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魏文帝为何要赐死《洛神赋》女神甄氏

作者:戈青 · 2017-06-15 来源:凯风网

  甄氏,名甄洛、甄宓,三国时期曹丕魏宫中的夫人,后被立甄后。这位出生在战乱年代的非凡女子,不但拥有才情美貌,而且贤明识礼,尤其是曹植在《洛神赋》中,把她描绘得完美无瑕。然而,这样一位女神,最终却被魏文帝赐死,这究竟是由爱生恨,还是有其他隐情?

  说起甄氏之死,很多人自然想到这首诗:“蒲生我池中,其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当魏文帝的夫人甄氏煞费苦心的将这首《塘上行》传奏于魏文帝曹丕时,殊不知,一场难以逃脱的厄运正在悄悄降临。

   

  据《文昭皇后传载》中曾这样记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灾荒连连。百姓皆卖家产珠宝,甄家巨富,尽收买藏之。这时,年幼的甄氏却对母亲说:“今世乱,何多买宝物?不如以谷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届也。”举家皆称其贤。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西征,带着武宣皇后随行,途中武宣皇后身体小有不适。甄氏着急的夜不能寐,日日关切婆婆的身体,直至武宣皇后平安回到邺城。方才放下心来!武宣皇后嗟叹曰:“此真孝妇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体恤百姓,孝敬公婆的淑良女子,却被继位后不久的魏文帝曹丕无情的赐死了。《三国志》记载:“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赐死甄氏的原因就是因为一首《塘上行》。

  曹丕继位后宫佳丽无数,甄氏的美貌早已成为昨日黄花,魏文帝曹丕的冷落让甄氏倍感哀愁,才华横溢的甄氏想以诗寄情,表述自己心中对君王的思念。可是甄氏怎么也想不到,这首思君之诗,竟成了她人生中的断命枷锁。

  魏文帝并没有在诗中读出甄氏的哀愁,反倒觉得她是对自己的不满与责怨。大怒之下,遣使赐毒酒。这还不够,在史料笔记《汉晋春秋》中还记道:“甄氏下葬,尸发覆面,以糠塞口。”让她在黄泉路上无脸见人,有口难开。

  自古君王赐死妃妾者并非罕事,然而赐死自己的女人后,还要尸发覆面,以糠塞口那魏文帝曹丕却是第一位。难道仅仅就是一首《塘上行》就惹得魏文帝曹丕要如此狠辣的对甄氏下手了吗?在君王无情的旨意之下,其实另有隐情。   

  美女战俘 特殊的战利品

  甄氏在嫁给曹丕之前,其实是袁绍的二儿媳袁熙之妻。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文帝先入袁尚府,见一妇人被发垢面,一问才知道这是袁熙的妻子。在《世语》中这样记:“文帝,顾揽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死矣!”遂见纳,有宠。”也就是说,甄氏其实就是文帝攻占邺城后的美女战俘,一种特殊的战利品。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此后,甄氏便跟着曹丕入了魏宫。既然曹丕是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甄氏,在心理学而言,完全有一种霸权的奴性思想。日子一长,怜爱之心恐怕是少之又少,日后的冷落也是必然。

  思疑猜忌 早已暗埋祸根

  邺城一战,甄氏成了曹丕的女人。曹丕虽得其人,但内心依然顾虑重重。因为他听说父亲曹操在攻下邺城之后曾下令寻找甄氏,《世说新语》有载: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只不过是自己快了曹父一步。

  而甄氏与弟曹植之间,魏文帝曹丕心中也早有猜忌。黄初元年,甄氏失宠,郁郁寡欢。曹植的一篇《出妇赋》:“痛一旦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词悲情切,字字锥心。这又让文帝耿耿于怀。而那一首脍炙人口的《洛神赋》在穿越千年后,让今天的我们对他们叔嫂间的情谊也是揣测良多的。所以说,即使曹植与甄氏这叔嫂的感情的确是白璧无瑕,但在心胸狭隘的曹丕眼里,早已对甄氏埋下了不信任的阴影。

  后宫之地 难以风平浪静

  看似轻歌曼舞的后宫,从来不是一处安宁之所。甄氏失宠,除了魏文帝继位后新纳的佳丽外,更有一位名郭照的女子,人称郭女王。她不但美貌,而且还足智多谋,在魏文帝曹丕争储期间,曾献出许多妙计,立下汗马功劳。这样一位女子的出现自然深得魏文帝曹丕之心。据说,她曾以巫蛊之术谗言栽赃甄氏,只是史料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是否真有此事。但赐死甄氏被立为后的正她是郭女王。不难发现,在这丝乱如麻的后宫,甄氏之死,她自然是逃不了干系的。   

  由此看来,甄氏的《塘上行》只不过就是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甄氏死后,曹丕请来术士周宣解梦,得到一句:“天下将有贵族女子冤死。”这又让魏文帝甚是惶恐不安。于是下旨将她“尸发覆面,以糠塞口。”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

  自古红颜多薄命,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甄氏只不过是历史战争中一个小小的牺牲品而已。死后虽得了文昭皇后的封号,可生前就连写一首思君之诗来表述自己哀愁的权力也被剥夺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本链接按此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 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