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半世纪,开往北京心脏的地铁

2015-07-07 来源:GEO

 

  城市和地铁,在英文中都叫作metro,最能代表都市性的标志建筑,非地铁莫属。在大中华地区拥有第一座地铁,是那个贫瘠年代的北京的骄傲。半世纪弹指一挥间,作为这座都城的地下组成部分,北京地铁的钢铁之躯不断生长,成就了如今世界上最长也最繁忙的城市动脉。GEO

 

  整整半个世纪之前的1965年7月1日,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宣布北京地铁正式开工时,不会想到:这条勒紧裤腰带建起的“401工程”,50年之后,会变成世界城市中里程第一(通车超过500公里)和最繁忙(工作日均运载乘客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城市民用快速轨道系统。

 

  1965年开工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相当于今天1号线和2号线的各一部分,是从北京站到苹果园的一条狭长的“z”,再往前就是西山的崇山峻岭。在今天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图上看,它已毫不起眼,但这可是大中华地区的第一条地铁,在亚洲也是仅晚于完成了经济起飞、又拿到奥运主办权的日本东京,而且仅用了4年就完工,在那个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我不仅是看着这条地铁长起来的,甚至连它十月怀胎都亲历了。”说这话的是文史学者赵珩先生。那时他在北京男六中上学,学校就和现在1号线的天安门西站隔了一道红墙,家则刚搬到翠微路的干部大院,和当时开建的翠微路地铁站近在咫尺。

 

  “都说地铁是1965年7月1日正式开工的,其实早在1964年就开始动工了。本来应该1960年,但众所周知,那时爆发了三年困难时期。”赵珩先生的记忆从正本清源开始,“我不会记错的,因为1964年正好我考上高中。那时直到万事俱备才宣布的实干风格,比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就大张旗鼓强。”

 

  北京地铁最初是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使命而生,可能正因为此,它天生就被镀上了一层极富年代感的“血色浪漫”。

 

  在外地人看来,早年的地铁就像北京这个祖国的心脏一样神圣而让人好奇。当然,神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般人进不去。这条因战备而生的地铁,建设时保密,建成通车了居然继续保密——头两年,只能凭内部参观券进入。1971年地铁试运营,算是对外了,但依然只有持盖公章的单位介绍信者,才有花一毛钱打张票的资格。

 

  在哈尔滨铁路局员工王福春的记忆里,那时如果有“旅游景点热度排行榜”,“地铁应该仅次于天安门、高于长城。有人来回坐,一坐就一天。搞张票的难度就和现在搞张演唱会的票差不多,可不得可劲儿造呗!结果有些人一路坐到终点站苹果园,发现不能和之前站一样,可以对面换乘;必须得出站重买张票,心疼坏了——一毛钱那会儿是一顿肉菜啊!不怕你笑话,一开始我也是土老冒进城,觉着这玩意儿‘刷’一下到了:传说中日本的新干线也就这样吧?”

 

  北京地铁从一条线到两条线花了20年时间,从两条线到十几条线却只花了十余年。“当新建的一条条地铁线与生俱来地安上屏蔽门的时候,地铁对北京人而言,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工具,只有一线和环线还是一道风景线,只有末班车,才感觉回到从前的北京了。”王嵬说。

 

  音乐学院子弟,从小长在长椿街地铁站旁的朱亦兵则表示,“即便是工具也没那么可怕,只要不是庸俗实用主义的。但北京地铁准确说相当于巴黎、纽约的城市铁路,起的作用是迅速把人口瞬间疏散转移的作用。而真正的地铁,应该是走走停停的地下公交车:你可以走到的地方,偷个懒就坐地铁去吧。在里面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报——当然也可以是美女等一切好看的风景。”不过,“特殊国情”这个普适的理由足以让一切理想主义都烟消云散。

 

  40后的王福春是铁路摄影名票、有《火车上的中国人》系列代表作,但退休了坐火车次数锐减、出门却离不开地铁了,这让他反向开辟了自己的创作空间,成就了近年蜚声摄影界的《地铁上的中国人》系列。

 

  “和火车一样,地铁也是承载大社会到小社会的临时空间。但更加临时、更加是老天爷临时起意的排列组合,每一次都不可能一样;而且两三分钟一站,上一批人下一批人,变化太大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