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寒冬已至 看古代人取暖的那些妙招

作者:水 滴 · 2015-12-03 来源:凯风山东

 

  今年的冬天来的比往年要早,不仅阴冷还有持续的雾霾,好在空调神马的统统上马。窗外的北风吹的再狰狞,室内暖融融却也让人感到惬意。让人心生感叹的同时,不禁为古人操起了闲心,没有空调、暖气的古代,人们如何度过这漫漫严冬呢?

  翻开厚重的历史发现,古人真是有智慧,取暖方式不仅花样多,还标新立异,可以说是很多现代取暖工具的鼻祖。

  一、手炉—古代的小暖宝

  《红楼梦》中,薛宝钗劝贾宝玉不要喝冷酒,而且说了一大堆关切的话,惹得黛玉“醋意泛滥”,可巧丫头紫鹃让人送手炉,黛玉就立即借题发挥,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黛玉用的手炉就是用来暖手暖脚的小火炉,相当于现在的暖宝宝。炉外加罩,且精巧玲珑、形状多样,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有诗为证:“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二、汤婆子---古代的暖水袋

  《甄嬛传》中,华妃娘娘家世显赫,身家所用看着比别人金贵了不少,冬天不离手的即是汤婆子。汤婆子又叫足炉,比手炉大一些,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有点像现在的暖水袋),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写得特别传神,自宋朝就有了,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曾把“足炉”作为礼物送给好友杨君素。明代瞿佑亦有诗为证:“困倚蒲团罢煮汤,一团和气有商量。生来不作闲云雨,老去偏多热肺肠。金母有心同寿域,竹奴无意妒专房。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三、暖椅——城里人真会玩儿

李渔设计的暖椅

  清代的著名文人李渔,多才多艺,不仅文章写的好,木工活做的也不错。他在《闲情偶记》里,专门讲到了他自己设计制作越冬暖椅的一段有趣经历:我冬天著书,身体畏寒,砚台里的墨汁也会因天寒被冻住。我原本想多放几个盆炭,让满室都暖和起来。可这样一来,炭尘就多了,弄不好,书房就会灰尘四起。如果只用大小二炉,手和脚是不凉了,可四肢还是冷得够呛,我浑身上下简直是又过冬天,又过夏天了。所以,我就千方百计地设计制作了暖椅,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置炭炉,这样一来全身就都不冷了。瞧人家这,在暖椅上读书真是享受!

  比起手炉、足炉、暖椅这些小物件,古人还有更大、更好的取暖设施,有点像现代的大型供暖,当然供的只是皇家或者有钱人家,虽然赶不上现代的技术,但依然让人叹为观止。

  四、壁炉——现代的电暖气

  壁炉大多出现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其实早在秦朝时期咱老祖宗就设计了壁炉作为取暖设备。伟大的始皇帝不仅建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留下了神秘的秦始皇陵,同样也有当时非常先进的取暖设备。据说,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了壁炉,其中有两座壁炉还是供浴室采暖用的,炉膛为覆瓮形,可使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这应是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方式。炉口前有灰坑,炉的左侧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该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看来,壁炉是咱们老祖宗的专利。以前还羡慕人家外国贵族家里有壁炉呢。

  五、椒房---使用了保温材料的房间

  花椒不仅是很好的调味品,还是很好的绿色保温材料。《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在宫中设有温室殿,以花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再挂上锦绣壁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世说新语》载,西晋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也有“香壁本泥椒”。写到这里,笔者只想弱弱地问一句,大概得需要多少花椒啊?成堆的么?

  六、火墙——取暖管道的鼻祖

 

  据说,秦长乐宫遗址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清朝时,宫廷建筑师们,对秦朝以来的火墙进行了改造,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现在北京的故宫,依然可以看到这种暖阁。不知道是否是现代取暖管道的雏形。看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还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历史上还有一些奇葩的取暖方式,一些奢侈的贵族用身体肥胖的女性取暖,还美名其曰“妓围”、“肉阵”,不过是增添笑料罢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