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历史深处的沉香 看看那些出土的古代食物

2017-03-01

  有时怀旧穿越到唐朝宋朝,我很想喝一碗唐朝的肉汤吃一碗宋朝的饺子。当然,我这种愿望还是奢侈了,无法满足。 

   不过,历史深处那些食物的沉香,可以通过钩沉古籍发现,现代人还通过考古,居然在出土文物里发现了古代的食物。不信,我们来看看。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还有一碗肉汤给留着么?有!  

  古人最早将汤称为羹、大羹、xing)羹。2010年,在陕西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一座2000多年前的战国秦墓时,居然发现出土的一件铜鼎中有不少液体。这是啥东西?考古专家们来了兴趣,通过严谨的鉴定,得出一结论:这是一锅战国时代的狗肉汤。当然,炖汤的主人就不知道是谁了。这之前,在1972年考古发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发现了残留的“莲藕汤”。  

  慢慢来说这锅穿越历史2400多年的悠久之汤,想一想当年秦始皇这些历史人物的饮食,也是常常以羹为食物的,用的是一种专用餐具汤勺喝羹,现代仍有人称汤勺为“羹匙”或“调羹”正是由此而来。 

  你认真分析“羹”字的来历么?它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在古代,原始的羹中多指肉汁,从甲骨文字形上看,上部左边是一块肉,下有小点表示汤汁,右边则是一把勺子(匕),下部是盛食器。而在金文中的“羹”字,上部左右各有一把勺子,喝汤的意思更浓了。真是佩服老祖宗们发明象形字的智慧! 

  古人做的汤分为羹与大羹、羹等。大羹在今天看来就是一种高汤,用纯肉熬出来的,不加任何调料;而则是加了佐料、放了盐和菜的肉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谓“五味和羹也”,就是指这种叫“羹”的汤。你想来一碗么? 

  面条而今是北方人的主食,它的发源地又在哪儿?来看一碗4000多年前留下的“面条”。2000年,在距今4000年的青海民和喇家史前地震遗址发掘中,出现一幕令人震撼的场景:在一个房屋遗址前,一位母亲的怀里有一具孩子遗骸,显示事发时母亲将孩子快速拉进了自己的怀里,试图保护,旁边有一只倒扣在地上的红陶碗。碗里有啥?一翻开,里面居然还有“面条”。可以推测,灾难发生时一家人正在吃饭,吃的是面条。这碗面条,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面条。就是这碗考古发现的出土面条,改写了中国人吃面条的历史,以往历史学界认为面条是在汉代出现的。 

  不过古人称面条为水引、馎饦、索饼、汤饼等,归入“饼”类,或许那时的制作条件有限,面条看起来没有现在这么身资“苗条”,唐朝的徐坚在《初学记》中引用晋人范汪《祠制》称:夏荐下乳饼,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隋唐时,现代人爱吃的凉面已出现,称为“冷淘”,据说是女皇武则天发明的。一直到了宋朝时,“面条”一词才开始使用了。想一想当年苏东坡等文界政界大腕,招待客人也有一碗面条吧。 

  宋朝人更是把面条推向了极致,在《东京梦华录》、《山家清供》等多种宋人笔记中所录的各色面条超过50种,仅凉面就有槐叶淘、自爱淘、甘菊冷淘等多种。到了宋朝,面条的形状也基本固定了下来,就是而今的“长条状”。在宋朝,也有过生日时吃“寿面”一说,宋朝马永卿《懒真子》这样记载:时人过生日,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寿”面也。 

  刚刚过去的大年夜的年夜饭上,过年吃的饺子是少不了的。知道饺子的历史么?先来看看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饺子”。 

  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编号为301号的墓中,出土3个灰陶小中各置一只饺子。饺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腰宽1.5厘米,皮是麦粉做的,与现代所吃的饺子完全一样。1989年,在对阿斯塔那墓地再次发掘时,从一座墓中又发现了水饺。古人把饺子归为“点心”类食物。据《酌中志》记载,明代,正月初一宫中要“吃水点心”。在古代,饺子原名叫“娇耳”,据传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他最早用“祛寒娇耳汤”御寒防病。汉魏人并不把饺子称“娇耳”, 称为“馄饨”,到了隋唐时,馄饨的形状更接近现代饺子的形状,多做成“偃月”状。除了“馄饨”一名外,唐人还称水饺为“牢丸”。到了宋朝,“馄饨”与“饺子”才被区别开来。根据形状,宋人将饺子称为“角儿”或“角子”,宋周密《武林旧事》中便提到了“市罗角儿”、“饧角儿”等多种饺子,因为饺子是扁状,有的地方又称之为“匾(扁)食”。饺子的历史,而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中秋、端午、春节等节日时,一家人团团圆圆,几乎都要吃饺子。 

  这些出土文物中的古代食物,让我更加相信,在我们祖先的那些食物里,凝聚着先人们创造的智慧,在这个美食的国度里,飘出袅袅之香。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本链接按此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