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有项制度诸国纷纷模仿

2022-02-07 来源:腾讯历史

国家的形成,需要很多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作为国家的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拥有的权力,是人人都羡慕的,这就导致人人想成为管理者,面对岗位的稀缺,而争夺的人多,必然会形成相应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一项制度,一直流传至今,并深深的影响当时的日本、朝鲜等国。

 

说到选官制度在我国古代是经历了几个形式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时期,专制制度并没有形成,为了更好的面对自然等灾害的影响,以及应对外来部落的掠夺,同时生产剩余不多等原因,各部落往往会推举出最合适的领导人出来,让他们的部落更加强大,但是这种选官的制度对于被选的人还是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他的出生阶层,选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明主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世袭。

 

在奴隶制社会,大禹的儿子建立夏朝,导致天下成为了家天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传,对于官员的产生,更多的是世袭制度,世袭成就了一个个的势力门阀,对王朝的权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分封制度的影响下,作为下层的官员更多的只是对自己的宗主负责。到了战国末期,腐败的贵族再也不能支撑国家政治的运转,这样国君需要大量的人才,同时扩充自己的权力,大量启用游士,这些游士大多依靠权贵,由他们向上级举荐,这就形成古代士大夫养食客,其目的不仅仅是在为国家举荐人才,同时也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实力,当战国末期战争不断之时,为了激励战士拼命杀敌,往往会根据军功授予一定的爵位。

 

汉代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对于官员的产生,主要是察举制,作为封建社会,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官员的任免收归中央,但对官员的产生,主要还是察举制,察举制主要是由下面的各级政府举荐,他的主要评定标准为孝廉,这种制度没有任何门第的约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形成相应的政治集团,同时容易形成走后门的人,导致人人攀关系而不干政事,面对这种制度的弊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考核的更多的是人品,而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也只有当地能够看的清楚,这样九品中正制度运用而生,这种制度被当地世族势力给垄断,导致人们叹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也就悄然兴起,隋炀帝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他开创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先河,科举制度彻底的打破了门阀势力,被后世所沿用,对于寒门子弟而言,已经没有任何限制,在前期的科举制度,并不是每年都有,时间等等都不固定,考上的未必能够当大官,但他给寒门之弟提供了当官的途径,科举制度在后面几个朝代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最后形成了八股取士。他的完善完全是为了加强皇权,同时也完全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相对于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他更加公平。这种制度,对于日本朝鲜等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选官制度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封建君主而言,科举制度是一种控制人才的手段,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科举制度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只知道摇头晃脑,而没有真正的处事才干。但这种制度毕竟相对而言是一种公平的。

结语

一项制度的出现,他将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他可能存在弊端,但这种弊端对整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还是会去实行,如果没有科举制度,对所有的寒门而言,才是真正的不公平。没有科举制,以当时社会人们的局限性,又有几个人能够提出更好的制度。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