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古人春节宴饮礼仪:喝什么酒 吃什么菜

2017-01-31

  每逢新年,各地都举行形式多样的迎新活动,除了挂年画、放鞭炮、贴春联以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那便是——宴饮活动。说起我国最古老的宴饮之礼,有一处古代与今日一样,那便是一年中排场最壮大、气氛最热闹的宴饮,莫过于新年春节。

20150228202018_3nndF.thumb.700_0 

  春节脚步越来越近了,家家户户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自古以来,人们就是格外看重这一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逢新年,各地都举行形式多样的迎新活动,除了挂年画、放鞭炮、贴春联以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那便是——宴饮活动。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思是说,最初的礼仪是从饮食开始的,也正符合“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因此,“宴饮”可绝非“吃喝”这样简单,尤其是在古代,宴饮的礼仪之复杂,程序之繁琐,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讲究的呢?

  春节宴饮喝什么酒?

  说起我国最古老的宴饮之礼,有一处古代与今日一样,那便是一年中排场最壮大、气氛最热闹的宴饮,莫过于新年春节。

  “年”被赋予庆贺和预祝丰收的喜庆之义,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七月》中,就记载了岁末时,庶民们为了庆贺一年的收获和新年的到来,宰杀羔羊,奉上美酒,相聚一处,互相祝贺。久而久之,自汉以后,农历正月初一便成为全国人民的年节。

  从这以后,人们隆重庆祝春节时约定俗成,渐渐有了过年饮“屠苏酒”的习惯。“屠苏”本意是草房。传说从前有位住在草房里的隐士,每到除夕,他总是把几帖药送给街坊邻居,让他们把药帖装进布囊里投到井中,正月初一时,把井水取出,装人酒樽,合家饮用,便可祛除瘟疫。后来,这帖药方留传下来,就把这就称为“屠苏”。

QQ截图20170118134726 

QQ截图20170118132456 

  饮屠苏酒的顺序一般是先幼后长,因为过年对年轻人来说是增加一岁,先饮酒以表庆贺;对老年人来讲,是少了一年,所以饮酒在后。苏轼曾有诗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陆游也有“半盏屠苏犹为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的诗句,北宋王安石的《元日》中也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些诗都说明,春节饮屠苏直到南宋还很盛行。

  当然,春节的酒宴上不止“屠苏”一种,还有的专饮椒柏酒。据说喝了用椒泡的酒,能身轻耐老,而且柏叶后凋而耐久,所以饮椒柏酒有寿命长久之意。唐朝皇室在春节宴饮时就喜欢用这种酒,为了显示皇恩,还要把柏叶賜给群臣。

  为此,武一平的《奉和元旦赐群臣柏叶应制》诗赞曰: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以此赞美柏叶长青,经霜耐寒,具有益寿延年的功能。

  春节宴饮吃什么?

  春节宴饮时,古人讲究“五辛菜”。五种辛菜为大蒜、小蒜、韭菜、云台和胡荽。古人认为,吃了这五样菜可以发五脏(中医把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之气,有益于健康。

  此外,春节的宴会上还必须上一道鱼,鱼菜的重点不在于吃,而在于一种希望和祈盼,因为“鱼”与“余”同音,一年岁末吃鱼,是讨“年年有余"的吉利,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是,虽然春节宴饮都在吃鱼,各地的习俗却不同。有的地方鱼是最后上桌,谁也不吃,留给明年;有的地方,鱼摆到桌上,直到宴饮快结束时,象征性地尝一下,也把它留到明年。而有的地方,则没那么严谨,没一定要“余”在明年,想吃便吃了。

QQ截图20170118135739 

  除了鱼,还有一道最普遍的主食——饺子,取新旧“更岁交子”之意。饺子的历史由来已久,大约在南北朝时,我国人民就开始制作和食用这种面食。最初是将汤和饺子一块盛着吃,到了唐代,才把饺子捞出来单吃。饺子受人喜爱,别名也多,有的称之为“扁食”,连汤带水吃的叫“馄饨”,宋代称“角子”。

  在北方,家家户户的除夕夜都会包饺子,一般在夜间开始制作,赶在零点下锅。为了讨吉利,饺子馅里放入各种吉祥物,比如包些糖果意味生活甜美,包花生意味健康长寿,包红枣或栗子意味早生贵子,还有的包硬币,谁吃着了便意味新年财运亨通。而在南方,除夕和初一多是吃年糕。年糕用糯米制成,依谐音取万事如意“年年高”的寓意。

  少数民族的讲究更有意思,比如达斡尔族在饺子中包一根白线,祝愿吃着的人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包进一颗铜纽扣,意为吃着的人有高官厚禄;包八个小面团,就是祈愿儿孙满堂。

  古代一般宴饮分为哪四步?

  除了春节的豪华聚餐,古代平日里的宴饮也一样繁文缛节。整个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一是迎宾,将宾客迎入席。二是宣礼,宣布宴会开始。三是起宴,就是上菜,古代是分餐制,上菜布菜。四是乐舞,就是宴饮间的乐舞助兴。

  《礼记》中说,举行宴飨前,邀请方和被邀请方相见,要拱手致礼。主人要谦逊地让宾客先行,进入大门。宾客入门,乐师演奏钟磬,而后主人再拱手施礼,请宾客进屋。

  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古人视饮酒为平安之意,宴宾主入座后,主人向宾客敬酒,宾客也以酒回敬主人,双方推杯换盏,直至饮完。

QQ截图20170118133323 

  《甄嬛传》剧照

QQ截图20170118132823 

  《十面埋伏》剧照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菜肴的摆放也有规则。早在《礼记》中就有关于宴会食序的记载,先饮酒、再吃肉菜。在有十六种菜肴的宴会上,菜肴分别排成四行,每行四个。带骨菜肴放在主位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在食者左方,羹汤则放在右方。切细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近些。葱等佐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陈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礼》记载:同别人一起进食时,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如果和别人用相同的器皿吃饭,手上不能有汗泽;不要用手撮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再放进食器中;不要猛饮汤汁像流水发出声响;咀嚼时不要让口中发出难听声音;不要当众剔牙齿……

  为了增添宴饮时的欢快气氛,从商周时就有投壶、燕射等游戏,到了后来,击乐、歌舞等逐渐发展,丰富了宴饮的过程。这些娱乐项目不仅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加食欲,而且愉悦身心,对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大有裨益。

  然而,这只是通常的宴饮礼仪,若是皇宫中的宴会,更是礼制繁琐,场面奢华。美食自不必说,所用食器也从青铜器,逐步发展为金银、玉石、象牙、瓷器等高档器皿,而且都由专门工匠精心制作。大宴所用的餐桌式样、桌面摆设、菜品数量、餐具型号,按地位、身份不同而有明确区分。期间穿插的唱歌、奏乐、献舞和杂技等表演也是精彩之极。

  可见,我国宴饮礼仪与社会联系极为密切,与人际关系也十分紧密。宴饮中约定俗成的讲究,不仅促进了礼仪制度的发展,也深入人心,成为了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 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凯风智见:静默与荒诞中走出的八百年卫国》  

《凯风智见: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文史新说:好色的出路问题及其他》  

《文史新说:靛蓝花布何能“衣被天下”》  

《文史新说:出身平凡却富甲天下 两百年前世界首富的人生》  

《文史新说:郑国渠 背后的皇权、谍战与民生》  

《文史新说:穿越古代去买房》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