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 真的是杜撰吗

2016-09-02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三顾茅庐”的典故在中国历史上有特殊意义的事,是一段千古佳话!这件事成就了诸葛亮,使后世文人艳羡不已;更成就了刘备,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求得一人才而不惜屈尊、不辞辛劳、礼贤下士。它的意义正在于此,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人才、对知识的尊重,这是进步和文明的表现。

  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遍访名士、礼贤下士、,屡求贤才的例子很多,如周文王与姜子牙、齐桓公与管仲、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在隋代发明科举考试之前,一般求贤的方式最主要的是“举荐”,古代对人才的争夺的激烈并不亚于今天的商战博弈。稍有地位和权势的家族广招门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战国四公子就召集大量的门客,这也是争夺人才的一种方式。

  古代的士族阶级没有自己的产业、没有生产资料,但他们有的是知识,有的是谋略,为别人出谋划策,充当别人的谋士是他们的主要出路。他们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他们有选择君主的权利,只要他们愿意,可以不断地改换门庭,“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当然他们改换门庭也有一套道德约束。

  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一位无双国士,“修、齐、治、平”是他的追求,并且在他的有生之年将这做到了极致。诸葛亮也需要一位君主为他提供一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他遍观天下,在遍地英雄起四方的乱世,独具慧眼,相中当时落魄不堪、无立锥之所的刘备。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成就而这段千古佳话!

  “三顾茅庐”现在有些人提出质疑主要是《九州春秋》《魏略》惹的祸,这上面讲诸葛亮是毛遂自荐。但要说明的是,裴松之在引用这种说法时早已驳斥了这一说法,明确指出,毛遂自荐不可信。这两本野史出自曹魏或西晋人之手,上面记载的大部分内容经不起推敲,只作为野史,提供参考,不是研究三国的第一手材料。

 

  正史《三国志》聊聊五字“凡三往,乃见”,虽然简略的不能再简略,但道出“三顾茅庐”确有其事!诸葛了《出师表》“三顾臣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讲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都是史书上的历史,“三顾茅庐”并不是孤证,《出师表》也明确有记载,前因后果,讲的再明白不过了。可谓铁证如山,不容置疑。正史明确记录在案的史实,如果轻言否定,那所有的实书大概就可以烧掉了。

  易中天谈到“三顾茅庐”的典故时认为,刘备并非“三顾”,这个“三”为虚指,是多次拜访才找到诸葛亮,刘备手下众多,要是铁了心找一个人,没有找不到的;刘备难道非要去隆中三次不可?还引用杜甫诗“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应作“屡屡”解,等等。这种说法太过牵强,“三顾茅庐”既载入史册,这个“三”就应是3次拜访,而非虚指。

  易中天还引用学者刘潇的观点:

  1、诸葛亮一定要出山,不会坐等刘备来请;

  2、刘备是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诸葛亮比刘备更急迫;

  3、诸葛亮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

  由此三点,所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真是好强的理论啊,请问刘潇先生如何解释历史上所有的求贤的典故?难道这些都是假的吗?这种理论的可笑之处是,听来言辞凿凿,实则胡说八道。

  诸葛亮是要出山不假,但要选适当的时机,做好一切准备,包括自身“卧龙”名号的推广宣传。我更愿意把这看做是诸葛亮的自身推销术,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卧龙”商标的成功推介,广告语“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使致力于复兴汉室的刘备趋之若鹜。诸葛亮所处在荆襄士人集团的核心圈里,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当时的名士为诸葛亮的推介工作推波助澜,起了不小作用。所以说,诸葛亮要出山,他为此做了不少工作,并不是在家默默地等,等刘备上门。

  诸葛亮的才能不是一般的才能,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谋士,他是治国安邦的济世之才,这样的人才是不世出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纵然刘备需要再多的人,那是需要一大批文臣武将,不是一大批经天纬地之才。国家总理不是能找一群,CEO也不需要一群,一个足已。

  前面已经说过,诸葛亮的名气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又一步步通过好友、老师的引荐使刘备慢慢“陷于彀中”,最后来了一段君臣际会的佳话。情理上完全说得通,并不是不合逻辑。

  易中天无法否定《三国志》和《出师表》,于是乎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了多次谈了多次,最后越谈越投机,最后决定请诸葛亮出山。这连他自己都不能否定是意淫,就别指望别人和他一样了。易老师在“三顾茅庐”这事件上加了这么多假设,杜撰了这么多杂碎,这样的解读不仅不科学也完全没有必要。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注定无法赢取和平的战争首领》  

                  《凯风智见:忧郁斯基——中国人的俄国名字》  

                  《凯风智见:抗日战争起始日期为何要从1937年算起》  

                       《凯风智见:香云纱:述说光阴的故事》  

                  《文史新说:武训:在乞讨中办学的千年奇丐》  

                  《文史新说: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他就是一个童话》  

                       《文史新说:“龙城” 述说着过往的故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