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儒家的生死观:生前何必大睡 死后自会长眠

2021-07-06 来源:腾讯网文化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相信这句话在无数人的脑海里都有很深的印象,而且它也经常出现在不少人学生时代的校园标语里。

民国闺女作家萧红说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告诫人们:人活着就要不停地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努力才是人生的宿命,要通过努力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

正如这句话所言,萧红以此种方式度过了她短暂的31年,留下了无数共后人瞻仰的文学著作。

其实,这短短一句话是萧红总结自孔子教育弟子的一个典故,同时也浓缩了儒家对于生死观的思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活着在世时就是要不断地奋斗、拼搏,自强不息的人生才有意义。

从古至今,早已有无数仁人志士践行了这句话的道理,他们靠努力换来了无限的人生价值,以至于在他们辞世长眠之时,依旧受到了后世的敬佩与瞻仰。

虽然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只是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或者化身为社会标语性的口号,但是它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早已深深地刻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而我们受益匪浅。

生而为人,死得其所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是由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其与尊师的言行而编成的。相信读过《论语》的人都对子贡,这位孔子的得意门生十分熟悉。

作为孔门十哲的子贡,不仅在当时是善于辞辩的政治家,而且善于经商的他留下的诚信经商的风气——“端木遗风”影响后世十分深远。

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弟子,在孔子门下求学的日子,也免不了受到责备。学习不论对于任何人,相信都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子贡甚至都产生了厌学的想法,于是便向尊师请求能否休学。放弃求学,回家休养,在孔子眼里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不论子贡拿出怎样的理由,孔子那里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子贡见商量不得,气得讲道,干脆以后再也不学了,要回家去睡觉。孔子便指着远处的墓地跟子贡讲,你看,那里都是些在“睡觉”的人,你要想睡觉就跟他们一样好了。

这简单的对话得以流传千古的原因,除了对寻求安逸享乐的世人给予警醒外,更包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于生死的认识——活着就要努力,死了才能休息。

在孔子眼中,生而为人,首先要学会努力拼搏,进而才能施展“救济苍生”的抱负,为国为民而发光发热才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价值体现。活着偷懒,上课打瞌睡,自然是不可饶恕的行为,除了子贡外,宰予在课上睡觉,更是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斥责,谓之朽木不可雕也。

作为儒家开山祖师的孔子,一生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尽一个师者的责任,即传道、受业、解惑。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辈本是宋国的贵族,但是为了避难迁到鲁国。孔丘很小的时候,亲人便相继去世,唯有母亲将他抚养成人。

在鲁国浓厚的礼乐文化中长大的孔丘,十分地刻苦,他曾经回忆自己青年的时候“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此,他对于礼、乐、射、御等十分精通。

无论是入仕,开办私学还是周游列国,孔子的经历都困难重重,但他始终都致力于“恢复周礼”,奔波在“克己复礼为仁”的终极人生路上。如果被问及为什么孔子能够拥有这无比坚定的毅力,当然是儒家思想的生死观:生时必须奋发向上,死时才能死得其所。

为何而生,为何而死

顺治皇帝曾感慨:“生我之时我是谁?合眼朦胧又是谁?”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到:“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说明,古今中外都有无数思想家想要解开“生从何处来,死从何处去”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学派都有自己的看法。

其中,西方主流宗教思想认为,人死后将走向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是走向极乐世界还是前往痛苦的地狱,都是需要上帝来根据你生前的德行来做决定的。于是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活着的时候都希望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信徒。

相比较而言,东方思想就显得深刻又多元,其中有“追求精神超越,生死自如”的佛教,还有“重生贵生,坦然接受死亡”的道教。但印刻在一辈又一辈炎黄子孙心中的还是“成仁取义”的儒家生死观。

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当然谁也无法回避,首先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死后的事情谁都无法决定,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生得圆满”。

人的生命本来就短暂,但是创造的价值却可以因人而异:一个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扩大生命的宽度。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超越死亡的观念。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中所言极是,生死并不是最重要的,死亡也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休息的方式。重要的当然是立德、立功、立言,做到这其中任何一件事情,即使英年早逝也不是一件悲观的事情。

正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在生时,听闻真理便可死而无憾了。而什么是真理,便是君子眼中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孟子也曾解释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正是儒家眼中这样的生死观,影响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舍生忘死,成就自己。

南宋儒家学士文天祥面对元人的招降宁死不屈,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晚清,戊戌变法失败后的谭嗣同不愿逃去,坦然赴死,同样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陈词。

所以,面对子贡厌学的心理,孔子当严厉苛责。即使我们没有遇到民族大义当头去思考舍生取义的时候,也要时刻谨记“生勤勉,死静息”的观点。人固有一死,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都是自己生时是否努力所决定的。

儒家也极其重视死亡

孔子虽然生于封建社会,但依旧是个十分现实的人。他不相信道家那一套追求长生不死的观念,也同样不相信这世间做什么事都要听从鬼神的道理。

在子路问及尊师与鬼神相关的学问时,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并未直接回答子路的问题,而是劝诫其不要去操心鬼神的事,而是要活在当下,活出价值。

很多人看到这句,反而生出了疑问:难道儒家就不谈论死亡吗。

其实不然,这句话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说给子路听的。因为子路并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有时也十分莽撞。遵从“因材施教”的孔子选择了引导子路不去纠结鬼神之类的问题,不去过多探讨死亡的问题。

儒家重视死亡,也十分重视祭祀。但春秋战国时期,百姓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鬼神与祭祀的真正意义,孔子曾将精力花在了引导人们对于鬼神迷信,对于生命的终结有更加正确的态度和认知上。

生时有很大贡献的人,在儒家学派中,这样的先祖即使已不在人世,但仍如同活着一般,他的精神也生生不息,而后人更应该继承先祖的血脉,这才是祭祀的真正目的。

小结:

儒家的生死观十分全面,也表现在了中华传统美德“孝”之中。除了子嗣繁衍,尽孝也体现在:”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人死只有一次,父母离世,子女当尽力送终,不可草率、节俭。自孟子提出此观点做出表率开始,厚葬也成为了华夏数千年的习俗。

当然,不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还是无数儒学后人,都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奉献”中为生死观,通过努力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