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智取威虎山:经典背后的奇闻轶事

2017-03-29

      正在热播的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观后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不论是人物形象、动作设计,还是场景配置、剧情演变,让人充满奇绝的艺术想象和视觉冲击。从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到多元影视剧改编的历程,经典始终伴随历史演绎传奇,其背后的故事无疑为这部经典注入鲜活生命力。

  1、历史演绎经典传奇

  小说《林海雪原》的红色情结。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总会留下诸多鲜为人知、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一部反映东北剿匪写实小说《林海雪原》,在时代变迁中毫不例外地演绎成红色经典,像一把精神“火炬”引领和燃烧人们的红色记忆,让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信念在疾风骤雨的伟大实践中得以升华和提炼。

  作者曲波用亲历者的视角向读者报告真实的历史,宣扬伟大的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让人们追星捧月般地去崇拜英雄。正如一个女孩在写《林海雪原》读后感时,这样写道:我发现书的封面有一张曲波年轻时的黑白照片,在多次爱不释手翻阅下终于忍不住把那张帅气的照片小心翼翼剪下来,贴在书桌上。直到今天,经常有人指着照片问我:曲波是谁呀?还有说:曲波已是过去式,你要不要寻找他的后代续一番缘分啊!

  毛泽东否决“改样板戏”前后。由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8部样板戏中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作为一部红色经典改编的戏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江青亲自指导排演下,登上了1964年全国第一届现代京剧观摩大会。从1968年起,江青便指令把《智》剧等现代京剧改编拍摄银幕电影,尤其提出对《智》剧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改剧名为《智取飞谷山》,将夹皮沟改为桦树沟,剧中杨子荣改名为梁志彤,少剑波改名为赵建刚,座山雕改名为隋三刀等。

  毛泽东批判了江青的改动。8月31日,毛泽东对江青关于京剧《智取威虎山》改名等问题请示信的批语写道:“牵动太大,至少暂时不要改动戏名和主要人物名字,地名暂时也不宜改动。对小说作者的批评也宜从缓”。1970年8月,电影《智取威虎山》首映,10月1日在全国放映。此后,连环画开始向全国推广。

  美.詹姆斯眼中的“东方佐罗”。1969年,美国艺术代表团团长詹姆斯率团访问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詹姆斯,在中南海观看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詹姆斯看得很投入,深为剧中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所折服。观后,詹姆斯问周恩来:杨子荣这个人物是样板戏塑造的?还是真有其人?得知杨子荣却有此人,詹姆斯说:杨子荣就是西方的英雄佐罗,理应受到所有人敬仰和崇拜。之后詹姆斯提出要去杨子荣家里看看。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事实上杨子荣死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包括他的亲密战友同时又是领导的曲波副政委,也不知道他的家在哪里、亲属是谁,因为他从来没有给家里写过信,无从查找。这一点可能让詹姆斯有些失望,但是周总理依然微笑地表示:我们一定满足你的要求。由于总理过问此事,寻找英雄杨子荣亲属的行动,在东北海林、山东胶东掀起热潮,无数有识之士加入到寻找英雄的行列,争相为这位“东方佐罗”正名。

  2、时代再现经典艺术

  徐 克:5年筹拍艰辛路。徐克,一个对《智》剧情有独钟、被观众视为魔鬼导演、勇于追求完美的影视人,从2009年开始,

  力排众议着手筹拍《智》剧,通过植入现代技术和审美理念,实现经典艺术与人物传奇、历史真实与审美效果高度统一。

导演徐克

  拍摄过程中,徐克尤为注重情节和动作设计,每个动作他亲自画出来,呈现演员面前,让演员的演技准确到位、精准发力,让拍摄气场鲜活宏大、富有艺术表现力。130多天的时间里,摄制组克服天气恶劣、通讯不便、生活补给困扰等诸多不利因素,与时间赛跑,与困难对抗,最终将《智》剧完美杀青。

  张涵予:45年真情等待。在2014年12月23日上映的电影《智取威虎山》里,张涵予与导演徐克联手塑造了英雄杨子荣这个中国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让亿万观众直呼“中国版007”。据说,2011年他在做客凤凰卫视《非常道》节目时曾表示,他说他非常着迷毛主席,能熟读不少毛主席的诗词,还独家透露说:毛主席曾开玩笑说过,不当国家主席就写剧本,写电影剧本一定写的非常好。他说这是“李敏阿姨亲自告诉我的”。看来,冥冥之中,偶像毛主席也替他守护了英雄角色杨子荣。

《智取威虎山》剧照

  《新京报》记者采访张涵予时,获知他从5岁时就开始喜欢打虎英雄杨子荣,为了实现这个角色他准备了45年。他说让他充满好奇和想象的是那些土匪黑话,尤其“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类黑话,他经常与同伴一起模仿,饰演杨子荣必须要像个土匪,如果把杨子荣演成一个正面人物,那么这个电影就完蛋了。以致于他饰演的英雄杨子荣,让从没有对他饰演的角色有过评价的16岁女儿看high了,评价他演的太好了。

  3、真实造就经典人物

  杨子荣真实身世揭秘。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上演、尤其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杨子荣家人后,一度在全国引起不小反响,以致于很多人想知道杨子荣的真实身世,特别是一次一次改编的《智》剧,越来越清晰的将杨子荣这个英雄形象推到经典的顶峰,某种程度上忽略和掩盖了杨子荣身世和真实的生平,让人们无法将真实杨子荣的身世与经典形象联系一起。

杨子荣

  1969年,黑龙江军分区及海林县掀起了寻觅杨子荣老家和亲属的热潮。根据杨子荣的口音,一大批人在胶东地区展开了地毯式搜索,终于在1973年查清楚“子荣”是他的字,真名叫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4岁那年,杨子荣随父母去了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在工厂里做过工,在煤矿上下过窑,在码头出过苦力,在船上当过船工,因看不惯日本监工殴打工友,暴打了日本监工,后在工友帮助下逃离矿区,再次回到了老家牟平。

  1945年8月,杨子荣参加了八路军解放牟平城的战斗,同年秋报名参加八路军,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赴牡丹江地区剿匪,11月,杨子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改编后,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首长见他是个“年龄不轻,军龄不长”的老兵,便分配他到伙房当炊事员。1946年3月20日早晨,杨子荣所在的三营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部,李匪据险顽抗。杨子荣带领一班人迂回到敌人阵地的侧后,他示意副班长和战士隐蔽好,独自一人跃出掩体,威逼400余名敌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开江、张德振投降。

  杨子荣牺牲真相揭秘。事实上,杨子荣深入匪穴活捉座山雕,剿匪工作并没结束。2月20日,就在活捉座山雕的第13天,杨子荣又领了新的任务,踏上了新的剿匪征程,这次是负责清剿在海林北部梨树沟一带活动的漏网残匪。为保险起见,团里决定由副政委曲波带领30人的小分队,随杨子荣一起进山。

林海雪原剧照

  经过几天侦察,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在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发现了土匪窝藏的地点。为了不惊动土匪,在离窝棚三四百米的地方,杨子荣命令侦察员匍匐前进靠近窝棚。在确定土匪没有发现后,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一齐向房内猛扑,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慌乱中有土匪操枪,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扳机,可能天气太冷,枪针受冻,枪没有打响,其他战士也立即向屋内射击,也没有打响。这时,从屋里射出一颗子弹,正好打中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晃了几晃,倒地牺牲。

  杨子荣家人境况揭秘。杨子荣牺牲后,部队为他召开了隆重的公祭大会,遗体安放在海林市区东北的烈士陵园,此后杨子荣和165名烈士长眠这片茫茫林海。作者曲波由于接受不了杨子荣的牺牲,书中并没有描写杨子荣死于东北剿匪战场,而是随军南下了。对于杨子荣的家人,曲波也有过关注,直到在一次整理资料时,发现一张当时杨子荣所在部队立功受奖集体照,意外发现胸戴大红花的杨子荣,才让杨子荣“土匪”罪名得以平反,而这张照片也是杨子荣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杨子荣雕像

  至于杨子荣死后,其家人的境况,没有人知道,很少有人过多了解。遗憾的是,杨子荣的妻子许万亮,已于1952年去世,他们的小女儿早已夭折,他的母亲宋学芝也于1966年去世,她们死前都没有确切的知道她们的儿子、丈夫,就是那个四海扬名的特级侦察英雄,是话匣子里整天在播的样板戏的主角。更遗憾的是,因为杨子荣侦察时经常化妆为土匪,不巧被他的胶东老乡看到,回到老家后便传扬他开小差当了土匪,村里于是废止了他家的代耕和军属待遇,十年后(1957年)因开小差证据不足,政府重新恢复了他家的军属待遇,次年又按政策认定为革命牺牲军人。就在这十年间,他的母亲和妻子不服,一直上访。至死也不相信,她们当八路军的儿子、丈夫是个土匪。

  小说《林海雪原》用虚构的真实,还原了东北剿匪那段真实的历史,经典《智》剧用艺术的手法还原出了真实的红色记忆,其背后的奇闻轶事也在真实的历史演变中为经典传奇涂抹一层浓郁的带有时代色彩的红色历史印迹,这就是真实与艺术融合的生命力,也是文学艺术源于和高于真实生活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