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奥斯威辛集中营旁边 还有希望的盐矿

2016-06-20 来源: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1传说中,盐是这样出现在人类进程中的

“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夙沙部落里有个人叫夙沙氏,善于用绳子结网捕捉禽兽鱼类。一天,夙沙氏和往常一样,一边用鬲从海里打上海水置于火上加热,一边清理鱼的内脏。突然有一头野猪从他面前飞奔而过,夙沙氏放下手中活计拔腿追赶,等他捉住野猪返回准备用鬲煮鱼时,发现鬲里的海水已经熬干,鬲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夙沙氏放了一点细末在嘴里,感觉味道是从来没有过的咸与爽口,他便把野猪肉烤熟了沾着这些细末吃,味道鲜美。夙沙氏便把制盐的方法告诉了族人,人类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不仅是人类,动物也同样需要盐。有国外研究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美洲的几乎任何地方的交通图上都会有古怪的道路线型,这些道路是一些经过扩展的小路和羊肠小道,它们最初是动物寻找盐留下的踪迹。任何带咸味的水、岩盐以及任何能够获得的自然盐,都是动物寻找并舔食的对象。这些舔食的对象,遍布大陆,有些甚至形成了深深的洞穴。

2维利奇卡盐矿,八百年盐史见证了国家兴衰

维利奇卡盐矿深埋于地下,已有800多年的开采历史。在中世纪的欧洲,盐曾经贵如黄金,一度有“白色的金子”之称。因为,中世纪的欧洲,海水晒盐虽然较为流行,但由于条件限制和技术落后,远远无法形成产业规模,盐矿的发现就相当于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宝库。

于是,在1044年维利奇卡盐矿开始大量产盐后的差不多700年里,它成了波兰最大的财富之源。到18、19世纪,维利奇卡已被称作波兰的“盐都”了,波兰每年30%的财政收入依靠维利奇卡盐矿。在奥地利统治克拉科夫时时期,修了直通铁路来运输盐,还专门建了一座电厂为盐矿供电,同时投入了更多当时的现代化开采工具如风钻、磨盐机和蒸汽动力起重机。

3地下的盐奇迹,充满着传奇色彩

维利奇卡盐矿在1976年被列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较早的关于盐的使用发展的人类文明。20世纪,波兰政府开始改造维利奇卡盐矿地下65米到135米,并建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下城市。这座地下城市有邮局、餐厅和电影院,甚至还利用盐水湖泊建造了一座治疗哮喘和呼吸道过敏的温泉疗养院,在旅游季节还经常举办音乐会和时装表演。【详细

而这座地下城市,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维利奇卡盐矿里有一组雕塑,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传说:在中世纪的欧洲,盐是当时最重要的奢侈品之一,甚至曾被当作货币流通使用。匈牙利的金卡公主被许配给波兰克拉科夫大公鲍莱斯瓦夫,公主向国王要一座盐矿作嫁妆,国王于是将维利奇卡的一口盐井送给了金卡公主,公主摘下订婚戒指扔向维利奇卡,表示归她所有。之后公主派人去维利奇卡开矿取盐,奇迹发生了,维利奇卡不仅掘出了盐,还发现了公主的戒指。【详细

4在中国,“盐”同样见证这文明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发展酝酿出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盐在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用途。

1、视为“圣物”的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把盐视为圣物。在维吾尔塔里木河流域的尉犁、若羌等地流行着把婴儿的脐带放在晶体盐块儿上割的习俗。这是人们从“一勺盐水能使一大锅饭有滋味”的特性联想而来的求吉祈福愿望的心理表现。婴儿的脐带放在盐块儿上割,必然产生“传染”,影响婴儿的秉性,增长孩子的天赋,这样孩子就有可能成长为本事大、福分大的人。然而在同一地区则有人有完全对立的观点,认为把婴儿的脐带放在盐块儿上割,将来这孩子会成为语言刻薄的人,冲撞父母,不敬不孝。这也是人们从过量的盐会造成食物咸苦难吃的感觉中联想而来的。【详细

2、大礼靠“盐信”的瑶族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所以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称“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3、“请勿借盐”的蒙古族

蒙古族崇尚盐,认为盐是食品的“德吉”(第一位)。孕妇需要赶远路时,用红布缝制小口袋,里面放上几粒盐,并用红腰袋将其系在孕妇肚脐或腹部上。象征着胎儿像重重的盐一样,牢牢地粘在母胎上,不动胎气;蒙古人认为正在坐月子的产妇不净,不能跟别人借盐,别人也不能向她借盐,不净者手接触盐,会埋汰了盐。【详细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