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和珅:为何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巨贪

2015-11-01 来源:微历史

  和珅在人们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大贪官,他倚权仗势搜刮百姓,聚积了巨大的财富。这些年和珅成了大行其道的清史电视剧中的头面人物,经过演员王刚淋漓尽致的刻画,人们又看到了和珅诸多嘴脸:察言观色、曲意奉承、溜须拍马、苦心钻营、奸诈狡猾、阴险毒辣、拉帮结派、专擅朝政等等。历史上的和珅其实也并不完全像电视剧里描绘的那样,几乎集天下丑恶于一身。他还是颇有些学问、有些本事的,变坏也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和珅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得势后抬旗为上三旗中的正黄旗(满洲八旗中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为皇帝亲自统领,称上三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称下五旗)。和珅的高祖尼牙哈那巴图鲁屡经战阵,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其子孙获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和珅的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之职,相当于今天的中将、军区副司令。其父虽官居二品,但在外省做官,开销也很大,所以家境并不富裕。但民间传说和珅出身卑贱,所以一旦有了权就极为贪婪,是毫无根据的。

  和珅少年时读过私塾,11岁时进入咸安宫官学学习。咸安宫官学设在紫禁城西华门内,专门招收内务府及八旗官员子弟。和珅学习刻苦,兼之聪明异常,在这里受到了系统的儒学经典的教育,学习了满文、蒙文、汉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珅勤奋好学,他与同学福康安来往较多,又从他家的一位藏族喇嘛那里学会了藏语。在宫中学习的110名学生中,和珅成绩优异,出类拔萃。22岁时,和珅经文武两场考试,入选三等侍卫,有了接近皇帝的机会。

  26岁时,和珅的命运发生了急速的变化,官职一路飙升,原因很简单,乾隆皇帝看上了他。和珅缘何得宠?正史与档案中均无记载。野史与传说中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一次乾隆要外出,仪仗中的黄盖却找不到了。乾隆喝问是谁的过错,众多侍卫皆紧张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大大方方地回答说,执掌此事者难辞其咎。乾隆一看,眼前的这名侍卫面孔白皙,相貌俊秀,声音洪亮,顿生爱意。

  还有的说法是,乾隆在行进的轿中看到一则边报,报告一名朝廷要犯从拘押地逃脱,随口说出《论语》中的一句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随行的大臣、侍卫都不解其意,无人应答。只有和珅答道:“典守者不可辞其责耳。”乾隆见到这名侍卫不仅仪表堂堂,且背得出《论语》,心下大喜,觉得以此人充当侍卫,属大材小用,便有意提拔他。

  说法多多,共同之处是和珅以自己的相貌、才华、勇气得到乾隆的赏识,为自己开出了升官之路。乾隆四十年(1775)闰十月,26岁的和珅从负责皇帝外出仪仗的尚虞备用处的三等侍卫晋升为乾清门侍卫。1个月后又提升为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一月,授户部右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授国史馆副总裁。十二月,兼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内骑马,旗籍抬入正黄旗。此后,和珅不断加官晋爵,历任或兼任各类要缺、肥缺。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