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舌尖上的祸事:君王最恨哪种文人

2016-06-14

  文人的舌头是惹祸的根苗,也是谋生的工具。中国文人因为管不住舌头下了地狱的,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人,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觉得皇帝做得不对,给皇帝提意见的,学名叫诤谏;一种是自说自话,发非常奇异可怪之论,不仅皇帝听了不顺耳,连一般人听了都受不了。

  然而,真正令统治者感到不舒服的舌头,未必就具体的朝政说三道四,但是却对统治者意识形态不敬的,所谓“得罪名教”者。东汉的王充,非孔刺孟,由于当时法网不严,让他滑了过去。接下来孔融仗着自己是圣人之后,浑说什么当爹的制造孩子,当初无非是出于情欲,而子之于母,就像瓶子里面盛东西,东西出来了就两不相干。结果被曹操办了,连家中未成年的孩子,一并被杀。明朝的李贽,读了几本佛经,就浑说乱道,说《论语》、《孟子》无非是圣人门下的懵懂弟子胡乱记的笔记,有头无尾,残缺不全。更令人不堪的是,虽然历代都儒表法里,行申(不害)、韩( 非) 之政,但却不能说破,偏这个李贽,公开说申、韩的好话,硬是扯下了政治的遮羞布。于是,李贽以古稀之年,在狱中丢了性命。

  清朝文字狱最盛,但绝大多数无非是皇帝自己神经过敏,白日见鬼,只有吕留良、曾静案,才是真的“大逆不道”。吕留良在讲学中高扬民族大义,鼓吹反清,虽然未必得罪名教,但在华夷之辨上,戳了雍正皇帝的痛处,于是,已经死掉的吕留良被锉骨扬灰,吕氏一族,满门抄斩。

  看来,文人最大的祸患,在于有一条不合时宜,而且又能说出点名堂的舌头。不过,把这样的舌头割了,天下未必就太平了。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凯风智见: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羊肉  

                   《文史新说:端午味道 勾起延续千年的人间情怀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