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时尚点击:关于双“11”狂欢后的冷思考

2015-11-08 来源:文苑杂志社

  广州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商城市之一,去年广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万亿元,网络购物采购额和销售额分别达300亿元和400亿元。

 

  走实体店渠道销售的“歌莉娅”女性服饰品牌也玩起了电商。 吴伟洪摄

 

  在新港西路,一个快递网点的货物满到只能摆在门口。 李细华摄

 

  11月11日被缔造为神奇的日子。

  今年的“双11”以天猫单日交易额达571.12亿元的新高中落下帷幕。继2011年“双11”单天交易额52亿,2012年单日交易额191亿后,2013年飙至350亿元后,再次迎来自我超越。

  据天猫的数据显示,截至11日16时,广东以42.6亿元的销售排在全国首位。而截至11日中午12时,深圳以8.8亿元雄踞省内排名的榜首,广州“剁手族”则以8.46亿元紧随其后,与去年相比,广州今年到11日中午12时的数据已超过去年全天消费额。

  广州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商城市之一,2013年广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万亿元,网络购物采购额和销售额分别达300亿元和400亿元,在国内网络购物城市订单量和销售量排名中名列前茅。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城市中,广州排名第二。

  以唯品会、茵曼为代表的电商经济的崛起,对消费占比增加,构成了广州经济增长的后劲力量。在新经济的冲击下,消费群体、商业版图、商业逻辑等要素在不断重构。作为千年商都,拥有千年商贸积累的广州城,在一场全民狂欢购物节日后,传统商业和新经济在销售网络、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方面的角力、交织、融合的“戏码”或许更值得期待。

  现象:商家大促价格迷雾重重?

  买家:花费千元比平时节省不到50元

  “双11”购物狂欢刚刚过去,面对大部分5折的“低价”,有人欢喜有人愁。记者通过市民经历和行内人士表态发现,第6年的“双11”网购价格依然迷雾重重,是真的5折还是另有乾坤?谁也说不清楚。

  岑小姐是一名资深“剁手族”,长期游走于天猫和淘宝选购商品。她告诉记者,根据其观察,近两年天猫等平台加大价格欺诈的监管,商家有所收敛。但在“双11”大促中,商家免不了在数字上做文章,比如平时卖7折,“双11”前提价然后再给出5折优惠,消费者只是节省了尾数,其实就是数字游戏。

  不过,有的企业以产品“特供”方式令价格产生迷雾。岑小姐以某女装品牌为例,原本2013年的款弄到2014年“双11”促销,价格确实比去年便宜,但问题是全是过气的款式。而早前关注的某些新款却在“双11”前夜全部下架,称“无货”,但12日又集体出来亮相。岑小姐随后查阅2013款的相关评论,结果发现无评论,去到实体店也找不到同样的货品,好像刚推出市场一样,毫无痕迹可循。“究竟2013款是旧品,还是针对‘双11’的促销品,里面则大有文章了。”

  岑小姐还发现,某品牌裤袜商“双11”打折25元一对,原价定位79元,结果12日当天就变成26元常态销售;某品牌面膜“双11”100元4盒,12日恢复128元4盒,原价定为200元,但印象中从未达到这样的价位。总体计算,她“双11”花了1000多元,但只节省了不到50元,“优惠真的那么大么?”她表示疑问。

  一名不愿具名的淘宝卖家透露,早几年,“双11”前抬价是行规,但现在监管严格,价格欺骗的现象少了。电商常见的价格欺诈手段,包括虚标原价,即实际商品本就应该以打折后的价格销售;限量低价,以少量低价产品做噱头,实际只销售两三台,消费者根本无法买到;有价无货,以低价吸引消费者选购,但用户下单后却显示无货。

  据了解,今年10月31日,工商总局约谈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10家电商,要求全面梳理近期网络商品价格,防范电商虚构优惠促销,也不得虚构成交量、成交额。记者了解到,天猫有相应的价格监控机制及规则来避免虚抬价格的情况。如买家发现商家虚抬专柜价可进行投诉举报,一旦举报成立,天猫将对商家进行每次扣6分的处罚,累计扣分达到48分的,天猫有权限制商家参加天猫及聚划算2014年的所有营销活动。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蔺存宝表示,消费者若发现网上涉嫌价格欺诈或价不符实,可以搜集相关的证据向网商所在的平台举报,若平台不受理,消费者可以持证据到工商或12315投诉举报,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盈利:“双11”只是狂欢不赚钱?

  商家:“肯定要赚钱,但并不是唯一目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双11”纯粹就是一个烧钱大战,很多商家为此花费不少血本,却根本赚不到钱。

  “‘双11’肯定要赚钱,但赚钱并不是唯一目的”。茵曼CEO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说,这个节日对品牌影响力向网民渗透的价值是最高的。每年“双11”,优惠力度是最大的,推广费用相比平时会高,只是赚多与赚少的问题了。

  在方建华看来,“双11”是中国电子商务标志性的节日,也影响了政府对电子商务政策的决策,对整个互联网经济的撬动力度非常大,对所有零售品牌来说都是一次洗礼。这样一个节日,应该是“疯狂和理性并举”的。

  “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的打法,大中小型企业的着力点不一样,持续健康做品牌的目的是一样的。”方建华说,如何将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如何在用户和产品层面做深做透,才是品牌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双11’不仅仅只是营销大促,更是对整个企业品牌、供应链等各环节的一次大检验,在不断改进调整中构建一个完善的品牌生态系统”。

  “没有经历过‘双11’的人,不算是茵曼真正的战士”。在茵曼品牌公共事务副总裁张莹璇看来,“双11”是对电商运作和品牌运营的检验,“从前端的开发、生产、物流储备到整个营销策略、客服团队,甚至当晚的用电、IT系统等所有环节,都是最大的检验”。

  比如有的商家只顾卖货,而生产链不稳定。“可能会出现第1000件衣服是这个厂家的,而第2000件衣服是另一个厂家的等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事实上,茵曼在以往的‘双11’电商大战中也有出现过超卖、爆仓、停电、设置错误导致顾客拍错买错的情况。手忙脚乱、乱七八糟的都经历过。”张莹璇认为,这些考验都会让行业发展越来越健康。

  博弈:实体零售O2O如何破题?

  百货:建自有平台提升服务 增加用户黏性

  “双11”让电商和实体商店冰火两重天,百般滋味在心头。记者在“双11”当天走访广百百货、友谊商店、摩登百货、正佳广场、天河城等商场,发现逛街购物的顾客稀稀疏疏,部分商铺更是出现了服务员比顾客还多的场面。

  电商的冲击之下,实体零售业特别是百货业谋求转型已是大势所趋,“O2O模式”自然成为百货企业突围的首选。“线上购买,线下享受实体店折扣”也成为今年“双11”来临前,线下百货企业的新玩法。包括友谊、摩登、广百等百货商家利用官网进行“双11”促销。其中广百百货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约结盟,借力电商平台推出电子会员卡——“广百宝”及移动支付应用,这也标志着实体零售与线上电商携手共赢。

  从目前情况看来,“触电”后实体店也获得丰厚回报。11月4日至11月6日三天的线上O2O预售体验,广百荟的销售总额环比翻14倍,订单量环比翻7倍。并且,广百天猫旗舰店在11月11日凌晨仅15分钟已成交12万,当中以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最为热销,截至11日中午,半天销售已同比超出9倍多。

  “实体商家和电商不应该是一种对抗。百货具备其一定的优势,但未来,传统零售商只有线上线下融合,双线体验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广百股份CEO黄永志透露,自今年6月已启动实施O2O全渠道战略,结合广百微信、广百荟官网以及天猫旗舰店等,不断推进着线上线下融合转型。

  实体零售O2O之路到底该怎么走?在此前召开的“商业推动地产论坛第九届年会”上,记者采访了前万达电商CEO龚义涛。他认为,未来每一个购物中心、百货都应该有自己的O2O平台。实体零售的O2O平台通过推送资讯等方式,给消费者提供获得信息更简易的渠道;通过优惠性、便利性、社交娱乐性等,可以增加用户黏性,挖掘更多潜力。

  在龚义涛看来,目前实体零售发展O2O主要还有三方面问题亟待破解:一个是资金,中国有3000多个购物中心,并不是每个购物中心、百货公司都能出资千万元来搭建自己的平台,可以利用微信等第三方先做着,或者利用第三方服务商,将成本降低;第二是缺乏人才,需要持续地挖掘人才;第三是思路,实体零售要发挥好品牌优势、人流优势等。

  出路:淘宝小卖家出路何在?

  小网商:从个体转向企业是发展规律

  “双11”的持续火热令淘宝卖家找到机遇。广州另一条著名的“淘宝村”犀牛角也是经营服装。据估计,位于白云京溪街道的犀牛角村聚集大约3000户的淘宝商家。

  林螺是方正科技的合伙人,也是一名久经“淘宝沙场”的90后,18岁就南下淘宝村的他,现在已经有6年的电商经验。尽管经验丰富,但他还是捉摸不到变幻莫测的电商行情。诚如他的湖北老乡杨奎所言:“做淘宝就像是有今日不知明日,今朝有饭得赶紧吃饱,不然明天有可能挨饿。”

  林螺去年雄心壮志从C店大举转战天猫,在2013年“双11”前备了180万元的现货,结果当年服饰滞销,他的衣服单日只出货了2000件,卖了一年至今还有80万元的现货屯在家。尽管主管杨彪宣传步入百万富翁指日可待,但他依旧忧心忡忡。

  “这个行业太跌宕,例如去年‘双11’家具卖得好,服装比较淡。茵曼服饰去年卖了1.2亿元,今年却不到亿元。有的人刚进门,一周能赚10万元;有的人一步走错可能网店面临倒闭。”他说,就小淘宝而言,如果继续无序发展,低门槛拼价格,出路还是一片迷惘。杨彪直言,一般的淘宝卖家只是个体户,所以只能跟着淘宝的规则走,如果有一天阿里要淘汰他们也无可奈何。

  林螺说,电商的大起大落让其陷入反思,小微网商不一定玩得转“双11”,生存必须从个体走向抱团。从方正科技的架构可以看出端倪。这家在淘宝村最具规模的C店的独到之处是,整合了传统制造业和电商营销的资源。“起码规避库存的风险,也有了促销的底气,因为其中一名合伙人在沙河拥有广泛的加工厂资源。”但这种小型的探索能否为小淘宝指明方向,林螺还是没底。

  一名资深电商人士表示,淘宝为创业者提供廉价的创业机会,但如果长期还是停留在个体户状态,C店抗风险能力低、服务跟不上、质量不保证等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暴露无疑。从C店走向B店,从个体转向企业是小淘宝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这个过程很漫长,而随电商的成熟、社会转型需求增加,不合发展规律的小网商会被淘汰。

  趋势:移动互联再掀电商“去中心化”?

  业内人士:将为垂直电商带来新的机遇

  每年的“双11”都掀起一股高潮,康爱多医药金勇认为,现时的“双11”已经不是最初的价格战,而是价格、技术、服务的综合战役。打好这场商战,对于后台、仓储和物流都是严峻的考验。而近年,移动互联的普及,移动端的变革可能创造新的行业机会。

  据了解,移动端方面下单比例超过40%,其中,京东微信购物入口和手机QQ购物入口达到10月份日均水平的20倍。公开资料显示,天猫“双11”实现成交额571亿元,其中移动端交易额达到243亿元,为去年双11移动端交易额的4.5倍,占到总成交额的42.6%。

  在电商行业摸爬打滚多年的王燕雄分析,像梦芭莎、凡客等垂直电商,起源于电商的PC端近几年日子都不好过。以前客户搜索信息购买产品,要不通过入口搜索,要不就进入大平台选购,例如京东、天猫甚至是通过传统媒体的传播。这是电商近十年的特征,围绕一个或多个大中心获取信息,所有人都需要在中心周围运转。

  “双11”的持续“发烧”,移动端的交易受到关注。王燕雄说,移动互联的进一步发展,主打生活服务更加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而更深层次的是,移动互联逐渐产生“去中心化”的效果,令消费市场更加细分,例如糖尿病人可以找到“糖友荟”,孕期知识则找到“大姨吗”。据了解,“大姨吗”属于垂直社区,积累了上百万用户,他们和厂商合作,在App内提供具体某款产品的使用指导(比产品说明书更具体的内容)或者其他个性化建议。而用户如果恰巧正在使用这款产品,或者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就可以付费订阅。

  王燕雄认为,移动年代只要能给用户解决问题,必然商机无限,“去中心化”的变革给原本挣扎中生存的垂直电商带来新的机遇。“电商时代总是变幻莫测,可能一两年就是实现河东河西,抓住时代的机遇你或许就在短时间内成功,但不改变也会高速衰落。”他举例说,比如某些健康网在PC端依靠提供伪医疗文章和专家信息,与搜索引擎合作,并吸纳民营医院的赞助,获得利润和顾客。但在移动互联时代,所有的积累等于推倒重来,因为根本没有给用户解决问题。

  行业分析

  移动端有望超PC销售额 网购交易监管仍需完善

  “广州的电商也是跟着全国的大盘在走,趋势差不多。”据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余巧芸观察,随整个网络销售的增长,今年“双11”的移动端销售有了大幅的增长,“移动端的销售额占了40%多,几乎占了半壁江山,明年增长可能更多,有望超过PC端的销售额。”

  余巧芸认为,随着企业技术的成熟和物流的成熟,电商今年变得更为理智和淡定,但激情仍在。“‘双11’进入第六年,企业各方面的准备都很充足,并没有打无准备之战,前端后端的准备和应对都更为淡定”。

  “从今年的情况看,很多商品的单价并不便宜。”余巧芸说,即便是过了‘双11’,一些商品的价格恢复也没有很明显,“所以‘双11’并非不赚钱,商家目前趋于理智,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比如利用“双11”的平台,做好自己的品牌推广或客户人群的维护。此外,消费者网购也越来越成熟,不容易因低价而冲动消费。余巧芸认为,消费者的理智和成熟,也让店铺难以用低价促销来刷流量。

  “目前网上仍有虚假行为,这需要市场去淘汰。”在余巧芸看来,企业在电商平台的生存是有生命期限的,最终能让消费者记住并且长期保持忠诚度的,只会是品质好的商家。“随着消费者和商家的成熟,市场会淘汰这些虚假行为”。

  余巧芸说,伴随政府部门对电商的介入,网购环境和体制会越来越完善,但有些环节仍需加强,尤其是网购交易制度。她举例说,“网上存在一些钓鱼网站,模仿支付平台或银联的网页套取消费者的银行卡密码,导致银行卡资金被转走。”支付安全、商家违规操作、消费者故意刷屏等方面的监管仍需要完善。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