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高考故事:中国人的“状元情结”

作者:纳兰若水 · 2015-06-24 来源:凯风网江苏频道

   

  每年夏天都不会缺少“状元”的话题,地方中学将培养出“高考状元”作为最好的广告,状元数据冲突也就不足为奇了。2015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千万考生在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成绩以及各大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而后在成绩和分数线公布之后,“状元”一词也将在各大媒体中频频出现,不少媒体会再次聚焦高考状元的各种生存状态,也有人关注“状元”的性别比例,那么中国人对于“状元”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结呢?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唐朝举人赴京应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五代时期王定保在《唐摭言·谢恩》言道:“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科举制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前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显著,新科状元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安徽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大打状元牌,已成为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

  在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共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之巅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状元”这一群体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创造提供了素材,比如唐传奇、元曲中很多都是以状元为素材创造的,元朝关汉卿的《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古代知识分子亘古不变的奋斗之路。可以说,中国人的状元情结与科举制是浑然一体的。是沉积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人文理念,成为一种集体意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大理想。

  目前“状元”一词已频频出现在我们的高考中,由每省市的文理“状元”,到单科状元,于是全国“状元”无数。国内顶级和港澳的知名高校也纷纷高调对高考状元展开了追逐。一些名牌大学,以录入“状元”为骄人业绩,中国一流大学北大清华更是“状元”云集,各省市的“状元”基本都网罗在名校门下。这重新催生了中国人的“状元”情结,把“状元”看成是鹏程万里的前奏,更是“绩优股”的代名词。加上媒体大肆宣传“状元品牌”,各省、地县级市的报纸头条在醒目的位置,都会以专门版面进行类似报道。这种风气越吹越浓,甚至有些异化。高考不同与科举,如今的“状元”不再是成功的代名词,因为路不止是一条。

  随着时代变迁,“状元”一词虽已远离古代科举最直接的意义,但它的光环却经久不衰地积淀在历史中,成为一种“状元情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这种“状元情结”是科举制的文化产物,对于其背后带来的影响或许各个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论其利弊,我们都不能否认状元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慈禧唯一一段可以被证实的畸恋  

分享到:
责任编辑: