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历史上的“糟糠之妻”:下堂与不下堂

2016-09-12

  自古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倒不是因为贵为金枝玉叶的公主们个个都貌美贤淑,魅力无边,实在是那联姻里的“政治含金量”足以使任何一个企望攀龙附凤者利令智昏。再加上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做后盾,公主一旦瞅准了意中人,便动辄鼓动皇帝“颁旨”、“赐婚”,使得历朝历代公主将“糟糠之妻”逼下堂的故事屡有发生。当然,亘古以来也不乏清逸忠义之士,不屑求取裙带上的功名富贵,将皇帝送上门的“驸马爷”桂冠弃之如敝屣,铁心恪守着“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训不动摇。

  晏婴坚辞齐景公与窦玄妻哭吟《古怨歌》

  晏婴(?—前500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60余年。晏婴素以睿智、爱民、清廉尚俭和不辱使命而名标青史。《晏子春秋》记载了晏婴坚辞齐景公欲嫁女结亲的故事——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晏子对曰:‘然,是也。’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晏子避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且姣也。且人固以壮托乎老,姣托乎恶;彼尝托,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托乎?’再拜而辞。”

  齐景公亲临晏婴之家,推杯换盏间劝晏婴休弃老丑之妻,迎娶自己的爱女。晏婴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丝毫不掩饰对自己“老且恶”妻子的依恋之情,毫不犹豫地回绝了齐景公欲招其为驸马的美意。尽管齐景公的女儿还是一位“少且姣”的绝代佳人。

  晏婴为何如此“不识抬举”?他自有自己的处世哲学:“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

  我们无法计数,历朝历代有多少人为攀高结贵,梦寐以求,机关算尽,甚至天良泯灭。《艺文类聚·卷三十》记述了窦玄弃妻娶公主的故事:“后汉窦玄形貌绝异,天子以公主妻之。旧妻与玄书别曰:‘弃妻斥女敬白窦生:卑贱鄙陋,不如贵人。妾日已远,彼日已亲。何所告诉,仰呼苍天。悲哉窦生,衣不厌新,人不厌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独何人,而居是处。’”这段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被后世称之为《古怨歌》。

  千百年来,关于晏子使楚、晏子治阿、二桃杀三士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相形之下,晏婴对结发老妻不离不弃,坚拒娶公主做驸马的事迹尚未广为人知。其实,晏婴不仅是光耀千古的智慧化身,而且是德高行洁的千古楷模,难怪连素以孤高旷达名世的司马迁都由衷地掷笔喟叹:“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

  宋弘婉辞光武帝与武则天杀人妻嫁爱女

  宋弘(?—40年),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东汉初年名臣。历仕西汉哀帝、平帝、新莽、东汉光武帝四朝,哀、平间任侍中,新莽时任共工(官名,即少府),光武朝任太中大夫、大司空,封栒邑侯,后徙封宣平侯。为官清正刚直,长于识人荐贤,敢于犯颜直谏,颇有廉名政声。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刘黄,年纪轻轻死了丈夫,决计梅开二度,再觅一位如意郎君。刘秀让姐姐自己在朝臣中挑选意中人,刘黄将满朝文武大臣过了筛子又过罗,筛了一遍又一遍,挑来选去,瞄准了宋弘。

  宋弘缘何被湖阳公主刘黄抛出的绣球砸中?一是宋弘生得身材颀长,体态健美,高大威武,相貌堂堂,颇具男性魅力。二是宋弘在朝中为官,公正廉明,恪尽职守,嫉恶如仇,上得君心,下接地气,颇有人望。三是宋弘历仕四朝,都官居显位,阅历丰富,颇具传奇色彩。新莽之时,赤眉军侵入长安,强征宋弘入仕,宋弘不得已,只好虚与委蛇,被人押着前去就职,行至渭桥,乘人不备,从桥上纵身自投于水,家人潜入河中将他救出,因佯死而获免。

  难怪湖阳公主刘黄情有独钟:“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刘秀对姐姐的慧眼独具大加赞叹。于是,刘秀借故召见宋弘,为姐姐做媒。作为刘黄的胞弟,刘秀自然打心眼里愿意促成这桩美好姻缘。大概是刘秀怕自己竭力撺掇玉成的苦心不被姐姐理解,就索性来了个现场直播——安排姐姐躲在屏风后面听自己和宋弘的对话。据《后汉书·宋弘传》:“(帝)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由于宋弘向刘秀直言要与“糟糠之妻”白首偕老,湖阳公主刘黄便放弃了嫁给意中人宋弘的努力,奏请皇帝准其守节修真,她守真全节的故地炼真宫至今遗迹尚存。

  这个故事中的三方当事人都可圈可点。宋弘立场坚定,态度分明,不攀公主高枝,不弃老丑之妻,特别是面对当朝皇帝亲自做媒,仍然不气馁,不妥协,誓将捍卫老丑之妻合法地位的行动进行到底,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回响千古。其情其行足以千秋旌表。

  湖阳公主刘黄,虽有包庇自家杀人恶奴的前愆为人们所诟病,但在此次感情纠葛的处理上堪称宽宏大量,从容泰然,拿得起,放得下,进退适度。倘或她死死盯住宋弘不放,达不到目的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宋弘的态度还能否那么坚定果断,刘秀做媒还能否那么温文尔雅,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恐怕还都是一个悬念。

  刘秀对姐姐寻觅如意郎君,不耍皇帝的“大牌”,不乱点鸳鸯谱,放手让姐姐去“自由恋爱”;待姐姐从群臣中选定宋弘以后,不武断地对宋弘搞“赐婚”,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去征询宋弘的意见;在征询意见的过程中,不摆出至高无上的架势去以势压人,不明言姐姐择婿欲嫁以避免意外尴尬,而是假借讨论谚语“贵易交,富易妻”,通过聆听弦外之音来判明态度,宋弘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立即向着屏风后面的姐姐喊一声:“事情办不成了,另作他图吧!”给这桩公主再嫁案果断地画上了句号。

  历朝历代,公主硬生生挤走原配夫人,堂而皇之地登上正妻之位者屡见不鲜。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了将自己的妹妹威武长公主下嫁给左将军南郡公李盖,便下令李盖休掉自己的原配与氏;做得更绝的是武则天,她为了让女儿太平公主下嫁武攸暨,竟残忍地杀了武攸暨的妻子。相形之下,刘秀在湖阳公主欲嫁宋弘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委实令人赞叹不已。

  尉迟恭谢辞唐太宗与王献之休妻娶公主

  尉迟恭(585—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人,唐朝名将,由于在玄武门事变中与长孙无忌功劳并列第一,在李世民即皇帝位后,拜右武侯大将军,封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贞观三年(629年)后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历任襄州都督、同州都督、宣州刺史、鄜州都督、夏州都督等职,开府仪同三司。

  尉迟恭早年做过铁匠,在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岁月投身行伍,武艺高强,勇冠三军,纵横疆场,威震四方,以纯朴忠厚闻名遐迩。原本属于与李唐王朝敌对的刘武周营垒,于武德三年(620年),背刘归唐。归唐后的尉迟恭深受李世民的信赖,素被委以重任,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尉迟恭有一个“绝活儿”——屡屡单枪匹马龙卷风般突入敌阵且来去自如,他曾数次亲冒矢石杀入重围,于万分危急之中救出李世民的性命,挽狂澜于既倒。

  特别是在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恭从始至终是事变的灵魂人物。事变发起之前,尉迟恭与长孙无忌力促犹豫不决的李世民痛下决心,率先发难。事变之中,尉迟恭亲手射杀李元吉,在生死关头救了李世民的命;敦请高祖李渊下令,命令诸路兵马皆归秦王统一指挥;东宫、齐王府两千多精兵潮水般涌来,猛攻玄武门之际,危急时刻,又是尉迟恭跃马赶到,持李建成、李元吉首级示众,攻打宣武门的兵勇见到两人首级知大势已去,遂作鸟兽散,宫廷内外才渐趋安定。事变之后,尉迟恭劝说李世民,在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两元凶之后,不搞株连,对其党羽网开一面,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唐王朝保留了魏徵那样的大批精英人才。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恭,就没有李世民人才济济的精英团队,没有李世民取代李建成登上皇位,也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由于尉迟恭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对李世民的救命之恩,李世民从来不吝啬对尉迟恭的赏赐,金钱、官位、宅第、荣誉等等,该赏的都赏过了,李世民仍觉心存亏欠,意犹未尽。于是,在贞观十三年(639年),决定将女儿嫁给尉迟恭。

  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李世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面对如此求之不得的超级“恩典”,尉迟恭竟来了个领情不领赏:叩头称谢,然后一句“此非臣所愿也”一推六二五。转念一想,此时的尉迟恭已54岁了,与结发老妻已共同生活30多个春秋,款款深情,实属可贵,也只好作罢。

  尉迟恭应当为自己的命运感到庆幸,他遇到了还算开明的李世民,使得自己“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夙愿侥幸得以实现。相形之下,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王献之深深爱着表姐郗道茂,两人青梅竹马,终成眷属,婚后琴瑟和谐,两情依依,举案齐眉。岂料好景不长,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王献之被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相中,硬是与丈夫桓济离婚,非要嫁给王献之不可。王献之闻讯惊得魂飞魄散,赶忙以艾草烧伤双脚,企望以自残迫新安公主止步。那新安公主岂是吃素的,在老爹简文帝司马昱面前“扑簌簌”抹两把眼泪,司马昱立即下旨,要王献之即刻休掉郗道茂,择吉日迎娶新安公主。尽管王献之一百个不情愿,然皇命不可违,王献之还是不得不忍痛休掉爱妻,乖乖地去做俯首帖耳的驸马。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风口上起飞的猪》   

                  《凯风智见:利玛窦与明朝版“欢乐颂”》   

                  《凯风智见:抗日战争起始日期为何要从1937年算起》   

                       《凯风智见:国本之争中的臣子与皇帝》   

                  《文史新说:“会盟”里的刀剑与沧桑》   

                  《文史新说:安保,保镖?您不知道的神秘江湖!》   

                       《文史新说:关于藏茶的二、三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