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独家:对“路怒症”的心理解析

作者:方 硕 · 2015-09-14 来源:凯风网

  自今年5月成都街头“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曝光,“路怒”事件持续在网上发酵。连月来,“路怒”事件也频频升温,冲击着我们的视线,昆明一司机开车斗气碾死老人;遵义“奔驰男”殴打公交司机;安徽两名“路怒”司机停车厮打,一人被过往车辆撞亡。现实中,有人因开车发生口角,向其他司机喷射催泪剂;有人因驾驶情绪不佳,要暴打警察。在这个快速前行的汽车社会中,我们的文明素养为什么不断被飞奔的车轮挑战?炎炎夏日,我们又该如何平息心中怒火,做文明行车人呢?

  “路怒”,正随着国内汽车数量的增长,成为一种流行的心理疾病,在国内的道路上蔓延、传播,不仅不利于驾车人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交通安全。这种现象,需要引起管理者、司机群体和全社会的认真关注。这类人在国外被称为“路怒族”,所患的为“路怒症”。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指导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北上广55.12%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还有调查结果显示,56.9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路怒族”;“路怒族”在人群中的比例基本上随着驾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驾龄在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路怒族”的比例最高,达到88.89%,而驾龄在1-5年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是“路怒族”的比例最低,为57.14%。并非中国特有,世界各国都曾被其闪过腰。放眼国外,“路怒”现象亦一直存在。“路怒”最早出现于1988年的加州,随后被美国媒体“发扬光大”,并在全球流行开来,美国媒体每年引用该词次数从1994的27次增长到1997年的4000次。20世纪90年代,美国媒体在描述“路怒”时的用词常常耸人听闻:《新闻周刊》报道“路怒:我们正开往毁灭”;《华盛顿邮报》的标题是“高速公路暴力已成传染病”;1997年《芝加哥论坛报》头版是“马路战士:野蛮司机把高速公路变成高速混战”;《今日美国》的标题是“野蛮驾驶:一种传染病”;《华盛顿邮报》标题是“据称高速公路暴力已成传染病”。为什么会产生“路怒”呢?专家的分析是,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都是“路怒”的重要根源。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开车途中被其他车辆违规“逼”了一下,或者有人随意变道,就会表现得很生气,有的人会追上去,还以颜色,将对方也逼一下,或者直接破口大骂,抱怨对方不会开车。这种现象在城市驾车族中不在少数,甚至一些平时性格温和的人开车后也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满口粗话,在驾车过程中抱怨个不停。国内城市流行的一句话是,“开车得学会抢道”,仿佛不会抢道,就不会开车,就会寸步难行。抢道意识,恐怕是许多道路拥堵的根源,也是“路怒”产生的心理源头之一。

  诊断:我们是“路怒”一族吗?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顾恺颉认为:除了交通堵塞外,工作生活压力、个人性格特质等都是“路怒症”的潜在原因。这其中,除了生理因素,更多的还是心理问题。2006年,该心理咨询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国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达到59.8%。其中,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则为44.4%。“问题司机”的各类心理症状主要包括“偏执状态”“强迫观念”“躯干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等等。

  时间压力

  在路上都存在时间压力。赶着上班、接孩子、乘车等等在时间上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在时间压力下,人的心理会变得非常焦虑,这种焦虑感在看到有人加塞、横穿马路等情况时就会像遇到火星的炸药桶一样爆发。其他人就会成为他倾倒怒火的接口,心中的火全力喷发。

  特殊环境

  “路怒症”发生在个人汽车中,环境的封闭性给司机一种空间的安全感。关上车窗,没人知道他说了什么,他的怒气和抱怨不会收到任何反馈。没有回复的抱怨会进一步发酵,直到爆发。

  行为习惯

  有的人习惯在遇到堵车时猛按喇叭、狠拍方向盘、竖中指、骂人、指责他人傻缺。当这些行为成为习惯之后,可能在堵车时你并没有很大的怒火,但这些行为会成为你生气的线索,行为包含了情绪。如果习惯进行某种行为,这种行为所包含代表的情绪也会进一步诱发。进而,每每在路上发怒。

  控制感缺失

  有研究证明司机有很强的控制感。当堵车等情况发生时,司机就会有失控感,失去对方向的控制感。这种控制感缺失就会进一步增加焦虑感,周围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就是点燃炮仗的火苗,怒火便扑面而来。

  了解了“路怒症”的心理原因,才能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才能更好改正和生活。

  自测:“我们”路怒了吗?

  症状一:开车“骂人”成常态

  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骂人,已经成为一大特色。自我审视一番,或许谁都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我从没骂过人”。还有人自嘲:不开车是文明人,开上车变野蛮人。在“路怒症”面前,似乎没有性别之分。开车路上有加塞的,有乱按喇叭的,有闪灯的,有路人抢道的,有前面车开得慢的,有不打灯转向的……遇到这些闹心的情况,驾驶员们总是忍不住“路见不平一声吼”。

  症状二: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遇到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

  随着驾车族日益壮大,因开车而诱发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研究认为,“路怒”算是一种“间歇性狂暴障碍”。路上的司机情绪失控,出现侵略、对抗或愤怒行为,甚至有些时候,还为此下车,来一场“全武行”。平时的柔情少女都能化身变形金刚,对人对己都造成安全威胁。

  症状三:喜欢跟人“顶牛”

  现在城市人工作节奏加快,在开车时,脑子也会想着其他事情,人处在焦虑状态。再加上车多路堵,又加重了开车人的压力,就会出现所谓的“路怒”。而其中一种明显表现就是开车爱顶牛,你不让我,我也绝对不会让你。

  症状四: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根据精神科专家的分析,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在车内相对比较独立的空间内,潜在的叛逆部分会表现出来。平时都很温文尔雅,一开车上路就瞬间变得烦躁。再加上现代人们生活普遍节奏快、压力大,人处于“易激惹”的状态。一旦被拥堵的交通、不好的驾驶习惯叠加刺激,就容易导致人们出现“路怒症”:开车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甚至会情结失控。

  告别“路怒症”,做文明行车人

  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精力

  远离疲劳驾驶等“易燃易爆品”,是处理“路怒症”最基本的要求。保证了自己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就算遇上了乱超车乱并道的“患者”也能视若不见,即使对方嘀嘀嘀没完地按喇叭按到沙哑也挑衅不起心中的怒火。如遇堵车或心情不佳时,放首古典或轻松的曲子,做几次深呼吸。最好不要空腹开车,血糖低容易影响注意力和情绪;连续开车1.5至2小时的,需要休息一下以及喝水;在平而直的高速上开车,特别留意道路缺敏现象;吃完饭后,应休息半个小时或者喝些咖啡和茶。

  营造车内优良环境

  经常清洗车辆,保持舒适的开车环境。夏天,车内温度降低一点;冬天,开点暖气,心理情绪就会好一点,理性就会多一点。车内,可以摆放一个自己喜欢的淡淡的香囊。下载一些优美的音乐、朗诵、相声、小品等随车播放。

  营造好心情,畅快出行

  对新手来说,开车时旁边的人最好少说话。开车前,开车过程中,不要与家人发生口角,不要让家庭琐事影响心情。情绪不好,尽量不要开车出行,而是选择公共轨道交通。遇到堵车,要沉着冷静。因为当汽车的速度比自行车还慢时,人的情绪很难控制在不爆发的范围内。别的车挑衅超车时,请勿生气,保持淡定,清醒地判断那个驾驶员有不良的驾驶习惯。

  善于自身调节,感悟生活

  在驾驶过程中,咀嚼口香糖能提高司机的积极情绪,如快乐、放松和平静。除了嚼口香糖,简单的轻松操配合呼吸的调整,不仅能放松疲累紧绷的肌肉,还能够帮助转移驾驶人在压抑环境里的注意力,舒缓焦虑情绪。轻松的音乐可以调整心跳节奏和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舒缓紧张的情绪。一些不良情绪可通过打球、跑步、跳舞等方式排解,不要长期让精神和身体处于紧张和劳累状态。

  遇到“路怒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激怒对方

  如果遇到前车紧急并线或急刹车,应该谨遵“让速不让线”的原则,采取制动而不是试图变更路线去避让前车。当情绪比较愤怒时,可以采取做几次深呼吸或者默念十个数字的方法,让自己平复下来。当然,从成都“路怒症”事件来看,行车记录仪也已成为当下驾驶员的一件必需品,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帮助定性和定责,从而减少事故双方无谓的争执。

  及时报警,提倡法律监管

  “路怒族”的暴力行为,易构成寻衅滋事罪。“路怒族”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毁坏财物,就构成犯罪,要受到法律处罚。交警提醒司机朋友,出门在外难免有摩擦,不管您采取那种出行方式,当有不愉快发生的时候,请做好自我调节,尽量让心情“慢下来”,遇到危险及时报警,切莫意气用事,伤人伤己。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