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坎坷中前进:中美关系的温馨时刻

作者:苏林 · 2015-09-21 来源:凯风网

  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从西雅图开启他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25日在白宫接待习近平。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对世界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中美两国风风雨雨几十年,从破冰到热络,直至今日努力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期间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一、太平洋彼岸的挥手  

   1970 10 1 ,新中国的第21个国庆,《西行漫记》的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毛泽东的邀请下,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同年的 12 18 ,毛泽东在会见这位报道了红军长征的美国记者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向美国发出了招呼。  

  二、 转圜太平洋的“乒乓外交”

  19713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成为爆炸性新闻。此后毛泽东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立即同意中方邀请。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 同年4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成为自1949年后第一批获准进入新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4 14 ,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队:“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 1972 4 11 ,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1971 4 21 ,周恩来通过巴基斯坦向美方首脑发出访华邀请; 7 9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 2 18 ,尼克松启程来华, 2 21 上午1127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成为第一个来华访问的美国在任总统。尼克松向在机场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去,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尼克松在中国逗留的日子,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事后这样说。 2 28 ,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不仅终结了隔绝局面,在新的时代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掀起中美关系高潮的破冰之旅  

   1978 12 16 ,中美两国《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1979 1 1 《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宣布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30多年来的不正常状态成为历史。 1979 1 28 2 5 ,作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来到美国,进行了“破冰之旅”,使中国开始走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道路。  

  五、护航80年代——8·17公报”  

  中美1979年建交时,对军售台湾问题因未能达成共识而搁置。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中美继续讨论此棘手问题,经过冗长的谈判过程,中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向台湾出售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并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销售。《八·一七公报》的达成使当时紧张的中美关系得到缓解,中国在国际上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中美间三个联合公报提出的中美关系的指导原则,对8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较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整个80年代,中美关系因美向台出售武器、人权等问题出现了多次反复,但《八·一七公报》,却始终为中美关系护航。  

  六、“战略伙伴关系”的1998  

   1998 6 25 7 3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中美双方首次提出,要面向未来建设 “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进入了90年代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期,江泽民与克林顿联合记者招待会,并向全球实况转播。中国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宣布准备签署联合国的两项人权公约。克林顿公开许诺他对台湾问题的“三不主义”,克林顿也希望美国媒体能够“以平衡和全面的眼光展示一幅现代中国的图景”。中美关系在1998年达到了90年代的最高峰。  

  七、“30年最好的时期”——军事开始正常化  

   2001 9 11 ,两座纽约地标建筑物的倒塌,美国的战略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反恐战争又一次把中美拉到了一起。军事关系是两个国家关系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不可或缺的。“9· 11 之后,两军之间的接触渐渐恢复,以200310月底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访美为标志,中美军事高层访问正常化。甚至被鲍威尔称为“30年来最好的时期”。  

  八、“私人晚宴”—— “合作伙伴关系”  

   2011 1 18 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美方十分重视胡锦涛来访并给予最高规格礼遇。奥巴马总统打破惯例在白宫为胡锦涛主席举行私人晚宴,拜登副总统前往机场迎接,两国元首会谈、会见及共同出席各项活动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联合声明》为中美两国关系设立了新航标。这是中美在关键时刻的历史性访问,是一次增进战略互信、引领战略合作之旅。  

  九、“庄园会晤”——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20136月,习近平在访问拉美期间顺道前往美国,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与奥巴马举行了既不是国事访问又不是工作访问的会晤,成为建交后中美元首互动的新模式。短短两天的行程中,习近平与奥巴马就中美间面临的一系列议题进行了私下的紧密磋商,“庄园会晤”中习近平向美方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庄园会晤”为接下来的中美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双方军事交流不断增多,高层互访增加。到了2014年下半年,当奥巴马赴北京出席APEC峰会前,美方有意延续这一模式,提议举行北京版本的“庄园会晤”。最终,中方为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安排了与习近平交心的机会,而奥巴马见识了中国作为APEC峰会东道主的独特匠心。  

分享到:
责任编辑:南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