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为什么古代官员交往忌问实际年龄

作者:何飞 · 2017-05-18 来源:凯风网

  毫无疑问,年龄属于个人隐私,所以在现代人际交往中,如果直接问别人的年龄是很没有礼貌的表现。事实上,不但现代人交往中不随意询问年龄,古代士大夫官员之间交往,同样也特别忌讳别人询问年龄,因为那个时候流行年龄造假,真实的年龄是绝对要保密的。

   

  比如,在《儒林外史》中,范进在做年龄介绍时就坦言:童生20岁应考,如今考过20余次;童生册上写的是30岁,实际年龄54岁,足足少了24岁。由此不难发现,连一个忠厚人都敢这么做,可见虚报年龄在古代有多常见。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官员要在年龄上造假呢?要说起这个问题,还得从汉武帝时期说起。因为当时还没有实行科举制度,所以古代选拔官员基本上通过荐举方式。比如说,一个人想要当官,必须要有当官的人向上级推荐。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官官相护、包庇之风盛行。有些官员,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早点做官,提前进行推荐,甚至学业还没完成时,一只脚就已经迈进官场了。

  到了汉顺帝这一代,为了改变官员年龄过小现象,专门出台了官员推荐的相关规定:“年龄不到四十,不得察举。” 也就是说,不到四十岁,就没有坐官的资格。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儒家的“四十岁”思想落实为法定官员任职年龄制度。这样一来,可难不倒那些想当官又达不到年龄的人。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对年龄有限制,那修改年龄不就行了,这便是虚报年龄的开端。为了提前做官,以至于官员子弟争着给自己加年龄,加个十岁、八岁的,都是正常现象。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年龄造假加岁现象又变成了减岁现象。因为按照科举制度的考试时间设置,一个人想要当官,年龄不到40岁左右根本完成不了考试。由于要满足这些条件很困难,考生往往是一生潦倒考场,在应试次数上达标了,但年龄已过60了。于是很多人从一开始就减年,最后抢在档案年龄还未到60时,讨一个“恩科”出身。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是为官理政的黄金时段。那么,如果一个人是过了55岁以后才取得出身的,一般多授于闲职。倘是年近60者,只能得到有名无实的官职,令回家待选。可以相像,一个人从出生到历经科举数十年血拼才得功名,所以很多人一开始报名参加科举就开始年龄减岁,这也造成了大部分的官员的“年齿”都是假的。

  比如,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一书中说“介孚公于甲辰年夏天去世,年六十八岁”,由此推论,周福清生年应是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不过,在《同治辛未会试年齿录》却记载为“(周福清)谱名致福,道光甲辰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吉时生。”而道光甲辰,也就是1844年。按此推算,周福清的年龄比周作人所述生年,整整小了七岁。

  古代官员之所以年龄造假如此猖狂,说到底,还是因为造假的成本太低。大多数人年龄造假即使被发现了,也可以通过贿赂来弥补这一过错;最坏的结果即使是贿赂失败,相应的处罚也不重,这就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古代官员的年龄造假之风。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