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高危职业:看历史上那些金融家都怎样做

2016-06-29

  中国的特殊环境下,金融变为了一个高危行业。自古至今,很多在中国从事金融的大人物都没有得到善终。而其中的很多人,是有才华有良知的社会精英。和国外不一样,像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这些大金融家的得到社会认可并得以延续。大起大落是中国这些金融家难以逃脱的命运,历史也在当代社会重现。这些精通儒道的儒商们,把儒家思想贯穿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中,却没有在晚年做到明哲保身。我们细数一下中国历史里这些大金融家的命运。

  吕不韦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相国。”奇货可居“的金融理论,被他应用到了极致,完成了营国巨商,这样的壮举恐怕是无数商人都难以企及的。但其晚年也不得善终。唯有那本吕氏春秋是他获得历史认可的凭证。

  沈万三

  沈万三,元末明初江南巨富。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他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商人。富可敌国。他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请求出资犒劳军队。朱元璋发怒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马皇后进谏说:“你老婆我听说法律这个东西,是用来诛杀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来诛杀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敌国,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苍天必然会降灾祸给他,陛下又何必再杀他。”朱元璋听了有些解气,饶过沈万三没杀,把他流放到云南去了。

  伍秉鉴

  伍秉鉴,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尽管伍秉鉴曾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但这丝毫不能拯救他的事业。由于伍秉鉴包庇外商走私鸦片,他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还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献出巨额财富以求得短暂的安宁。《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

  也就是在这一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伍秉鉴死后,曾经富甲天下的广东十三行开始逐渐没落。许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纷纷破产。更致命的是,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东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降临到十三行街,终于使这些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为灰烬。由于多和洋人接触,被当时民众之为汉奸。

  乔致庸

  乔致庸,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原型。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人称他为“亮财主”。他经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位商场高手。在其经营下财多势旺,成为商场巨贾。

  他又了现代金融的理想实现自己票号汇通天下。乔氏家族的衰败,是从清末清政府设户部银行始。各种对战争的捐助,也政治时局变化,也让乔致庸多次入狱。时乔氏票号业务多被官办银行夺走,公私存款大幅度减少,乔氏不得不把票号改组为钱庄。辛亥革命时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原依附清王朝的乔氏商业,大受损失。乔氏在包头的复字号商业,1926年冯玉祥军向北撤退,饷粮皆由包头商号垫支,摊派极重,乔氏复字号因此损失粮食五万石,现洋150万元,元气大伤。1937年日军侵占包头,乔氏复字号当铺、钱铺均被日伪组织接收。

  胡雪岩

  胡雪岩,由他诞生了一个名词,”红顶商人”。 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试图垄断江浙生丝生意出口从而激怒洋商,生丝销不动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

  导致胡雪岩资金链断裂的,还有号称“洞庭山帮”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买办的缔造者,他为汇丰银行工作。胡雪岩陷入的是国外金融资本势力和国内金融买办势力的内外夹击,其失败在战略上早已无可挽回。我们身处于金融变革的浪潮中,审视自身,观察行业。在进退间给自己留有空间。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凯风智见: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羊肉 

                    《凯风智见:利玛窦与明朝版“欢乐颂”    

                    《文史新说:丝绸之路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文史新说:文游台——秦少游的台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