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数一数民国时期的“京漂族”都包括了谁

2015-09-01

 

话说“北漂”

  “北漂”一词,是指从外省市到北京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正在寻找发展机遇抑或已经找到“饭碗”,但一无住房、二无户口,尚未在京城“扎根”。十几年前出现了“北漂”一词。但是,“北漂”这个词语不准确。“北京”的简称并非“北”,而是“京”。“北”通常理解成“北方”。现在所说的“北漂”,不是漂在北方的意思,而是专指漂在北京。再者,北京是首都,漂在北京就是漂在首都。首都古代都叫京城,“京漂”可以兼指古今一切漂在京城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京漂族”中的成功人士数不胜数,不少人已成为知名作家、主持人、记者、歌手或影视明星。如张永军、王小丫、周迅、范冰冰、许巍、郭德纲、王宝强等等。

  “京漂”并非今日始

  “京漂”一族自古就有了,他们也常常被住房问题困扰,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一千多年来,中国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不惜忍受着身心的漂浮不定,在国家的心脏里孤独地打拼。无论最终是黯然离去还是一鸣惊人,他们都无疑是一个时代的勇者,是文化和精神的旗手。他们,被称为“京漂”。

  其实,“京漂”并非自今日始,北京历来就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京漂现象”在清末民初就方兴未艾了。北京前门大栅栏和天桥一带商业繁华,也是茶楼酒肆三教九流荟萃之处,自然成为打擂、卖艺、说书、唱曲的理想场所,所谓“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大批民间艺人从天南海北漂到此“撂地儿”表演,新中国成立后家喻户晓的相声大师侯宝林、郭全宝、白全福、常贵田、张少杰和“评剧皇后”白玉霜、新凤霞等人,都属“北漂”成功的典范。当年在京崭露头角的京剧名伶,更开启了“北漂”成功的先河。早期名角程长庚、余三胜、梅巧玲、汪桂芬等曾在广德楼演出,谭鑫培、路三宝、贾洪林、余玉琴等则常驻三庆园;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和李万春、杨小楼、郝寿臣等人,都曾凭借北京的特殊人文地理位置,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梨园“达人”。

 

“京漂族”白居易

  鲁迅的“京漂”生涯

  鲁迅先生19l2年5月到北京任职,开始了他十余年的“京漂”生涯。鲁迅在北京租过房,也买过房。刚到北京时,鲁迅住在他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的S会馆,即山会邑馆,“山会”指山阴县和会稽县,这两个县是清代绍兴府所在地。鲁迅在山会邑馆写出他的成名作《狂人日记》等作品。北京历史上有许多会馆,大多是京官为了方便家乡读书人来京应试及候补官员暂住捐建的,同乡求居例不交租,或只交很少一点管理费,鲁迅当时交的租金也不多。

  到了1919年,为了全家团聚,鲁迅和周作人花了3675元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三进的大院子”。后因兄弟失和,鲁迅搬出来了。1924年,鲁迅花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鲁迅的收入,包括教育部月薪300元及稿费、讲课费。这样看来,八道湾房产约需鲁迅一年的工资,而西三条四合院只值两三个月的工资。

  也许有些人会说,鲁迅收入较高,难以看成通常情形。据著名社会学家陶孟和先生主持的调查,1927年北平小学教员月薪是38元至50元,年薪大约是500元,买西三条四合院那样的房子,两年工资就行了。而小学教员的生活,在当时被认为“素称寒苦”,只能算是最普通的工薪阶层。那时的北京,房价相对稳定的,反映的是市场的真实水平。

  “京漂”的张恨水大红大紫

  另一位靠“北漂”成功的大手笔,是鼎鼎大名的民国才子——张恨水。张恨水是安徽潜山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那年独自到北京“闯天下”。本来他想投考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北京大学,但因家境衰落、囊中羞涩,吃饭都成了问题,北大求学的夙愿只好作罢。他亟待找到一份工作以解决温饱。天无绝人之路,凭借自己的文学功底与闯劲,张恨水受到著名报人、《世界日报》与《世界晚报》创办人成舍我的关注与器重,被聘为这两份报纸的副刊主笔。张恨水未辜负恩师期待,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甘当“新闻工作的苦力”,他连编带写,一人包办了版面的全部稿件,时评、杂谈、散文、诗歌、文史掌故、名人轶事样样涉猎,成为“全能报人”。张恨水并不满足眼前的成就,又开始撰写小说。八年后,终于推出驰名遐迩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1927年2月起在《世界日报》副刊上连载,历时5年,浩浩百万言。这部小说一炮打响、大受追捧,奠定了张恨水在中国通俗文学领域的霸主地位。1930年,为了专事小说创作,张恨水辞去《世界日报》的职务,用稿费买下大栅栏十二号一处阔气的庭院。此后陆续推出的《春明外史》《啼笑因缘》《京华烟云》等数10部言情小说,部部大红大紫,堪称当年中国出版界无人匹敌的“畅销书”。连鲁迅之母鲁瑞也成了张恨水的“粉丝”,每逢有张恨水新书出版,鲁迅都会买回去送给母亲阅读。如日中天的张恨水成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开山鼻祖,北京也成为他心中的最爱。

  沈从文北京遇贵人

  “北漂”成功者中还有一名毛泽东的湖南老乡、大作家沈从文。1923年夏秋之交,沈从文从湖南凤凰县来北京求学,参加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入学考试,但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高考”失利,只得了零分,主考官心肠软,将二元报考费退还了他;幸运的沈从文更得到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郁达夫等多位北大教授的无私援助,得以在北大旁听。当时沈从文住在北京大学红楼附近在银闸胡同公寓,这里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北漂族”。21岁的沈从文在此结识了冯至、黎锦明、陈翔鹤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他们互相切磋、鼓励,做着美好的“作家之梦”。沈从文一边旁听北大国文、历史与哲学课;一面在狭小的公寓里埋头创作,想通过卖文养活自己。但寄出的稿子全部石沉大海了。屡遭挫折的沈从文给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岂料郁达夫竟在一个风雪天亲临沈栖身的陋室,见这名旁听生在窘迫环境下坚持写作,郁达夫大为感动,请沈上街餐叙,谆谆传授写作经验,还慷慨解囊赠送钱物。胡适、周作人、辜鸿铭、闻一多等人也在创作与生活上给沈不少帮助。工夫不负有心人,1925年10月21日,沈从文的处女作《一天是这样过的》终于见报。在众多大师呵护下,更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沈从文终于成为一代名作家。抗战时期,他执教于西南联大,后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其名著《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至今声望不衰、广受好评。

 

 “京漂族”的佼佼者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齐白石67岁终于落户北京

  说起“北漂”成功的艺术家,就不能不提国画大师齐白石了。

  齐白石原籍湖南湘潭,出身贫寒农家,少时当过放牛娃,26岁之前是个小木匠,业余时跟人学习诗词书画,逐渐在绘画上有所长进。1920年,57岁的齐白石背井离乡独闯北京,成为史上最年长的“北漂族”。他以为凭借自己的绘画技术不难在北京谋生,但其画作却无人问津卖不出去。陷入困境的齐白石痛苦反思,始懂得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于是彻底否定自己的画法。他身居破庙日夜苦练,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大家,终使“衰年变法”成功,画技日臻完美,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之先河。1926年,齐白石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1931年,67岁的齐白石在北京买了房子,正式在京落户。齐白石以自己的传奇故事,演绎了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小木匠成长为艺术大师的奋斗史,成为“北漂”成功的杰出典范,1963年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虽已辞世半个多世纪,却稳居当今收藏市场最炙手可热的地位。齐氏的《可惜无声》十二开花卉册页以九千五百二十万元天价被人收藏,他的立轴《贝叶草虫》也以一千六百八十万元人民币创下单幅作品的最高价。毋庸说,如果当年齐白石没有“北漂”,是很难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