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国博隋唐文物展

2016-04-29

  1、鎏金立凤植物纹银饰。唐代,1982-1985青海海西州都兰热水吐蕃墓出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目前正在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展出,是一木制容器上的鎏金银片饰,出土时已被压碎,经过对容器的复原,整理出若干件成型鎏金银制片饰。

  2、鎏金边白玉杯。隋,盛水器,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此杯由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敞口,口沿镶金带一周,深腹,假留足,平底,通体光洁无纹饰。其柔和的玉质、凝练的造型使得这件玉器虽小却显得高贵典骓、气宇不凡,成为隋代玉器的一件代表作品。两汉时期是我国玉器生产的盛期,然而自东汉灭亡后,从魏晋至隋唐,玉器发展走入了低谷,在这个时期出土的玉器为数甚微。但是,就在这少数的几件玉器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玉器生产已逐步完成了从礼器开始向日用器皿的过渡。这件白玉杯便明显摆脱了汉代玉器制作程式的束缚,向着写实与实用的方向发展,已经是非常生活化的器物了。当时这种镶金边的器物很少见,但随着瓷器的发展,碗类由于采用“复烧”,碗口无法施釉,均为芒口,为美化器口的不足,因而有时用贵金属来镶边,后来发展到口沿施釉的也用金属镶边来美化,更收提高价值之效。这件白玉杯镶上金边,不仅显得更加精致、富贵,也包含了“金玉满堂”的寓意。

  3、三彩釉陶俑。唐,图片左一的三彩釉陶女坐俑于1953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王家坟村11号墓出土。此女俑梳球形髻,穿袒胸窄袖衫、朵花长裙,着披帛,双手置胸腹上,安然垂足端坐在束腰墩形坐具上。从背后看,坐具似为籐竹扎制而成。

  4、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照面用具。1955年河南洛阳涧西唐墓出土,直径23.9厘米。圆形,圆钮,纹饰华美,以螺钿镶嵌而成,螺片光泽莹润。镜钮上方正中位置是一棵花树,右边树梢上悬一轮明月。钮两侧各有一位身着宽袍大袖的男子坐于树下,他们伴着清风明月、落英缤纷、禽鸟啾啾,一人弹阮,一人把酒欣赏。执杯人面前有一盆一壶,身后立有侍女。在钮的下方,山石、水池错落,并有禽鸟起舞。螺钿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刻画细致清晰。钮上所嵌螺钿已失。此镜人物的衣饰、禽鸟的羽翼都刻画得极为清晰,加之螺片本身光泽莹润,艺术效果十分别致,是唐镜中难得的精品。

  5、唐三彩黑釉陶马。唐,明器,1971年河南省洛阳市关林出土。高66.5厘米。唐马雕塑一改秦汉时期那种平稳古拙的风格,而以生动的高昂姿态著称。唐墓中出土的各种三彩马,尽管千姿百态,却都具有头小、臀圆、体态匀称、膘肥体壮的特点,是当时西域马体型的写照。这件马俑除面、鬃、尾、蹄涂白釉外,全身披黑釉,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而且造型雄健,釉色匀称,姿态自然,是唐三彩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