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说后主刘禅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不公平

作者:李泽田 · 2017-08-24 来源:凯风网

 

  人们都认为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真的是吗?说刘禅不该投降司马昭,可不投降壮烈殉国了又能怎么样呢?更不该在司马昭面前看歌舞时说他“乐不思蜀”,应该当着司马昭的面,声泪俱下地大讲复国之志,那又会怎么样?

  蜀汉压根就不是强国 

  三国鼎立的局势中,蜀汉压根就不是强国,是三国当中实力最弱的一个。

  按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说:“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说明曹魏占尽天时,将士如云,又有“人谋”,是三国中的最强者。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说明孙吴占有地利,又有贤能辅佐,也比较强。

  至于刘备则就靠算是个“帝室之胄”,靠“信义著于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说明只是占一个人和。要成事还靠借荆州不还,施计谋夺取益州以取得地利,“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方针是“北拒曹操,东河孙权”。起初靠“五虎上将”东征西讨,南征北剿,有人说诸葛亮其实没打过多少胜仗,赤壁之战大败曹兵,按《三国志》说的应该是周瑜的功劳,并不像《三国演义》说的是靠诸葛亮草船借箭、装神弄鬼借东风火烧战船。

  诸葛亮认为守住荆州是关键,“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样“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但是关羽却“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刘备的领土问题,虽然取得了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后来又攻取了西蜀等地,才有了和东吴以及曹魏有了抗衡的能力。但是刘备的领土过于分散,荆州和益州隔的太远,如果有敌情,因为蜀地的崇山峻岭,益州的兵救不了荆州的兵,荆州的兵力也到达不了益州。而没有了荆州,蜀汉实力更加弱小,再加上后期无人可用,即便诸葛亮再多活十年,统一也是极难的。

  毛主席对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历史功绩是肯定的,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态度。一是选错将帅,不该让关羽守荆州;二是不懂关键时刻主帅应亲自临阵调度以策应战事,失街亭诸葛是有责任的;三是军事战略的失误,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大意失荆州使得蜀汉元气大伤 

  本来是诸葛亮让关羽镇守荆州,而关羽“大意失荆州”。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即今日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包括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五郡。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算是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导致刘备的荆州三郡都失陷,即所谓“大意失荆州”。荆州失陷,让蜀汉损失了许多文臣武将,元气大伤。

  三年后刘备北伐孙吴,说是为关羽报仇,实际也是刘备登基称帝后想占据江东扩充实力,小有胜利之后遭受惨败。蜀汉国力进一步式微。

  诸葛亮六出祁山遭受失败更让蜀汉损耗国力 

  刘备死后,作为托孤之臣,诸葛靓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刘禅称他为君父。此时五虎上将只剩下赵云,他个人是能征善战,若论统兵布阵,还看不出有多大本事。还有个魏延,诸葛亮又看不上,魏延也是与诸葛亮总是意见相左,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

  诸葛亮在接管蜀汉政权后,先后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却都是功亏一篑,白白造成国力损耗。据说刘禅投降曹魏的时候,人口九十六万,诸葛亮“六出祁山”出兵就有十万多,这很明显是人民很大的负担。这十万军队吃了败仗,可以说是蜀汉政权失去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这样,诸葛亮死后留给后主刘禅的蜀汉综合国力当然是非常虚弱的。

  刘禅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提到,听射君说诸葛丞相夸赞刘禅有智慧,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诸葛亮不是个阿谀奉承的人,刘备也有知人之明,可见刘禅绝不是个鲁钝之人,而且还是个像诸葛亮说的很有智慧的人。

  刘禅十七岁即位,在位时间有41年之久,这是其他各国皇帝所没有的。而且他接手的蜀国跟本就是一个烂摊子,而刘禅继位后不过短短五年时间,说是“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也就是说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说是“南征四郡,四郡皆平”,也就是说蜀国国内局势实现了平定。还说“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也就是说吴蜀联盟得以重修旧好。还说“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也就是说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入朝相助,蜀汉的外交成果令人瞩目。这说明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一种中兴的气象。

  如果说这是诸葛亮主政的功劳,诸葛亮主政11年后于公元234年就死掉了,他死之后,刘禅在位一直到公元263年还不是靠刘禅任用蒋琬、费祎等贤臣取得的。

  如果抛开以蜀汉为正统的观念看法就不一样 

  过多责备刘禅都是因为以蜀汉为正统的观念在作怪。三国都说自己是正统,那不算数。陈寿《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魏书》为曹操写的是“本纪”,《蜀书》写刘备只有“先主传”、《吴书》写孙权只有“吴主传”。有人说那是因为陈寿是晋臣,晋国是继承曹魏而有天下。《三国演义》却以刘备为正统。谁是正统都有后来的统治者说了算,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本来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之玄孙”有多大可靠性也难说。抛开以蜀汉为正统的,就会觉得刘禅失败了就承认,归降司马昭有利于晋国的统一天下。如果只考虑刘家私利而顽抗到底,只不过是让更多的士兵和百姓遭受涂炭而已。那么当着司马昭的面,回答说“乐不思蜀”,明知道司马昭的问话隐含杀机,何必中计,愚蠢到自讨苦吃。那样看来,正说明刘禅还是有自知之明,是个聪明人就不做傻事。

  综上所述,我以为真实的刘禅不应该笼统地扣上“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大帽子,把蜀汉失败都算在刘禅的头上。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Joker 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