毕业后,来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这一干就是45年。

  45年来,侯增喜一直坚守在上炉子沟村教学点。在这里,他既是“通课老师”,又是“知心保姆”。这些年来,学生们对侯增喜的称呼,从最初的“侯大哥”,到后来的“侯叔叔”,再到现在的“侯爷爷”。他当了20多年的民办教师,直到1996年才转为正式教师。上炉子沟村教学点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怎样开展教学呢?侯增喜摸索出一套“穿插教学法”,就是给一年级学生讲课时,提前安排好二三四五年级学生的作业或让他们预习,然后分别给二三四五年级的学生,按同样的方法讲课。此外,他还创造了让年龄大的学生带年龄小的学生的“一帮一结对帮扶”教学法,使得上炉子沟学校教学点的教学成绩多年来一直名列学区前茅。临城县多次推广侯增喜的教学经验,他也多次荣获临城县优秀教师、邢台市优秀教师、邢台市最美教师、河北省最美身边教师、希望工程中国名师园丁奖等荣誉称号。如今,虽然学校学生所剩无几,62岁的侯增喜被返聘到该村小学继续教书,他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右)在用小木棍教一年级的孩子算数(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右)在用小木棍教一年级的孩子算数(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在用小木棍教一年级的孩子算数(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这是临城县石城乡上炉子沟村小学的孩子在课间活动(4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左)在一名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在给孩子们上课(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右二)为用午餐的孩子加菜(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在给孩子们上数学课(4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侯增喜与放学的孩子们道别(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