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盐的故事之井盐传奇

2014-07-16 来源:搜狐网

  导语:盐乃百味之祖,缺,则食之无味。盐的使用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它既可调和百味,也可独领风韵,所以被称为百味之王。其实食盐对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生命代谢物质,作为最早的自然调味品,早于人类有文明之前就被利用了。古书上记载,约4500年前的黄帝时期,先民们就以海水煮盐,竟有青、黄、白、黑、紫五种颜色。

  盐从哪里来?

  大海、湖泊、岩石里。中国陆地海岸线漫长,人们约在4500年前的黄帝时期的先民们就以海水煮盐,湖盐多来自内陆盐湖地区,除青藏高原外,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盐湖当属今山西运城的盐池。湖盐的生产工艺与海盐基本相同,大多采用晒制的方法。岩盐又称为盐矿,实际上是地下深处的固体含盐岩层。古代岩盐的开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凿巷道,将含盐岩石采出。然后将岩石粉碎和溶解后提取盐分。而自贡的盐与之有所不同,从地下采卤煎烧而成。

  自贡:“自流井”+“贡井”

  在自贡这块土地上,先人们共开采了一万三千多口盐井,这些盐井如以每口三百米井深计算,相当于打穿了四百座珠穆朗玛峰;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总共生产了一亿多吨盐,如果把这些盐砌成两米高、半米宽的墙,可以绕地球三圈多、绕赤道三圈多。

  自贡这座城市的取名也与盐井密不可分。唐代以前,位于自贡的大公井已颇有名气,与当时的富义井同名齐辉,交相媲美。并据坊间传说,大公井所产之盐质量上乘,曾被作为礼品进献皇帝,供宫廷食用,而成为了朝廷贡品,所以后来“公井”改名“贡井”,即有“朝贡”之意。1880年,由于贡井火少卤多,运输成本增高以后,加上后来因为在杨家冲、大坟堡(今大安地区)一带发现了卤含量丰富的盐岩,贡井盐卤便日渐衰落,到1925年也最终歇业绝迹,但该地区还有些许老井的天车至今依然耸立。

  自流井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釜溪河西岸火井沱一带的盐井群,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所成”而得名。明末清初,该地盐业发展迅速,至清代咸同年间(1851—1875)便进入鼎盛时期,盐井达900余眼,且气卤兼优,而“富庶甲于蜀中”,成为“川省精华之地”。“抗战”期间,为顺应军用民需以及盐场人士之吁请,四川省政府于1939年9月l日批准设立自贡市,取“自流井”和“贡井”两盐井合并之名。

  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

  如今自贡保留最为完好且仍在古法产盐的一口盐井便是蜚声中外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历时13年,井深1001.42米。在人类历史上燊海井是第一口突破千米大关的深井,是钻井史上的里程碑。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

  同样是盐井,美国狄拉克地区当时号称是世界钻得最深的,但他们的一百二十多口盐井均深度只有300多米。到1845年,他们有一口盐井钻到了585米。而我们是在1835年钻到了1001.42米,所以我们的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超过了1000米的深井。

  东方埃菲尔铁塔——天车

  天车是世界上最高的木质结构建筑。盐井钻成后,需要提取卤水,架设井架,而天车就是“A字”形井架。天车主要由耐腐蚀的杉木捆扎而成,有主腿、有支杆、有倒挂,上面有滑轮叫天滚子,然后采卤的“大车”(绞盘车)把吸卤筒吸上,将水平力转为斜向力,并用垂直力把卤水提起来。在力学结构上,天车是非常科学的。另外,天车没有地基,是平放在井口的,因为重力的作用,天车在上下用力的时候是不停抖动的,而天滚子始终以90度角垂直对准井口。自贡最高的天车达到113米,由1000多根杉木组成。单是固定杉木的木楔子,就有3万多根。所以,天车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物。

  在自贡,有一口盐井就有一口天车。所以,天车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盐都”的一份记忆、“盐都”的一个文化符号,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

  盐的故事

  1851年,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建立太平天国。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湘鄂,清廷饬令川盐济楚,给川盐以广阔的两湖市场,也给自贡盐业的急剧发展带来了契机。丰饶的资源、精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高额的利润,使自、贡井盐业步入鼎盛时期,独执四川井盐业之牛耳。川盐济楚促进了自贡地区盐业的繁荣,使这里迅速发展成为了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称为盐都,誉作“富庶甲于蜀中”的“四川省精华之地”。

  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运输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区民苦淡食,迫需靠川盐济销。作为四川盐业中心的富荣盐场,便承担起了供应军需民食的重任。为此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8年3月明令川盐增产,并提出“增加产量首先从富荣两场着手”,要求自贡盐场年产食盐增加300万担,比1937年的327万担将近翻一番。全年产盐456万余担,较1937年增产128万余担,已占四川省各区总产额的50%以上,为全国的产盐战略中心。随着抗战的加剧,富荣东西两场增产赶运更是如火如荼,其食盐供应区域已达川、康、滇、黔、湘、鄂、陕各省,担负起了这些地区达7000多万人口军需民食的重任。作为四川盐产中心的自贡盐区,在抗战时期食盐增产赶运中首当其冲,迎来了盐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即“二次川盐济楚”。盐产量1937年为16.39万吨,1938年即达到了22.84万吨,1941年更增至26.32万吨。战前的自贡盐产量在四川盐产总数中的比重已下降至45%,到1939年即上升到54%。自贡盐税也急剧上升,其速度超过了盐产量的增长。1938年自贡盐税比1937年增长了96%,盐产量增长40%;1938年到1941年盐税增长7.5倍,而盐产量只增长15%。抗战期间,自贡盐税占川盐税收80%以上,冯玉祥称之曰“以产盐雄于西南,而贡献于国家与地方者举国惊甚宏伟”。

  结语:虽然自贡盐业最辉煌鼎盛的时期已经过去,传统的制盐工艺被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取代,但由盐衍生出来的文化却传承下来,正如制出的盐,一直被人们沿用。自贡人始终相信,生活在遍地盐井的家乡,便有着最有滋有味的生活。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